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文國文教材的適讀性研究: 適讀年級值的推估
書刊名:教育研究資訊
作者:荊溪昱
出版日期:1995
卷期:3:3
頁次:頁113-127
主題關鍵詞:中文國文教材適讀性適讀年級值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42
     國語文教材的難易,有其規律性,並可以量化公式顯現之。作者延續過去對國小國語課本所做的研究,利用電腦逐字逐課計算國中、高中國文課本各課的課文長度、平均句長及常用字比率,再將這些變項值與國小的數據合併,求出與年級值的相關係數。其中以國小495字常用字表所產的常用字比率,與年級的相關最高,約為 0.78;各變項預測年級的線性迴歸公式也據以產生。由於該公式能解釋超過百分之八十四的年級變異量,已具有預測國文教材或一般中文讀物適讀年級值之效用。研究中還將中學國文課本中各課的適讀年級計算出來,並將該年級與實際年級值之差異表列出,供讀者參考。
期刊論文
1.楊孝濚(19711200)。影響中文可讀性語言因素的分析。報學,4(7),58-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于宗先(19600400)。臺灣報紙可讀性之研究。報學,2(6),18-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Livelv, B. A.、Pressey, S. L.(1923)。A method or measuring the "vocabulary burden" of textbooks。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Superision,9,389-398。  new window
4.Vogel, M.、Washburne, C. W.(1928)。An objective method of determining grade placement of children's reading material。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28,373-381。  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荊溪昱(1992)。國小國語教材的課文長度、平均句長及常用字比率與年級關係之探討 (計畫編號:NSC81-0301-H-017-04)。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學技術資料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荊溪昱(1994)。中文國文教材的適讀性(Readability)研究 (計畫編號:NSC82-030H017-009)。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Thorndike, E. L.(1921)。The teacher's word book。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window
2.國立編譯館(1992)。高級中學國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國立編譯館(1993)。國民中學國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國立編譯館(1993)。高級中學國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Washburne, C. W.、Vogel, M.(1926)。Winnetka graded book list。Chicago: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