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大陸學者對於「農民戰爭」問題的研究與詮釋--以《歷史研究》雜誌為中心
書刊名: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
作者:張哲郎
作者(外文):Chang, Jer-lang
出版日期:1996
卷期:13
頁次:頁9-35
主題關鍵詞:農民戰爭研究詮釋歷史研究大陸學者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1
期刊論文
1.田昌五(1965)。論秦末農民起義的歷史根源和社會後果。歷史研究,196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關履權(1962)。論兩宋農民戰爭。歷史研究,1962(2),79-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唐贊功(1977)。從雲夢秦簡看秦代社會的主要矛盾。歷史研究,197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崇武(1954)。論元末農民起義的社會背景。歷史研究,1954(1),53-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熊德基(1962)。《太平經》的作者和思想及其與黃巾和天師道的關係。歷史研究,1962(4),8-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沫若(1954)。開展歷史研究‧迎接文化建設高潮─為《歷史研究》發刊而作。歷史研究,1954(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崇武(195403)。論元末農民起義的發展蛻變及其在歷史上所起的進步作用。歷史研究,1954(4),87-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蔡美彪(1955)。階級鬥爭是歷史發展的動力─論胡適派的歷史觀及其流毒。歷史研究,1955(3),3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吳唅(1955)。明末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歷史研究,1955(3),53-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孫祚民(1956)。中國農民戰爭和宗教的關係。歷史研究,1956(5),75-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文治(1956)。關於大順軍領袖李自成被害地點的考證。歷史研究,1956(6),91-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孫次舟(1957)。張獻忠在蜀事蹟考察。歷史研究,1957(1),48-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蔣逸人(1958)。關於宋代以王小波、李順及張餘等為首的農民起義的幾個問題。歷史研究,1958(5),47-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戎笙(1958)。試論明代後期農民階級鬥爭的性質和特點。歷史研究,1958(10),17-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侯外廬(1959)。中國封建社會前後期的農民戰爭及其綱領口號的發展。歷史研究,1959(4),45-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賀昌群(1959)。論黃巾農民起義的口號。歷史研究,1959(6),34-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天津師大歷史系(1960)。關於中國農民戰爭發展規律問題的一場熱烈爭論─記天津師大歷史系第一屆學術討論會。歷史研究,1960(1/2),123-1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史紹賓(1960)。關於中國封建社會農民革命問題的討論。歷史研究,1960(6),72-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蔡美彪(1961)。對中國農民戰爭史討論中幾個問題的商榷。歷史研究,1961(4),66-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賀昌群(1961)。秦末農民運動的原因及其歷史作用。歷史研究,1961(6),20-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葉孝信(1962)。對中國封建社會〝農民政權〞性質問題的商榷。歷史研究,1962(1),71-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鄭昌淦(1962)。中國古代農民在革命戰爭中所建立的政權的性質問題。歷史研究,1962(1),79-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王守義(1962)。明末農民軍〝均田〞口號質疑。歷史研究,1962(2),97-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戚立煌(1962)。中國封建社會〝農民政權〞的兩重性及其向封建政權轉化的必然性。歷史研究,1962(3),134-1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謝國楨(1962)。有關明末清初農民起義作用資料的札記。歷史研究,1962(3),143-1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劉重日(1962)。〝均田〞口號質疑的質疑─和王守義同志商榷。歷史研究,1962(5),116-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胡如雷(1963)。唐末農民戰爭的歷史作用。歷史研究,1963(1),117-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曹貴林(1965)。論大順政權的性質─與孫祚民先生商榷。歷史研究,1965(1),29-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曹永年(1965)。試論東晉末年農民起義的變質。歷史研究,1965(2),43-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戚本禹(1965)。為革命而研究歷史。歷史研究,1965(6),31-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向東生(1966)。從漢初統治者看〝讓步政策論〞的破產。歷史研究,1966(2),61-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梁效(1974)。農民戰爭的偉大歷史作用─學習《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歷史研究,1974(1),18-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諸葛計(1977)。駁〝四人幫〞在農民戰爭問題上的反馬克思主義謬論。歷史研究,1977(1),46-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劉澤華、王連升(1977)。〝四人幫〞在史學領域招搖的一面霸旗─評羅思鼎《論秦漢之際的階級鬥爭》。歷史研究,1977(2),2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高小斯(1977)。秦末農民大起義的原因何在。歷史研究,1977(2),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姜伯勤(1978)。隋末農民戰爭與反佛浪潮。歷史研究,1978(2),46-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楊訥(1978)。《輟耕錄》中的〝扶箕詩〞不是農民軍的口號。歷史研究,1978(2),70-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晁福林(1978)。關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歷史研究,1978(5),47-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洪煥樁(1978)。清初農民軍的聯明抗清問題。歷史研究,1978(5),83-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商鴻逵(1978)。明清之際山海關戰役的真相考察。歷史研究,1978(5),76-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楊訥(1978)。評《隋末農民戰爭與反佛浪潮》。歷史研究,1978(7),88-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葉顯恩(1978)。也談《輟耕錄》中的扶箕詩。歷史研究,1978(9),94-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馮爾康(1978)。論朱元璋農民政權的〝給民戶由〞。歷史研究,1978(10),90-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林鐵鈞(1978)。清初的抗清鬥爭和農民軍的聯明抗清策略。歷史研究,1978(12),39-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戎笙(1979)。只有農民戰爭才是封建社會發展的真正動力嗎。歷史研究,1979(4),49-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楊訥(1979)。再談〝扶箕詩〞。歷史研究,1979(4),57-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朱瑞熙(1979)。論方臘起義與摩尼教的關係。歷史研究,1979(9),69-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王小強(1979)。農民與反封建。歷史研究,1979(10),3-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董楚平(1980)。論平均主義的功過與農民戰爭的成敗。歷史研究,1980(1),1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徐祖根(1980)。試論封建社會中農民的平均主義─兼論董楚平先生商榷。歷史研究,1980(4),3-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周良霄、張德信(1980)。關於農民戰爭中的任務和作用問題的商榷。歷史研究,1980(4),13-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羅榮渠(1980)。略論歷史發展的偉大動力與終極原因的內在連繫。歷史研究,1980(5),3-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李寶臣(1982)。大順用兵北京試論。歷史研究,1982(3),3-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方詩銘(1993)。黃巾起義先驅與巫及原始道教的關係--兼論「黃巾」與「黃神越章」。歷史研究,1993(3),3-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逯耀東(1979)。中共史學的發展與演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Harrison, James P.(1968)。Chinese Communis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Chinese Peasant Wars。History in Communist China。Cambridge。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