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綁架幼兒案件頻頻發生,「小心陌生人」成了安全教育的重點之一,但是根據研究百分之六十七的綁架案並不是陌生人所為,所以是否因為過於強調對陌生人的防範,而影響幼兒對週遭人的知覺呢?究竟幼兒眼中的「壞人」為何呢?因為目前國內相關的研究仍付之闕如,所以引發筆者此一研究動機,希望透過圖書分析,探討幼兒對「壞人」的認知概念。 文獻分析結果發現,幼兒對「人」的知覺,依年齡不同而有所區分。由外觀特徵的瞭解,進而瞭解行為背後的意圖;描述方式由具體轉變成抽象複雜,由片段的特質轉變成穩定的人格特質,由單一化標準轉變成多元化標準。另外,經由幼兒圖畫分析結果發現幼兒對「壞人」的概念,在類別、特徵、出現的時間、傷害的對象、使用的策略、事件的結果及概念的來源等有所差異。 最後,提出有關應用上及研究方面之建議,作為父母、老師及社會大眾的參考,以期有效的維護幼兒的安全,減少幼兒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同時減少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不信任,達到「保護自己,關懷別人」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