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為何成為馬克思主義史學家?──范文瀾學術思想前傳
作者:葉毅均
作者(外文):Yeh, Yi-chun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張元
鐘月岑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范文瀾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二十世紀中國史學史《中國通史簡編》政治化激進化Fan WenlanChinese Marxist historiographymodern Chinese historiographyA Brief General History of Chinapoliticizationradicaliz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6
紹興范文瀾(1893-1969)與樂山郭沫若(1892-1978)、桃園翦伯贊(1898-1968)、邵陽呂振羽(1900-1980)、平遙侯外廬(1903-1987)被中國大陸史學界尊稱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五老」。五老之中,郭氏與呂氏留學日本,翦氏曾經短暫留美,侯氏則是留學法國,唯有范氏是徹頭徹尾土產的馬列史家。不僅如此,他還是五老中唯一從舊國學的營壘中殺出,投向馬克思主義「新史學」的一家。其他四位則原本或習醫學,或學經濟,或習工業,或學法政。因此,范文瀾最終成為馬克思主義史家的學思歷程,在二十世紀中國史學史上有其特殊的代表性。范氏的史學成就,以其膾炙人口的《中國通史簡編》初版(1941-1942)和修訂本(1953-1965)最為著名。但是在此之前,他原本以治《文心雕龍》而成名,著述從未涉及現代經過高度專業化後的史學領域。因此,范文瀾的學術發展也像顧頡剛和蒙文通等人一樣,有一個「化經為史」的過程。范氏如何從一位書齋式的學者,在一九二〇年代中期經過短期內急速的政治化後,變成一名積極行動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復於一九三〇年代逐次上升之激進化中,蛻變為一位強調史學為政治服務的馬克思主義史家,最終奠定他成為毛澤東的頭號史官之地位,死前更被晉升為位望崇隆的中共中央委員,是本文窮追考索的主題。
How to mobilize the past to serve the revolution in 20th century China? The slogan “using the past to serve the present” raised by Chairman Mao in the 1950s has its roots in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This thesis trying to explore the approach to history taken in the cours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Revolution, thus also centers around a critical transformative phas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By taking focus on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 of the making of Fan Wenlan, highlighting the tensions facing a “Chinese Marxist historian” with Fan’s “national learning” background back to his youth at Beijing University, through his sudden politicization in the 1920s to become a CCP member, and the accelerating radicalization in the 1930s to be a “Chinese Marxist historian” eventually in 1940, Yan’an. Later Fan was famous for his masterpiece A Brief General History of China, published in 1942, and its revised editions in 1965 achieved great popularity and this work was praised as “the first Chinese historical writ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m.” Why he gets to it, in other words, the problematique of this “Chinese Marxist historian,” is what this thesis trying to answer.
徵引書目

中文部分
一、主要史料
1. 《北京大學日刊》
2. 《國故》
3. 《南開週刊》
4. 《解放日報》
5. 《人民日報》
6. 《新青年影印本合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
7. 《紅色檔案──延安時期文獻檔案匯編》編委會編,《紅色檔案──延安時期文獻檔案匯編》,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13影印本。
8. 《馬恩列斯思想方法論》編輯委員會編,《馬恩列斯思想方法論》,延安:解放社,1950。
9. 《蔡元培文集》編輯委員會編,《蔡元培文集》,臺北:錦繡出版公司,1995。
10. 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編,《中國社會科學家聯盟成立五十五週年紀念專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
11. 千家駒,《從追求到幻滅:一個中國經濟學家的自傳》,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3。
12. 千家駒,《懷師友》,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87。
13.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書信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4. 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編,《北京革命史回憶錄》第2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
15. 中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中共天津市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編,《北方左翼文化運動資料匯編》,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
16.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合訂本》第31卷第92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0。
17.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浙江省紹興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工作委員會編,《紹興文史資料選輯》第12輯,紹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浙江省紹興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工作委員會,1992。
18.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編》第29輯,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
19. 中國史學會秘書處編,《中國史學會五十年》,鄭州:海燕出版社,2004。
20.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魯迅研究室編,《1913-1983魯迅研究學術論著資料匯編》,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5。
21.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1950-1990)》,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
22.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回望一甲子──近代史研究所老專家訪談及回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23.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范文瀾歷史論文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
24.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胡適來往書信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25. 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編,《范文瀾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26.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左聯回憶錄》編輯組編,《左聯回憶錄》,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
27.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中國報刊史研究室編,《延安文萃》,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28. 王強主編,《近代同學錄彙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
29. 王學珍、郭建榮主編,《北京大學史料 第二卷(1912-1937)》,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30. 王文俊等選編,《南開大學校史資料選(1919-1949)》,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9。
31. 王世儒編,《蔡元培日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32. 王玉璞、朱薇編,《劉大年來往書信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
