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博物館建築類型的發展
書刊名:博物館學季刊
作者:Searing,Helen郭美芳
出版日期:1989
卷期:3:3
頁次:頁3-13
主題關鍵詞:建築博物館發展類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7
早期博物館常利用住宅或宮殿供陳列、展示及典藏,該類建築雖非為博物館目的而建,卻發現其中具某些特性之空間,是符合博物館機能與需求的。 建築師(尤指現代主義者)為反映當代經濟與科技於空間形式與材料上,作各種新嘗試,卻因忽略前述傳統,不乏失敗之例;一則所創建物機能不符需求,另則與周遭環境格格不入;前因崇拜萬能方案、並博覽會館常成為博物館雛型(如水晶宮),後因科技材料之質惑、色澤、模矩與地方性材料之差異;使博物館型態在未界定機構特質(或機能)下,僅如巨大透明、內部到處流通的容器或如公寓、商業大樓,不止外形不具博物館意象、與地方特色相衝突,更未慮及藝術品之陳列展示、保護與保存之需求。 然有些建築師嘗試回歸舊有建物型態之傳統,企圖自符合機能需求之早期博物館中抽取具決定性之影響因子或語彙,結合現代科技與材料表現,重創室間次序與性格、彈性分割組合之格局,以應博物館本質,達成其機能之需,並努力於材料與形式之應用,協調新建築使之融合於整體鄰里環境(或都市涵構)之中,強化博物館意象。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