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元雜劇中科諢的類型
書刊名:輔仁國文學報
作者:齊曉楓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1990
卷期:6
頁次:頁267-326
主題關鍵詞:元雜劇科諢類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
  • 點閱點閱:45
期刊論文
1.曾永義(19881100)。參軍戲及其演化之探討。臺大中文學報,2,135-2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吉川幸次郎、鄭清茂(1960)。元雜劇研究。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遠山堂曲品•《具品》。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閒情偶寄:卷三--詞曲部科諢。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季思、吳曉鈴(1984)。西廂記語。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季烈。孤本元明雜劇提要。明倫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庚、郭漢城(1985)。中國戲曲通史。丹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葉德均。黃丸兒院本旁證。戲曲小說叢考。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季思(1982)。打諢、參禪與江西詩派。玉輪軒古典文學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曾永義。有關元雜劇的三個問題。中國古典戲劇論集。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驥德。曲律:卷三--論插科。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明柳浪館。紫釵記總評。柳浪館批評玉茗堂紫釵記。台北:天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曾永義(1975)。中國古典戲劇角色概說。說俗文學。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安祈(1990)。〈明代折子戲變型發展的三個例子〉引註。明代戲曲五論。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季思、黃秉澤(1986)。中國十大古典喜劇集•前言。戲曲美學論文集。丹青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鄧學可(1960)。元雜劇的構成。元雜劇研究。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啟超(1988)。元雜劇的「插曲」研究。小說戲曲研究。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郭光宇(1985)。李漁的編劇理論與創作實踐。碩士學位論文集。文化藝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蘇國榮(1986)。中國古典悲劇的民族特徵。戲曲美學論文集。丹青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三愛。論戲曲。晚清文學叢鈔.小說戲曲研究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三愛。論戲曲。中國歷代劇論選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