33. 王為松編,《傅斯年印象》,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
34. 王汎森、潘光哲、吳政上主編,《傅斯年遺札》,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1。
35. 王煦華編,《顧頡剛先生學行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
36. 王利器,〈新版《文心雕龍注》出版前後〉,《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227,1990。
37. 王利器,《往日心痕──王利器自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
38. 北岡正子等編,《許壽裳日記》,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
39. 尼‧布哈林(Nikolaĭ Ivanovich Bukharin)、葉‧普列奥布拉任斯基(Evgeniĭ Alekseevich Preobrazhenskiĭ)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國際共運史研究室譯,《共產主義ABC》,北京:三聯書店,1982。
40. 史先民編,《中國社會科學家聯盟資料選編》,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85。
41. 池昌海主編,《陳望道全集》,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
42. 任文主編,《窯洞軼事》,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公司,2014。
43. 何茲全,《愛國一書生》,收入:《何茲全文集》第六卷,北京:中華書局,2006。
44. 何炳棣,《讀史閱世六十年》,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04。
45. 吳新雷編,《學林清暉:文學史家陳中凡》,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
46. 吳大猷,《八十述懷》,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7。
47. 吳介民主編,《延安馬列學院回憶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48. 吳承仕同志誕生百週年紀念籌委會編,《吳承仕同志誕生百週年紀念文集》,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4。
49. 呂振羽,《呂振羽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0. 李新著,陳鐵健整理,《流逝的歲月:李新回憶錄》,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51. 李妙根編,《劉師培辛亥前文選》,香港:三聯書店,1998。
52. 周作人著,止庵校訂,《知堂回想錄》,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53. 周恩來,《周恩來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54. 林佩雲、喬長森編,《曹靖華研究專集》,鄭州:黃河文藝出版社,1987。
55. 胡適著,歐陽哲生、劉紅中編,《中國的文藝復興》,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56. 季羨林主編,《胡適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57. 金毓黻著,《金毓黻文集》編輯整理組校點,《靜晤室日記》,瀋陽:遼瀋書社,1993。
58. 桑兵、張凱、於梅舫編,《近代中國學術批評》,北京:中華書局,2008。
59. 高增德、丁東編,《世紀學人自述》,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0。
60. 侯外廬,《韌的追求》,北京:三聯書店,1985。
61.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修訂本三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第四版。
62. 范文瀾,《范文瀾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63. 范文瀾、蔡美彪等著,《中國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4. 茅盾、韋韜,《茅盾回憶錄》,北京:華文出版社,2013。
65. 茅盾等著,《憶魯迅》,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
66. 莫言,《盛典:諾貝爾文學獎之旅》,臺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公司,2013。
67. 夏衍,《懶尋舊夢錄:增補本》,北京:三聯書店,2006二版。
68. 浙江武義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編,《潘漠華紀念文集》,武義:出版社不詳,1985。
69. 唐德剛譯註,《胡適口述自傳》,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6再版。
70. 孫蓀編,《曹靖華散文選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3。
71. 耿素麗、黃伶選編,《民國期刊資料分類彙編‧文心雕龍學》,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
72. 國家圖書館編,《地方志人物傳記資料叢刊‧華東卷‧下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影印本。
73. 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new window
74. 張朋園等訪問,陳三井、陳存恭記錄,《郭廷以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
75. 張君勱等著,《科學與人生觀》,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76. 張迪傑主編,《毛澤東全集》,香港:潤東出版社,2013。
77. 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
78. 章士釗,《章士釗全集》,上海:文匯出版社,2000。
79. 紹興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浙江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許壽裳紀念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80. 紹興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紹興市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81. 紹興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紹興縣志》,北京:中華書局,1999。
82. 許壽裳,《亡友魯迅印象記‧許壽裳回憶魯迅全編》,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83. 許壽裳等著,彭小妍等編校,《許壽裳書簡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0。
84.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臺北:曉園出版社,1994。
85. 陳平原、夏曉虹編,《北大舊事》,北京:三聯書店,1998。
86. 陳平原、鄭勇編,《追憶蔡元培》,北京:三聯書店,2009增訂本。
87. 陳儀深等訪問,王景玲等記錄,《郭廷以先生門生故舊憶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4。
88. 陳智超編注,《陳垣來往書信集》,北京:三聯書店,2010增訂本。
89. 陳曉農編纂,《陳伯達最後口述回憶》,香港:陽光環球出版香港公司,2005。
90. 陶希聖,《潮流與點滴》,臺北:傳記文學雜誌社,1979。
91. 馮友蘭,《三松堂全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二版。
92. 黃克武等主訪,沈懷玉等記錄,《近史所一甲子:同仁憶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5。
93. 黃侃,《文心雕龍札記》,北京:中華書局,2014。
94. 黃侃著,黃延祖重輯,《黃侃日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
95. 程千帆、唐文編,《量守廬學記:黃侃的生平和學術》,北京:三聯書店,2006二版。
96. 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編,《石刻史料新編第二輯》,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
97. 楊天石主編,《錢玄同日記(整理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98. 楊亮功,《早期三十年的教學生活‧五四》,合肥:黃山書社,2008。
99. 楊樹達,《積微翁回憶錄》,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100. 溫濟澤等編,《延安中央研究院回憶錄》,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101. 董鼐編,《學府紀聞:國立南開大學》,臺北:南京出版公司,1981。
102. 董鼐編,《學府紀聞:國立北京大學》,臺北:南京出版公司,1981。
103. 趙翼著,杜維運考證,《廿二史劄記》,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
104. 趙儷生、高昭一,《趙儷生、高昭一夫婦回憶錄》,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105. 劉之惠,〈范文瀾同志在三十年代的幾件事〉,《奮鬥》,1981年第11期。
106. 劉增傑等編,《抗日戰爭時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據地文學運動資料》,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
107. 歐陽哲生主編,《傅斯年全集》,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108. 諸偉奇、劉平章主編,《劉文典全集(增訂本)》,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3。
