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無政府主義與現代烏托邦思維
書刊名:二十一世紀
作者:劉小楓
出版日期:1995
卷期:27
頁次:頁43-52
主題關鍵詞:中國無政府主義現代烏托邦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
  • 點閱點閱:0
期刊論文
1.伯恩斯坦(1991)。形而上學、批評與烏托邦。哲學譯叢,1991(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布勞貝格(1990)。我們應該怎樣認識無政府主義。哲學譯叢,1990(6),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章清(19930200)。自由主義與「反帝」意識的內在緊張。二十一世紀,15,44-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紀霖(19910800)。中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參政1945-1949。二十一世紀,6,37-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布拉赫爾(1992)。政治社會學的幾個概念:異化、精英及自由主義。國外社會學,1992(2/3),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Hampson, Norman、李豐斌(1987)。啟蒙運動。台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托克維爾、馮棠(1992)。舊制度與大革命。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Habermas, Jürgen、張博樹(1989)。交往與社會進化。重慶: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軍(1984)。無政府主義在中國。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藍瑛、謝宗範(1988)。社會主義流派政治思想述評。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上山安敏、孫傳釗(1992)。理性與神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Beetham, D.(1989)。馬克斯•韋伯與現代政治理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曼海姆(1952)。意識形態與烏托邦。Frankfurt/Main。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侯外廬(1993)。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史。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金觀濤、劉青峰(1994)。開放中的變遷。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Sabine, G. H.、劉山(1986)。政治學說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柏林(1990)。馬克思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科拉科夫斯基(1974)。馬克思主義:烏托邦與反烏托邦。Stuttgart。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Coser, L.、孫立平(1989)。社會衝突的動能。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允侯(1979)。五四時期的社團。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汪榮祖(1988)。康章合論。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羅伯特.諾齊克、何懷宏(1991)。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章太炎、朱維錚、姜義華(1981)。章太炎選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甘陽(1992)。民間社會概念批判。悲劇的力量。香港:牛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慕軻(1980)。辛亥革命前的無政府主義者。社會主義。臺北:時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學稼(1980)。劉師復和他的思想。社會主義。臺北:時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Talmon, J. L.(1980)。烏托邦思想與政治。現代人論烏托邦。台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達蘭道夫(1980)。由烏托邦來看社會分析的新方向。現代人論烏托邦。台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達蘭道夫(1967)。社會學與納粹主義。走出烏托邦之路。München。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Plessner, H.(1974)。社會學在德國的道路。烏托邦的彼岸。Dusseldorf。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