:::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朝鮮使行文學中政治外交層面上的功能與意義研究--以《奉使朝鮮唱和試卷》為中心
書刊名:高大人文學報
作者:韓鐘鎮
作者(外文):Han, Jongjin
出版日期:2022
卷期:7
頁次:頁1-26
主題關鍵詞:奉使朝鮮倡和詩卷使行文學中政治外交上功能明朝朝鮮倪謙The Selected Poems Written by the Ming and Joseon EnvoysPolitical and diplomatic functions of envoy literatureMing dynastyJoseon dynastyNi-qi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姜陽(2010)。明初中期倪謙出使朝鮮的表現和貢獻。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8(3),101-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姜陽(2017)。天使倪謙一生沉浮探考。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5(3),157-1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金慶祿(2006)。朝鮮時代事大文書的生產與傳達體系。韓國史研究,134,35-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金慶祿(2000)。朝鮮初期對明外教與外教節次。韓國史論,44,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朴成柱(2003)。高麗末麗明之間朝貢冊封關係的展開與其性格。慶州史學,23,79-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金慶祿(2011)。麗末鮮初洪武帝的高麗朝鮮認識與外教關係。明清史研究,35,75-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金慶祿(2006)。明代公文制度與行移體系。明清史研究,26,123-1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金慶祿(2009)。通過「同文彚考」關於朝鮮後期外教事案的研究--以「原編」、「封典」事案為中心。明清史研究,32,69-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金慶祿(2015)。朝鮮時代外交文書諮文的行移體系與其變化過程。古文書研究,46,2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金秀炅(2013)。朝鮮-明「賦詩外交」中的用《詩》--以《皇華集》為中心。中國學論叢,42,195-2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永春(1985)。尤庵宋時烈的尊周思想。清溪史學,6,129-1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國良(2013)。韓國文集所見朝鮮官員與明朝使臣酬答作品略說--以申叔舟・成三問・蘇世讓・柳根四人文集為主。民族文化研究,61,73-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辛承雲(2004)。對於倪謙 《奉使朝鮮唱和詩卷》的研究。書誌學研究,28,297-3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尹載煥(2016)。再考『皇華集』編纂的意圖與其文學價值--以『皇華集』逸序文與『皇華集』關聯資料為中心。古典與解析,21,165-2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詹杭倫、杜慧月(2007)。《遼海編》與倪謙出使朝鮮考述。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32-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金光一(2015)。為了研究傳統時期韓中詩文交流的文獻與資料。韓中人文學研討會,34-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九教現(2015)。對於傳統時期韓中文人之間詩文交流的討論文。韓中人文學研討會,4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婷(2016)。清代藏書家對朝鮮書籍收集與傳播。中央大學文化內容技術研究院學術大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金己花(2007)。《皇華集》編纂與版本(博士論文)。慶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雲泉(2003)。明清朝貢制度研究(博士論文)。暨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牛啟芳(2013)。明代倪謙與朝鮮文化的交流及貢獻(碩士論文)。山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申太永(2004)。《皇華集》 研究--文學交遊樣相與明使的朝鮮認識(博士論文)。成均館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太庸(2006)。朝鮮後期中華繼承意識的展開與北方古代歷史認識的強化(博士論文)。高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趙季、倪謙(2013)。足本皇華集。北京: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大容、韓國文集編纂委員會(1999)。湛軒先生文集。首爾:景仁文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倪謙。奉使朝鮮唱和詩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倪謙(1773)。皇華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丘濬、陳仁錫。大學衍義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徐有聞(1982)。戊午燕行錄。民族文化推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成三問(1988)。成謹甫集。民族文化推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成三問、崔永成(2002)。譯註梅竹軒文集。心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申叔舟(1988)。保閑齋集。民族文化推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申叔舟、高靈申氏文獻刊行委員會(1984)。保閑齋全集。殷成文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成俔。慵齋叢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倪謙(2003)。奉使朝鮮唱和集。使朝鮮錄。北京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倪謙(2003)。遼海編。使朝鮮錄。北京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錢志熙(2001)。從《韓客詩存》看近代的韓國漢詩創作及中韓文學交流。東北亞細亞文化學會國際學術大會發表資料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