109. 翦伯贊,《中國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合編本。
110. 翦伯贊,《歷史問題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08合編本。
111.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112. 黎澍、蔣大椿編,《馬克思 恩格斯論歷史科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13. 錢玄同,《錢玄同文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114. 錢理群、嚴瑞芳主編,《我的父輩與北京大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115. 衛輝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衛輝市志》,北京:三聯書店,1993。
116. 聯共(布)中央特設委員會編,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17. 蔣廷黻口述,謝鍾璉譯,《蔣廷黻回憶錄》,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4再版。
118. 蕭軍,《延安日記 1940-1945》,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3。
119. 顧頡剛,《顧頡剛自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120. 顧頡剛編著,《古史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重印。
121. 顧頡剛,《顧頡剛日記》,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
122. 顧頡剛,《寶樹園文存》,收入:《顧頡剛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11。
123. 顧頡剛,《顧頡剛書信集》,收入:《顧頡剛全集》。
124. 顧頡剛,《顧頡剛古史論文集》,收入:《顧頡剛全集》。
125. 龔克主編,《張伯苓全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5。
二、專書
1. 《河南教育通史》編纂委員會編,《河南教育通史》,鄭州:大象出版社,2004。
2. 《南開大學校史》編寫組,《南開大學校史(1919-1949)》,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9。
3. 卜偉華,《中華人共和國史第六卷:「砸爛舊世界」──文化大革命的動亂與浩劫(1966-1968)》,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8。
4. 于文善,《抗戰時期重慶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5. 王子今,《歷史學者毛澤東》,北京:西苑出版社,2013(1993)。
6. 王汎森,《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3。new window
7.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兼論其對儒學傳統的衝擊》,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5。new window
8.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87。
9. 王小林,《從漢才到和魂:日本國學思想的形成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3。new window
10. 王奇生,《革命與反革命──社會文化視野下的民國政治》,香港:中和出版公司,2011海外修訂本。
11. 王奇生,《中國近代通史》第七卷《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1924-192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12. 王奇生,《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1949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型態》,北京:華文出版社,2010修訂增補本。
13. 王更生,《《文心雕龍》范注駁正》,臺北:華正書局,1979。
14. 王更生,《重修增訂《文心雕龍》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
15. 王建朗、曾景忠,《中國近代通史》第九卷《抗日戰爭(1937-1945)》,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16. 王家範,《中國歷史通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17. 王揚宗、曹效業主編,《中國科學院院屬單位簡史》第一卷上冊,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18. 王晴佳,《新史學講演錄》,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19. 王學典,《二十世紀後半期中國史學主潮》,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6。
20. 王學典,《翦伯贊學術思想評傳》,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
21. 王學典、牛方玉,《唯物史觀與倫理史觀的衝突──階級觀點問題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10。
22. 王學典、陳峰,《二十世紀中國歷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3. 王存奎,《再造與復古的辯難──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整理國故」論爭的歷史考察》,合肥:黃山書社,2010。
24. 中央研究院八十年院史編纂委員會主編,《追求卓越:中央研究院八十年》,臺北:中央研究院,2008。
25.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研究室編,《五四時期期刊介紹》,北京:三聯書店,1959。
26. 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編,《中共黨史人物傳》,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0-。
27. 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編,《中共黨史人物傳(精選本)》,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0。
28. 戶田浩曉著,曹旭譯,《文心雕龍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9. 永原慶二著,王新生等譯,《20世紀日本歷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30. 甘懷真,《中國通史》,臺北:三民書局,1995初版。
31. 止庵,《周作人傳》,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0二版。
32. 田亮,《抗戰時期史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3. 北京輔仁大學校友會編,《北京輔仁大學校史(1925-1952)》,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5。
34. 白壽彝,《白壽彝文集》,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
35. 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6. 白吉庵,《章士釗傳》,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
37. 石川禎浩著,袁廣泉譯,《中國共產黨成立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38. 竹內實著,張會才等譯,《毛澤東的詩詞、人生和思想》,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39. 朱英,《中國近代史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40. 朱政惠,《呂振羽學術思想評傳》,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
41. 朱鴻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歷史(1937-1947)》,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42. 艾克恩主編,《延安文藝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43. 余敏玲,《形塑「新人」:中共宣傳與蘇聯經驗》,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5。new window
44. 吳德才,《金箭女神──楊剛傳記》,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2。
45. 呂芳上,《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民國八年至十八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new window
46. 呂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國國民黨改組前對新思潮的回應(1914-1924)》,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new window
47. 李國祁,《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閩浙臺地區(1860-1916)》,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再版。
48. 李定一,《中華史綱》,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6。
49. 李曰剛,《文心雕龍斠詮》,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82。
50. 李平等著,《文心雕龍研究史論》,合肥:黃山書社,2009。
