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聯俄容共時期中共對中國國民黨擴張策略之研究
書刊名:復興崗學報
作者:吳恆宇
出版日期:1988
卷期:39
頁次:頁185-218
主題關鍵詞:中共中國國民黨容共時期策略聯俄擴張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9
期刊論文
1.沈雲龍(19780200)。「陳炯明叛變與聯俄容共的由來」專題。傳記文學,32(2),1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立夫(19820900)。追念廖仲愷先烈--希望廖承志能「承」其父「志」覺悟來歸。傳記文學,41(3),33-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沈雲龍(1976)。胡漢民先生是民國史上的關鍵性人物。傳記文學,28(6),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蔣永敬(1976)。胡漢民先生的重要事蹟及其影響。傳記文學,28(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陶菊隱(1971)。汪精衛這個人。中外雜誌,10(6),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雷嘯岑(1969)。胡漢民與汪精衛。中外雜誌,5(5),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羅亦農(19250918)。廖仲愷遇刺前後的廣州政局。嚮導週報,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逛生(1982)。廖仲愷論共產主義。傳記文學,41(3),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廖仲愷(19240921)。廣東省長佈吿。中國國民黨週刊,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華崗(19350501)。一九二五-一九二七年大革命中的中國共產黨。中共布爾什維克雜誌,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為人(19240807)。國民黨左右派之爭。嚮導週報,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胡木蘭(1976)。有關先父生平的幾點補充。傳記文學,28(6),1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季陸(1973)。劃時代的民國十三年。臺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鄒魯(1974)。回顧錄。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毛思誠(1965)。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香港:龍門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國燾(1971)。我的回憶。香港:明報月刊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紹唐(197805)。民國大事日誌。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胡漢民(1969)。胡漢民自傳。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健民(1974)。中國共產黨史稿。臺北:中央圖書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國燾(1974)。我的回憶。香港:明報月刊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鄒魯(1970)。中國國民黨史稿。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鄭學稼(1977)。第三國際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季陸(1971)。革命人物誌。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78)。中華民國史事紀要(一九二六年)。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司馬璐(1976)。中共黨史暨文獻選粹。香港:自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徐元冬(1981)。中國共產黨歷史講話。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司馬璐(1974)。中共黨史暨文獻選粹。香港:自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吳相湘(1982)。孫逸仙傳。台北:遠東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雲漢(1966)。從容共到清黨。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蔣永敬(1978)。胡漢民先生年譜。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鄧穎超(19820823)。中國革命先驅、傑出的女革命家何香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汪精衛(1910)。論革命之道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廖承志(19820831)。廖承志同志在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掲幕儀式上的講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胡漢民(1934)。黨史。胡漢民先生政論選編。廣州:廣州先導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孫中山、越飛(1961)。孫越聯合宣言。共匪禍國史料彙編。台北:中華民國開國文獻編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唯廉(1943)。二次大會的中委人選。現代史料。上海:海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稚暉(1969)。用真憑實據與汪先生商權。吳稚暉全集。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佛海(1973)。逃出了赤都武漢。共匪禍國史料彙編。台北:中華民國開國文獻編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鄧澤如(1955)。呈總理檢舉共產黨文。革命文獻。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