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元史》纂修若干問題辨析
書刊名:東吳歷史學報
作者:黃兆強
出版日期:1995
卷期:1
頁次:頁153-180
主題關鍵詞:元史宋濂王褘朱元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0
     本文共四節,分別探討以下各問題。一、《元史》篡修歷時僅三百三十一日,乃歷代紀傳體正史成書最速捷者。有謂《宋書》成書,所需時日更短,此則無根之談,本文首節即辨其虛妄。又宋濂係《元史》之總裁官,然本書篡修之起迄年月,其本人竟有不同之二說,本文予以指出辨析之。二、明太祖御極(以攻克元大都算)未及半年即下詔編纂《元史》,此中原因固多,然筆者以為“政治性文宣”之意圖最為關鍵,蓋欲藉此向天下宣示明朝乃天命攸歸之正統王朝也。“文宣”最重視時效,朱元璋急於修史,正以此故。《元史》蕪雜舛誤,總裁官宋濂知之甚深。其於<進《元史》表>等文章中所以數度委婉地指出,太祖既係編纂計劃之率先倡議者,亦係實際上之總策劃人,實欲藉此“提醒”太祖,《元史》若出紕漏,幸開恩體恤,勿予深責,蓋聖上本人才是真正之總裁也!三、《元史》所以修不好,原因至多,其中政治因素(干預)殆係最重要者。時間倉促、史料匱缺、史臣乏才只可視為次要、衍生之原因,絕非關鍵首要者。本文第三節即探討、闡述此問題。末節乃一簡短之結論。
期刊論文
1.陳高華(1990)。《元史》纂修考。歷史研究,4,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宋濂(1995)。元史。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一夔。始豐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高華、陳智超(1983)。中國古代史史料學。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趙汸(1971)。東山存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余嘉錫(1980)。四庫提要辨證。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宋濂(1936)。宋文憲公全集。上海: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鳴盛(1985)。十七史商榷。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錢大昕(1968)。潛研堂文集。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徐浩(1947)。廿五史論綱。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倉修良(1990)。中國史學名著評介。中國史學名著評介。濟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元)王惲。秋澗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彰健(1984)。明太祖實錄,京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清)趙翼。廿一史□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清)朱彝尊。黑色猴門企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明會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三國)諸葛亮(1960)。諸葛亮集,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明)都穆。王常宗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左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