51. 李笠著,李繼芬整理,《廣史記訂補》,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52. 李慶,《日本漢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53. 李達嘉,《商人與共產革命,1919-1927》,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5。new window
54. 李光謨,《從清華園到史語所:李濟治學生涯瑣記》,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55. 李孝遷,《西方史學在中國的傳播(1882-1949)》,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56. 李浩泉,《躁動的青春──民國時期北京大學的學生社團活動(1912-1949)》,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4。
57. 李顯裕,《清華國學研究院與近代中國學術的發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14。new window
58. 伍啟元,《中國新文化運動概觀》,合肥:黃山書社,2008。
59. 江勇振,《捨我其誰:胡適 第二部,日正當中 1917-1927》,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3。
60. 杜維運,《中國通史》上冊,臺北:三民書局總經銷,2001。
61.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第二、三冊,臺北:三民書局總經銷,1998-2004。
62. 杜學霞,《史殤: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史學研究》,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4。
63. 杜忠明,《毛澤東〈沁園春‧雪〉的傳奇故事》,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14。
64. 汪朝光,《中國近代通史》第六卷《民國的初建(1912-1923)》,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65. 汪榮祖,《康有為》,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
66. 汪榮祖,《史傳通說》,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二版。
67. 沈松僑,《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4。new window
68. 沈志華,《中華人共和國史第三卷:思考與選擇──從知識份子會議到反右派運動(1956-1957)》,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8。
69. 沈志華主編,《中蘇關係史綱──1917-1991年中蘇關係若干問題再探討》,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增訂版。
70. 季劍青,《北平的大學教育與文學生產:1928-1937》,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71. 林志宏,《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清遺民》,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new window
72. 林輝鋒,《馬敘倫與民國教育界》,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73. 周良書,《中共高校黨建史(1921-1949)》,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74. 周秋光、黃仁國,《劉大年傳》,長沙:岳麓書社,2009。
75. 周樑楷,《史學思想與現實意識的辯證:近代英國左派史家的研究》,臺北:合志文化事業公司,2001。
76. 尚小明,《北大史學系早期發展史研究(1899-1937)》,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77. 尚小明,《學人游幕與清代學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78. 林桶法等,《中華民國專題史》第十六卷《國共內戰》,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
79. 侯雲灝,《20世紀中國史學思潮與變革》,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80. 俞旦初,《愛國主義與中國近代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81. 俞建偉、沈松平,《馬衡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82. 姚辛,《左聯史》,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6。
83. 姚大中,《中國史》,臺北:三民書局,1985。
84. 施耐德(Axel Schneider)著,關山、李貌華譯,《真理與歷史:傅斯年、陳寅恪的史學思想與民族認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85. 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上海事務所編、山上金男著,陶水木等譯,《浙江財閥》,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
86. 洪長泰,《地標:北京的空間政治》,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1。
87. 洪認清,《抗戰時期的延安史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6。
88. 胡昌智,《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new window
89. 胡平生,《民國初期的復辟派》,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new window
90. 徐雁平,《胡適與整理國故考論:以中國文學史研究為中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91. 徐沖,《丹心映山河──劉亞雄傳記》,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
92. 徐小群,《民國時期的國家與社會:自由職業團體在上海的興起,1912-1937》,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93. 徐信華,《中國共產黨早期報刊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94. 徐素華編著,《中國社會科學家聯盟史》,北京:中國卓越出版公司,1990。
95. 秦孝儀主編,《革命人物誌》第二十集,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79。
96. 桑兵,《晚清學堂學生與社會變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97. 桑兵,《國學與漢學近代中外學界交往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98. 桑兵,《晚清民國的學人與學術》,北京:中華書局,2008。
99. 桑兵,《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100. 桂遵義,《馬克思主義史學在中國》,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2。
101. 邱秀香,《清末新式教育的理想與現實──以新式小學堂興辦為中心的探討》,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0。
102. 茅家琦,《蔣經國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演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
103. 金毓黻,《中國史學史》,臺北:鼎文書局,1994。
104. 金毓黻著,胡正寧編,《金毓黻與《中國史學史》》,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
105. 高華,《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
106. 馬亮寬,《傅斯年評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107. 張舜徽,《舊學輯存》,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108. 張舜徽,《中華人民通史》,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1989。
109. 張少康等著,《文心雕龍研究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110. 張文勛,《文心雕龍研究史》,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1。
111. 張立齋,《文心雕龍註訂》,臺北:正中書局,1967。
112. 張大明,《中國左翼文學編年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113. 張玉法,《辛亥革命史論》,臺北:三民書局,1993。new window
114. 張玉法,《中華民國史稿》,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1二版。
115. 張玉法,《中華通史》第一卷,臺北:臺灣東華書局,2011。
116.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臺北:臺灣東華書局,2001增訂九版。
117. 張玉法,《近代中國民主政治發展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new window
118. 張朋園,《梁啟超與民國政治》,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6。new window
119. 張朋園,《郭廷以、費正清、韋慕庭:臺灣與美國學術交流個案初探》,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7。new window
