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日本舞蹈探討舞蹈的身體性與舞作的呈現
書刊名:中華體育季刊
作者:邱耀群
出版日期:1993
卷期:7:2=26
頁次:頁1-8
主題關鍵詞:日本舞蹈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7
本研究主要探討日本舞蹈的身體理念與舞作的呈現方式,並涉及舞蹈的發展背景與演變探究。 舞蹈乃日本二次世界大戰後興起的現代舞蹈藝術。植根於動戀的時代,舞蹈的風格傾向暴力、反叛的形式來揭露事實。大部份評論對舞蹈存有某些偏見,但舞蹈卻以清楚的理念、創新風格引起西方廣泛注意,成為二十世紀後期現代舞蹈重要的發展之一。從泛文化的觀點,舞蹈區分出它未受自外來動力,而是來自日本本土文化根源。 舞蹈以本土身體文化為骨架,以活生生的身體為素材,以身體的原質性構建動力,呈現當下的情境,讓觀者體驗到舞蹈中另一種層次之美。
期刊論文
1.市川雅、陳泱(1986)。肉體的物質性/物質的肉體性--舞蹈家土方巽與日本戰後新藝術的關係。雄獅美術月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邱耀群(1991)。葛藺姆、韓福瑞與康寧漢舞蹈思想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鈴木大拙、劉大悲(1988)。禪與藝術。臺北:天華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鍾明德(1989)。紐約檔案。臺北: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Viala, Jean、Masson-Sékiné, Nourit(1988)。Butoh: Shades of Darkness。Tokyo:Shufunotomo Co., Ltd。  new window
4.Dufrenne, Mike(1973)。The Phenomenology of Aesthetics Experience。Evanst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5.Donceel, J. F.、劉貴傑(1989)。哲學人類學。臺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澤厚(1989)。華夏美學。臺北:時報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Fraleigh, S. H.(1987)。Dance and Lived Body。London:Feffer and Simon, Inc.。  new window
8.中村元、陳俊輝(1989)。東方民旅的思維方法。臺北:結構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朱狄(1988)。當代西方美學。臺北: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九如(1986)。黃帝內經今義。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Merleau-Ponty, Maurice、Smith, Colin(1962)。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Humanities Press。  new window
12.Arnheim, Rudolf、李長俊(1985)。藝術與視覺心理學。臺北市:雄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墨林(1990)。都市劇場與身體。臺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