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形態與後發性利益:「壓縮型」發展形態
書刊名:臺灣銀行季刊
作者:陳俊勳
出版日期:1983
卷期:34:4
頁次:頁105-122
主題關鍵詞:石化工業臺灣壓縮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陳俊勳(19830600)。臺灣經濟發展的轉捩點:1966-68 年轉捩點說。臺灣銀行季刊,34(2),1-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笠井信幸(1979)。韓國機械產業の現階段。世界經濟評論,2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俊勳(1983)。臺灣の經濟發展と勞働市場構造。アジア經濟,2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部門別委員會(1981)。臺灣石油化學工業開發十年計畫(1980~1989)。自由中國之工業,5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俊勳(1982)。臺灣の輸出志向工業化と經濟發展。筑波大學經濟學論集,9,69-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Watanabe, T.(1980)。An analysis of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mong the Asian NICs, the Asean nations, and Japan。The Developing Economies,18(4),393-411。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俊勳(1980)。臺灣の重化學工業化と經濟發展:アジア中進國における經濟自立化の基盤形成(碩士論文)。國立筑波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Hirschman, Albert O.(1958)。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世界經濟研究協會(1972)。日本貿易の構造と發展。至誠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渡邊利夫(1982)。現代韓國經濟分析:開發經濟學と現代アジア。勁草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Gerschenkron, A.(1966)。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Cambridge, Mass.: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井上雅雄(1980)。臺灣--從屬的發展構造の內實。世界のなかの日本資本主義。東洋經濟新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進慶(1983)。NICsの構造と問題--戰後臺灣の發展過程。南北問題の現代的構造。日本評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