120. 張書學,《中國現代史學思潮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121. 張海鵬,《中國近代通史》第一卷《近代中國歷史進程概說》,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122. 張海鵬、龔雲,《中國近代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123. 張貽玖,《毛澤東讀史》,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3(1991)。
124. 張傳璽,《翦伯贊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125. 張傳璽,《新史學家:翦伯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126. 張在軍,《堅守與薪傳:抗戰時期的武大教授》,臺北:新銳文創出版社,2013。
127. 張在軍,《才情與風範:抗戰時期的武大教授續編》,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3。
128. 張瑞德等,《中華民國專題史》第十一卷《抗日戰爭與戰時體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
129. 張劍平,《新中國史學五十年》,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
130. 張廣智主編,《史學之魂: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131. 曹家齊,《頓挫中嬗變──20世紀的中國歷史學》,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
132.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附清代學術概論)》,臺北:里仁書局,1995。new window
133. 梁柱,《蔡元培與北京大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修訂本。
134. 梁吉生,《允公允能 日新月異──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3。
135. 梁楓,《唯物史觀在中國的歷史命運論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136. 堀敏一著,鄒雙雙譯,《中國通史──問題史試探》,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137. 許冠三,《新史學九十年》,臺北:唐山出版社,1996。
138. 許冠三,《劉知幾的實錄史學》,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3。
139. 許倬雲,《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臺北:英文漢聲出版公司,2006。
140. 陳以愛,《中國現代學術研究機構的興起──以北大研究所國學門為中心的探討》,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141.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1二版。new window
142. 陳永發,《延安的陰影》,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new window
143. 陳平原,《作為學科的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144. 陳平原,《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new window
145. 陳平原,《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146. 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147. 陳其泰,《范文瀾學術思想評傳》,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
148. 陳其泰主編,《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理論成就》,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
149. 陳漱渝,《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150. 陳雨晨,《毛共政權最高學術領導中心──「中國科學院」(1949-1969)》,臺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1973。
151. 陳志明,《顧頡剛的疑古史學──及其在中國現代思想史上的意義》,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
152. 陳峰,《民國史學的轉折──中國社會史論戰研究(1927-1937)》,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0。
153. 陳三井,《旅歐教育運動──民初融合世界學術的理想》,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3。new window
154. 賈振勇,《郭沫若:士與仕的長長背影》,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3。
155. 章清,《清季民國時期的「思想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156. 傅樂成,《中國通史》,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60年初版。
157. 彭明,《五四運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二版。
158. 彭明輝,《晚清的經世史學》,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02。new window
159. 彭明輝,《疑古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
160. 彭明輝,《歷史地理學與現代中國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161. 馮啟宏,《法西斯主義與三○年代中國政治》,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1998。
162. 黃端陽,《范文瀾《文心雕龍注》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2。new window
163. 黃海烈,《顧頡剛「層累說」與20世紀中國古史學》,北京:中華書局,2016。
164. 黃自進,《蔣介石與日本:一部近代中日關係史的縮影》,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2。new window
165. 黃昌勇,《王實味傳》,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166. 菊池秀明著,馬曉娟譯,《末代王朝與近代中國:清末 中華民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167. 楊明照,《增訂文心雕龍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
168. 楊早,《清末民初北京輿論環境與新文化的登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169. 楊奎松,《楊奎松著作集:革命》第一冊《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170. 楊奎松,《中國近代通史》第八卷《內戰與危機(1927-193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171. 楊奎松,《忍不住的「關懷」:1949年前後的書生與政治)》,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增訂版。
172. 楊奎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173. 楊琥編,《夏曾佑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74. 楊儒賓,《先秦道家「道」的觀念的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7。
175. 葛夫平,《中法教育合作事業研究(1912-1949)》,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
176. 夏曉虹,《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二版。
177. 董郁奎,《新史學宗師──范文瀾傳》,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178. 董大中,《魯迅日記箋釋(一九二五年)》,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07。
179. 實藤惠秀著,譚汝謙、林啟彥譯,《中國人留學日本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修訂版。
180. 廖永武,《天津現代革命運動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181. 鄒振環,《西方傳教士與晚清西史東漸:以1815至1900年西方歷史譯著的傳播與影響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82. 翟志成,《馮友蘭學思生命前傳(1895-1949)》,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7。
183. 裴毅然,《紅色生活史──革命歲月那些事(1921-1949)》,臺北:獨立作家出版社,2015。
184. 裴毅然,《烏托邦的幻滅:延安一代士林》,臺北:新銳文創出版社,2014。
185. 趙梅春,《二十世紀中國通史編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186. 趙暉,《毛澤東史學思想》,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187. 劉季倫,《青年毛澤東的思想與中國共產革命》,臺北:政大出版社,2012。new window
188. 劉龍心,《學術與制度:學科體制與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2。new window
189. 劉蘇華,《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出版史研究(1937-1947)》,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190. 劉蘭肖,《晚清報刊與近代史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191. 柳曾符、柳定生選編,《柳詒徵史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92. 韓水法主編,《北京大學哲學學科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193. 廣松涉著,鄧習議譯,《唯物史觀的原像》,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
