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語音的階層關係試探潮州話和閩南語、臺灣語諸次方言的聲韻異同
書刊名:新竹師院學報
作者:董忠司
出版日期:1995
卷期:8
頁次:頁291-314
主題關鍵詞:方言聲韻階層關係語音分析語音演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53
     本文嘗試避開「是-否」(或者「+── -」這種兩極思維,而採用注意層級分析的「階層關係」,來觀察於潮洲話、閩南語(漳州話、泉州話)、臺灣話(如臺灣話、臺北話)等次方言的聲韻,並因此呈現潮州話的地位。 以聲母的「階層關係」而言,潮州話和閩南語、臺灣語各次方言,差異很少,潮州話雖然有18個聲母,和臺灣語、閩南語的15個聲母(或14個聲母)有異,但是m、n、η的分立只有出現在少數韻母中,而臺灣語、閩南語的m、n、η也有可以感知的音值差異,因此潮州話基本上還承襲著早期閩南語(或者稱為“原始閩南語”)的舊面貌。 為主要元音的「階層關係」(階次)來說,以漳州話分為四個階次為最特殊,其餘閩南語、臺灣語都是分為前、中、後三階次,相當一致。這點和漳州在歷史上府縣建制比較遲,唐宋時期還有大量後到的中原移民,也許有關。 以韻母「階層關係」的大勢而言,我們可以將潮安話、潮陽話和泉州話、漳州話的的關係表示如下: 潮州話:閩南語 三層式 潮安話:泉州話 北 :  :  : : 二層式 潮陽話:漳州話 南 由此,我們可以推定潮州話和閩南語有親切的血統關係,與臺灣語則關係較為疏遠。
期刊論文
1.董忠司(19911200)。臺北市、臺南市、鹿港、宜蘭等四個方言音系的整理與比較。新竹師院學報,5,31-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樋口靖(1988)。台灣鹿港方言的一些語音特點。Taipei:Crane。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洪惟仁(199302)。閩南語經典辭書彙編。臺北市: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理嘉(1991)。音系學基礎。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