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政策科學的觀點探討社會福利政策與經濟發展政策的關係
書刊名:社區發展季刊
作者:郭登聰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1985
卷期:29
頁次:頁28-36
主題關鍵詞:社會福利政策政策科學經濟發展政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
  • 點閱點閱:16
期刊論文
1.趙耀東(19841000)。適應當前需要國家經濟建設的重點。自由中國之工業,62(4),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經建會綜合計劃處(19831100)。我國現行社會福利制度與福利支出之研究。自由中國之工業,60(5),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經建會綜合計劃處(19831200)。我國現行社會福利制度與福利支出之研究。自由中國之工業,60(6),7-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詹火生(19810600)。社會福利的需要與需求。社區發展季刊,14,96-1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蕭新煌(19830100)。我國的老人福利政策及其評估--鉅視社會學的分析。思與言,20(5),28-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孫克難(19841200)。臺灣省縣市政府支出之實証研究。臺北市銀月刊,15(12)=183,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郭婉容(19820100)。經濟發展與社會福利。中華學報,9(1),99-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詹火生(19840125)。社會福利制度的顯性與隱性功能。中國論壇,17(8)=200,46-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詹火生(19820400)。社會福利理論之研究。社會建設,46,3-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Maloney, Lawrence D.、Walsh, Maureen、Delouise, Richard L.(19841224)。Welfare in America is it a flop。U. S. News & World Report,38-43。  new window
11.勞保局(1984)。福利國家的危機。勞工保險研究發展參考資料,3,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高希均(19821200)。細說政府支出。天下雜誌,19,74-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9830300)。社會福利研討會:「民生主義現階段社會福利之未來發展」會議實錄。社區發展季刊,21,70-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兆田(19840400)。社會福利與經濟發展 ﹝座談會﹞。社會福利,8,8-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蕭新煌(19820100)。民生主義中的國家發展策略。中華學報,9(1),123-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經設會綜合計劃處(19770300)。中華民國臺灣經濟建設六年計畫目標與政策措施--民國六十五年至七十年。自由中國之工業,47(3),16-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國鼎(19731100)。經濟發展過程中所遭遇的問題。自由中國之工業,40(5),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國鈞(19800600)。我國社會政策的回顧及其展望。法商學報,15,99-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林振裕(1983)。我國社會福利政策與社會發展。社區發展,21,73-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孫震(19820600)。我國新經濟建設四年計畫。自由中國之工業,57(6),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高希均(19850300)。現代經濟觀念(10):國家進步的根源:人力資源。天下雜誌,46,140-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趙耀東(19840800)。如何作好經濟發展的規劃工作。自由中國之工業,62(2),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張金陽(19840500)。論我國當前社會安全及移轉支付。臺北市銀月刊,15(5)=176,20-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黃春生(19830100)。社會福利支出的不斷擴大對政府財政之影響。財稅研究,15(1),40-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何沙崙(19820400)。政策決定的實體環境因素。公共政策學報,5,12-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徐育珠(1977)。經濟發展。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施建生(1968)。經濟政策。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Thurow, Lester C.、陳時奮(1982)。零合的社會。台北:長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彭懷真(1984)。臺灣經驗的難題--工業化、新興問題與福利需求。彭懷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永新(1984)。香港社會福利政策評析。香港:天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尹仲容(1963)。我對臺灣經濟的看法初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81)。中華民國臺灣經濟建設十年計畫人力發展部門計畫。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Edwards, George C. III、Sharkansky, Ira(1978)。The Policy Predicament。  new window
其他
1.蔡文輝(19830111)。從經濟奇蹟到社會安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魏鏞(1984)。行政研究與政策結合。政策規劃與評估。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國鼎(1968)。經濟建設總論。經濟政策與經濟發展。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尹仲容(1963)。臺灣經濟建設問題。我對臺灣經濟的看法續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尹仲容(1963)。臺灣工業投資的來源與通貨膨脹。我對臺灣經濟的看法續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作榮(1975)。臺灣經濟建設的長期目標。臺灣經濟發展總論。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76)。中華民國第五期臺灣經濟建設五年計畫概要。臺灣經濟發展重要文獻。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76)。中華民國第四期臺灣經濟建設四年計畫概要。臺灣經濟發展重要文獻。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孫震(1984)。從傳統到現代。邁向富而好禮的社會。臺北:經濟與生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作榮(1981)。論民生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臺灣經濟發展論文選集。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高希均(1982)。創造財富利己亦利人。經濟人與社會人。臺北:經濟與生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作榮(1983)。談均富問題。掌握當前經濟方向。臺北:經濟與生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費景漢(1977)。均富概念之檢討。經濟觀念與經濟問題演講集。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國鼎(1968)。經濟發展與策略。經濟政策與經濟發展。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高希均(1982)。經濟人與社會人。經濟人與社會人。臺北:經濟與生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