194. 歐陽哲生,《傅斯年一生志業研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4。
195. 潘光哲,《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1833-1898)》,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4。
196. 簡良如,《《文心雕龍》研究:個體智術之人文圖象》,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new window
197. 樊學慶,《辮服風雲:剪辮易服與清季社會變革》,北京:三聯書店,2014。
198. 儲建國、程紅編著,《浙商與中國近代銀行》,杭州:杭州出版社,2014。
199. 蔣大椿,《唯物史觀與史學》,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200. 蔣大椿編著,《歷史主義與階級觀點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2。
201. 蔣竹山,《當代史學研究的趨勢、方法與實踐:從新文化史到全球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2。new window
202. 蔣永敬,《蔣介石、毛澤東的談打與決戰》,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4。new window
203. 蔣俊,《中國史學近代化進程》,濟南:齊魯書社,1995。
204. 鄧元忠,《國民黨核心組織真相──力行社、復興社,暨所謂「藍衣社」的演變與成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
205. 鄧雲鄉,《文化古城舊事》,北京:中華書局,1995。
206. 鄧鵬,《費正清評傳》,成都:天地出版社,1997。
207. 關曉紅,《科舉停廢與近代中國社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208. 盧毅,《整理國故運動與中國現代學術轉型》,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8。
209. 盧毅,《章門弟子與近代文化》,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10. 蘇雲峰,《從清華學堂到清華大學(1911-1929)》,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new window
211. 蕭超然等編,《北京大學校史(1898-1949)》,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增訂本。
212. 蕭公權著,汪榮祖譯,《康有為思想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new window
213. 錢基博,《現代中國文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14.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臺二版。
215. 錢穆,《中國史學名著》,臺北:三民書局,2002重印二版。
216. 錢理群,《與魯迅相遇:北大講演錄之二》,北京:三聯書店,2003。
217. 錢理群,《周作人傳》,北京:華文出版社,2013修訂版。
218. 錢理群,《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1949-2009)──另一種歷史書寫》,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new window
219. 謝一彪,《范文瀾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
220. 謝保成,《民國史學述論稿(1912-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21. 顏浩,《北京的輿論環境與文人團體:1920-1928》,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222. 羅志田,《再造文明之夢:胡適傳》,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修訂本。
223. 羅志田,《國家與學術:清季民初關於「國學」的思想論爭》,北京:三聯書店,2003。
224. 羅梅君(Mechthild Leutner)著,孫立新譯,《政治與科學之間的歷史編纂──30和40年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形成》,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
225. 嚴紹璗,《日本中國學史稿》,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
226. 顧潮,《歷劫終教志不灰:我的父親顧頡剛》,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227. Anderson, Benedict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10二版。
228. Skinner, Quentin著,蕭高彥編,《政治價值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4。
229. Weber, Max著,康樂、簡惠美譯,《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7。
三、論文
1. 丁景唐,〈關於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的盟員名單(校訂稿)〉,《猶戀風流紙墨香──六十年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
2. 丁景唐,〈最大的敬意 深切的悼念──紀念潘漠華烈士犧牲五十週年〉,《猶戀風流紙墨香──六十年文集》。
3. 五井直弘著,姜鎮慶譯,〈東洋史學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古代史論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4. 卞孝萱,〈范老的治學精神〉,收入:《卞孝萱文集》第七卷,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
5. 卞孝萱,〈范文瀾先生的治學道路與方法〉,收入:《卞孝萱文集》第七卷。
6. 卞孝萱,〈范文瀾先生的治學與為人〉,收入:《卞孝萱文集》第七卷。
7. 卞孝萱,〈憶范文瀾先生〉,收入:《卞孝萱文集》第七卷。
8. 卞孝萱,〈難忘的恩師〉,收入:《卞孝萱文集》第七卷。
9. 卞孝萱,〈「魁儒」陳漢章〉,收入:《卞孝萱文集》第七卷。
10. 卞孝萱,〈讀《黃侃日記》〉,收入:張暉編,《量守廬學記續編:黃侃的生平和學術》,北京:三聯書店,2006。
11. 尤小立,〈書寫與塑造:1949年後「五四」政治話語及政治形象在大陸的確立:以「胡適思想批判」運動為中心的討論〉,《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42,2014。new window
12. 尹達,〈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歷史學的發展〉,《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4期。
13. 王子今,〈毛澤東的歷史觀對中國史學研究的影響〉,《毛澤東思想研究》,1996年第1期。
14. 王汎森,〈「主義」與「學問」──一九二〇年代中國思想界的分裂〉,收入:劉翠溶主編,《四分溪論學集(上):慶祝李遠哲先生七十壽辰》,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06。
15. 王汎森,〈「主義時代」的來臨──中國近代思想史的一個關鍵發展〉,《東亞觀念史集刊》,4,2013。new window
16. 王汎森,〈「煩悶」的本質是什麼──「主義」與中國近代私人領域的政治化〉,《思想史》,1,2013。new window
17. 王汎森,〈「主義崇拜」與近代中國學術社會的命運──以陳寅恪為中心的考察〉,《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new window
18. 王汎森,〈思想史與生活史有交集嗎?──讀「傅斯年檔案」〉,《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new window
19. 王汎森,〈晚清的政治概念與「新史學」〉,《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new window
20. 王汎森,〈價值與事實的分離──民國的新史學及其批評者〉,《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new window
21. 王汎森,〈思潮與社會條件──新文化運動中的兩個例子〉,《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new window
22. 王汎森,〈反西化的西方主義與反傳統的傳統主義──劉師培與「社會主義講習會」〉,《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new window
23. 王汎森,〈一個新學術觀點的形成──從王國維的〈殷周制度論〉到傅斯年的〈夷夏東西說〉〉,《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new window
24. 王汎森,〈近代知識份子自我形象的轉變〉,《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new window
25. 王汎森,〈近代中國的線性歷史觀──以社會進化論為中心的討論〉,《新史學》,19.2,2008。new window
26. 王汎森,〈近代史家的研究風格與內在緊張〉,收入:劉翠溶主編,《中國歷史的再思考》,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5。new window
27. 王汎森,〈時間感、歷史觀、思想與社會:進化思想在近代中國〉,收入:陳永發主編,《明清帝國及其近現代轉型》,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11。new window
28. 王汎森,〈對思想史研究的若干考察〉,收入:邵東方、夏中義編,《王元化先生九十誕辰紀念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1。
