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戰略思想史的黑暗期
書刊名:國防雜誌
作者:鈕先鍾
出版日期:1991
卷期:6:9
頁次:頁5-14
主題關鍵詞:中國戰略思想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
  • 點閱點閱:1
     一、自東漢末年開始,大一統帝國即漸趨沒落。中國走上分崩離析之路,以分為常態,而以合為變態。 二、當民族文化趨於沒落之際,戰略思想也自然很難發揚光大。從戰略觀點看歷史,在這種狀況下,戰略思想發展應可說乏善堪陳。 三、魏晉六朝是有史以來,異族第一次入侵中原的時代。長期動亂造成三種現象:(一)政府無能。(二)民生疾苦。(三)知識分子沒落。 四、在此階段中幾乎找不到合格的戰略家,至於戰略思想和著作更是完全交白卷。 五、經過400年的第一段黑暗期,給有陽光出現,即為隋唐的中興。隋之於唐猶秦之於漢,只是一個短的轉型期。 六、就武功而言,唐太宗似不如漢武。但他有世界帝國的戰略構想,而且建立了空前未有的「天可汗」制度。 七、唐代戰略思想家首推李靖,其「問對」一書不僅內容相當深入,而且具有啟發價值。 八、宋代自始至終均為偏安之局,國家戰略的運用,一錯再錯,可謂一無是處。但專就戰略思想而言,則又有其特殊的成就。例如興武學,編輯武經等。 九、宋代文人多喜談兵,可稱文人戰略者有李靚、蘇洵、王安石、何去非、陳傅良、葉適等人,惜多空言而無補時限。 十、長達千年的黑暗期中,我國戰略思想家仍卓然有所自立,足證我國戰略思想具有特殊韌性,此種百折不撓的經驗足以使後人永遠不喪失信心。
期刊論文
1.羅香林(19550800)。唐代天可汗制度考。新亞學報,1(1),209-2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杜洽(19391200)。唐代府兵考。史學年報,3(1),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陸達節(1949)。中國兵學現存書目。珠海學報,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錢穆(1965)。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薩孟武(1984)。中國政治思想史。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薩孟武(1963)。中國社會政治史。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Beaufre, André(1965)。An Introduction to Strategy。Faber。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