29. 王汎森,〈思想史研究方法經驗談〉,收入:許紀霖、劉擎主編,《何謂現代,誰之中國?──現代中國的再闡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30. 王汎森,〈歷史教科書與歷史記憶〉,收入:《思想》編委會編,《思想 9:中國哲學:危機與出路》,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new window
31. 王汎森,〈總論〉,收入:國立政治大學主編,《中華民國發展史:學術發展》上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1。new window
32. 王汎森,〈附錄二 時代關懷與歷史解釋〉,《執拗的低音:一些歷史思考方式的反省》,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14。new window
33. 王克文,〈分共以後──汪精衛與國民黨左派〉,《汪精衛‧國民黨‧南京政權》,臺北:國史館,2001。new window
34. 王克文,〈汪精衛與戰前中日關係〉,《汪精衛‧國民黨‧南京政權》。new window
35. 王昌沛、周文玖,〈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學術品格──以郭、范、翦、呂、侯為對象的研究〉,《史學史研究》,2009年第2期。
36. 王思治,〈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討論中的分歧〉,收入:《歷史研究》編輯部編,《建國以來史學理論問題討論舉要》,濟南:齊魯書社,1983。
37. 王家範,〈百年史學回顧之三:中國通史著作編纂歷程〉,《史家與史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38. 王家範,〈范文瀾:追求神似的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史家與史學》。
39. 王家範,〈張蔭麟與《中國史綱》〉,《史家與史學》。
40. 王遠義,〈李大釗到馬克思主義之路〉,《人文及社會研究集刊》,13.4,2001。new window
41. 王遠義,〈無政府主義概念史的分析〉,《臺大歷史學報》,33,2004。new window
42. 王爾敏,〈郭著《中國通史》敘錄〉,《20世紀非主流史學與史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43. 王爾敏,〈郭廷以先生與中國近代史之學術建樹〉,《20世紀非主流史學與史家》。new window
44. 王爾敏,〈郭廷以先生與近代史學風〉,《20世紀非主流史學與史家》。
45. 王海軍,〈延安時期知識份子群體與馬克思主義史學中國化探析〉,《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年第10期。
46. 王揚宗,〈從院士到學部委員──中國科學院學術體制建立的困境〉,收入:余敏玲主編,《兩岸分治:學術建制、圖像宣傳與族群政治(1945-2000)》,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2。new window
47. 王晴佳,〈中國史學的科學化──專業化與跨學科〉,收入:羅志田主編,《20世紀的中國:學術與社會(史學卷)》下冊,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
48. 王晴佳,〈中國近代「新史學」的日本背景──清末的「史界革命」和日本的「文明史學」〉,《臺大歷史學報》,32,2003。
49. 王晴佳,〈錢穆的《國史大綱》與德意志歷史主義:一個比較史學的嘗試〉,收入:瞿林東主編,《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2009年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50. 王曾瑜,〈憶范文瀾和翦伯贊先生〉,收入:王兆成主編,《歷史學家茶座》第21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0。
51. 王潔,〈郭沫若與「十七年」政治心態〉,收入:李怡、蔡震編,《郭沫若評說九十年》,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
52. 王學典,〈良史的命運──翦伯贊之死的文化意味〉,《良史的命運》,北京:三聯書店,2013。
53. 王學典,〈「二十世紀中國史學」是如何被敘述的──對學術史書寫客觀性的一種探討〉,《良史的命運》。
54. 王學典,〈20世紀40年代唯物史觀派史學學術轉型考察〉,《新史學與新漢學:二十世紀中國史學評論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55. 王學典,〈近五十年的中國歷史學〉,《新史學與新漢學:二十世紀中國史學評論續編》。
56. 王曉清、張克蘭,〈范文瀾與胡適〉,《史學理論研究》,1999年第3期。
57. 王東杰,〈「價值」優先下的「事實」重建:清季民初新史家尋找中國歷史「進化」的努力〉,《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3期。
58. 王知伊,〈開明書店紀事〉,《開明書店紀事》,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59. 王信凱,〈柳詒徵與民國南北學界〉,收入:呂芳上主編,《論民國時期領導精英》,香港:商務印書館,2009。
60. 方韶毅,〈此李笠非彼李笠〉,《民國文化隱者錄》,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1。
61. 田居儉,〈中國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分期討論三十年〉,收入:《歷史研究》編輯部編,《建國以來史學理論問題討論舉要》。
62. 田居儉,〈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延續討論的由來和發展〉,收入:《歷史研究》編輯部編,《建國以來史學理論問題討論舉要》。
63. 田亮,〈抗戰史學與民族精神──作為抗戰文化的史學及其歷史貢獻〉,《抗日戰爭研究》,2007年第4期。
64. 白興華、許旭虹整理,〈范文瀾的學術發展道路與學術風範〉,《浙江學刊》,1998年第1期。
65. 白壽彝,〈評范本《中國通史簡編》〉,收入:《白壽彝文集》第六卷,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
66. 白永瑞,〈企求和平的東亞歷史敘述〉,《思想東亞:韓半島視角的歷史與實踐》,臺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09。new window
67. 石川禎浩著,袁廣泉譯,〈由考證學走向史料學──從中共一大幾份資料談起〉,《中國近代歷史的表與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68. 申春,〈三十年代北平文總黨團書記周永言事略〉,《新文學史料》,2010年第3期。
69. 史復洋,〈《燕京學報》前四十期述評〉,《燕京學報》,1995年新1期。
70. 竹元規人,〈1930年前後中國關於「學術自由」、「學術社會」的思想與制度〉,《學術研究》,2010年第3期。
71. 朱維錚,〈失落了的「文藝復興」〉,《音調未定的傳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
72. 朱維錚,〈梁啟超和清學史〉,《走出中世紀二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73. 朱政惠,〈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回顧與展望〉,收入:陳啟能等著,《馬克思主義史學新探》,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74. 朱瑞熙、王燦,〈范文瀾沒有「史諫」大躍進〉,《炎黃春秋》,2011年第2期。
75. 朱瑞熙、劉仁達、徐曰彪,〈范文瀾〉,收入:陳清泉等編,《中國史學家評傳》下冊,開封: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76. 朱正,〈魯迅一九三二年的北平之行是為了什麼〉,收入:朱正等著,《魯迅史料考證》,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77. 朱正,〈看來是個虛構的故事〉,收入:朱正等著,《魯迅史料考證》。
78. 朱正,〈關於「北平五講」〉,收入:朱正等著,《魯迅史料考證》。
79. 朱宗震、呂景琳,〈傅斯年──胡適的學生和諍友〉,收入:李又寧主編,《胡適與他的朋友》第四集,紐約:天外出版社,1997。
80. 牟潤孫,〈北京學林話舊──跋錢玄同給魏建功的兩封信〉,《海遺叢稿(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09。
81. 牟潤孫,〈發展學術與延攬人才──陳援庵先生的學人風度〉,《海遺叢稿(二編)》。
82. 牟世金,〈「龍學」七十年概觀(上)〉,《社會科學戰線》,1987年第3期。
83. 何炳棣,〈商周奴隸社會說糾謬:兼論「亞細亞生產方式」說〉,收入:范毅軍、何漢威整理,《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3。new window
84. 何信恩,〈蔡元培與北大的紹興籍名人〉,收入:蔡元培研究會編,《蔡元培與現代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85. 余英時,〈中國史學的現階段:反省與展望〉,《史學與傳統》,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7二版。new window
86.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敬悼錢賓四師〉,《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臺北:三民書局,1991。
87. 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激進與保守〉,《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
88. 余英時著,江政寬譯,〈文藝復興乎?啟蒙運動乎?──一個史學家對五四運動的反思〉,《人文與理性的中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new window
89. 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
90. 余英時,〈《中國哲學史大綱》與史學革命〉,《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2014增訂版。new window
91. 余英時,〈「國學」與中國人文研究〉,《人文與民主》,臺北:時報出版公司,2010。
92. 余英時,〈自序中國現代的文化危機與民族認同〉,《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new window
93. 余英時,〈談郭沫若的古史研究〉,《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new window
94. 余敏玲,〈學習蘇聯:中共宣傳與民間回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0,2003。new window
95. 松尾洋二,〈梁啟超與史傳──東亞近代精神史的奔流〉,收入:狹間直樹編,《梁啟超‧明治日本‧西方──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共同研究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96. 吳海蘭,〈從乾嘉樸學到唯物史觀──以經學研究為例看范文瀾學術道路的轉變〉,《高校理論戰線》,2010年6期。
97. 吳懷祺,〈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歷史命運〉,收入:瞿林東主編,《20世紀中國史學發展分析》,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98. 宋志堅,〈「生死不渝」之「生」──魯迅與許壽裳(上篇)〉,《魯迅根脈》上冊,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99. 宋志堅,〈「思想很不純正」之辯──魯迅與范文瀾〉,《魯迅根脈》下冊。
100. 宋家復,思想史研究中的主體與結構:認真考慮《焦竑與晚明新儒學之重構》中「與」的意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9,1998。new window
101. 宋德金,〈關於漢民族形成問題的不同見解〉,收入:《歷史研究》編輯部編,《建國以來史學理論問題討論舉要》。
102. 呂芳上,〈1920年代中國知識份子有關情愛問題的抉擇與討論〉,收入:呂芳上主編,《無聲之聲(I):近代中國的婦女與國家(1600-1950)》,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new window
103. 李平、金玉生,〈《文心雕龍札記》成書及版本述略〉,收入:中國《文心雕龍》學會編,《《文心雕龍》與21世紀文論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
104. 李峰,〈歐洲Feudalism的反思及其對中國古史分期的意義〉,收入:劉東主編,《中國學術》第24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105. 李孝悌,〈胡適與整理國故──兼論胡適對中國傳統的態度〉,《食貨月刊》,15.5/6,1985。
106. 李孝悌、林志宏,〈百年來歷史學的發展:從回顧到展望〉,收入:楊儒賓等主編,《人文百年‧化成天下:中華民國百年人文傳承大展(文集)》,新竹:國立清華大學,2011。
107. 李孝悌、林志宏,〈成群而來的「史家」們:中華民國百年的歷史學者及其軌跡〉,收入:楊儒賓等主編,《人文百年‧化成天下:中華民國百年人文傳承大展(文集)》。
108. 李孝遷,〈晚清中小學國史教科書述要〉,收入:瞿林東、葛志毅主編,《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
109. 李孝遷,〈新舊之爭:晚清中國歷史教科書〉,收入:朱政惠、胡逢祥主編,《全球視野下的史學:區域性與國際性》,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
110. 李孝遷,〈域外漢學與古史辨運動──兼與陳學然先生商榷〉,《中華文史論叢》,2013年第3期。
111. 李勇,〈「中國社會史論戰」與國外史學觀念的傳播〉,收入:張廣智主編,《20世紀中外史學交流》,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112. 李紅岩,〈論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建立與形成〉,《中國近代史學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113. 李凌翔,〈兩次「學習」運動與建國前後的新中學歷史教科書〉,《歷史教學問題》,2007年第5期。
114. 李淑珍,〈二十世紀「中國通史」寫作的創造與轉化〉,《新史學》,19.2,2008。new window
115. 李萍,〈中國通史寫作的兩次高潮及其原因試析〉,《安徽史學》,2000年第3期。
116. 李萍,〈早期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發展中的兩個問題〉,《安徽史學》,2001年第3期。
117. 李新,〈范文瀾治史〉,《中國高等教育》,1984年第9期。
118. 李新,〈范文瀾的「史諫」〉,《百年潮》,1997年第5期。
119. 李新,〈范文瀾的幾個「失誤」〉,《百年潮》,1997年第5期。
120. 李福鐘,〈中國共產黨為什麼放棄新民主主義?〉,《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0,2003。new window
121. 李育民,〈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中國共產黨反帝主張的變化及其影響〉,《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4期。new window
122. 杜正勝,〈錢穆與二十世紀中國古代史學〉,《新史學之路》,臺北:三民書局,2004。
123. 杜正勝,〈傅斯年的史學革命(上)──從疑古到重建〉,《新史學之路》。
124. 杜正勝,〈傅斯年的史學革命(下)──無中生有的志業〉,《新史學之路》。
125. 汪榮祖,〈章太炎與現代史學〉,《史學九章》,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02。
126. 汪榮祖,〈論中央史與地方史的重新整合〉,《史學九章》。
127. 沈志華,〈1956年初中共對知識份子政策的調整〉,收入:陳永發主編,《兩岸分途:冷戰初期的政經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6。new window
128. 沈志華,〈毛澤東與整風反右運動的緣起〉,in William C. Kirby e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t 60: An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Cambridge &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1.
129. 沈松僑,〈召喚沈默的亡者:跨越國族歷史的界線〉,收入:《思想》編委會編,《思想2:歷史與現實》,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6。new window
130. 沈松僑,〈一代宗師的塑造──胡適與民初的文化、社會〉,收入:周策縱等著,《胡適與近代中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1。
131. 沈松僑,〈敘事、論述與歷史:胡適與近代中國知識結構的轉型〉,《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33,2002。
132. 沈松僑,〈江山如此多嬌──1930年代的西北旅行書寫與國族想像〉,《臺大歷史學報》,37,2006。new window
133. 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皇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8,1997。new window
134. 沈松僑,〈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發展:兼論民族主義的兩個問題〉,《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3,2002。new window
135. 沈松僑,〈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系譜與晚清的國族想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3,2000。new window
136. 沈松僑,〈國權與民權:晚清的「國民」論述,1895~1911〉,《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3.4,2002。new window
137. 季羨林,〈我的學術總結〉,收入:王岳川編,《學問人生:季羨林自述》,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2006。
138. 近藤龍哉著,吉田薰譯,〈《文學雜誌》、《文藝月報》與「左聯」活動探賾──以「北方左聯」克服「關門主義」的過程為中心〉,收入:王風、白井重范編,《左翼文學的時代──日本「中國三十年代文學研究會」論文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139. 周明之,〈五四時期思想文化的衝突──以胡適的婚姻為例〉,收入:汪榮祖編,《五四研究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
140. 周興陸,〈章太炎講解《文心雕龍》辨釋〉,收入:黃霖編著,《文心雕龍彙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41. 周予同,〈五十年來中國之新史學〉,收入: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第二版。new window
142. 周秋光,〈劉大年與史學界「五老」〉,《史學史研究》,2007年第2期。
143. 周文玖,〈「文革」前十七年歷史學界的兩種思潮〉,《史學史導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
144. 周文玖,〈范文瀾的經學與史學〉,《史學史研究》,2014年第4期。
145. 周勛初,〈黃季剛先生《文心雕龍札記》的學術淵源〉,《當代學術研究思辨》,收入:《周勛初文集》第六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146. 周樑楷,〈不古不今的時代:西方史學「中古史」的概念對近代中國史學的影響〉,收入:黃清連編,《結網編》,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
147. 周樑楷,〈中國「國史書寫」原型的傳承與斷裂〉,《當代》,233,2007。
148. 周樑楷,〈歷史意識是種思維的方法〉,收入:《思想》編委會編,《思想 2:歷史與現實》。new window
149. 周質平,〈胡適英文筆下的中國文化〉,《現代人物與思潮》,臺北:三民書局,2003。
150. 孟祥才,〈我所知道的戚本禹〉,收入:王兆成主編,《歷史學家茶座》第10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7。
151. 孟祥才,〈「文革」中「群眾專政」親歷記〉,收入:王兆成主編,《歷史學家茶座》第15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9。
152. 孟祥才,〈追憶「文革」中的學部領導和部分高研(一)〉,收入:王兆成主編,《歷史學家茶座》第20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0。
153. 孟祥才,〈追憶「文革」中的學部領導和部分高研(二)〉,收入:王兆成主編,《歷史學家茶座》第21輯。
154. 孟祥才,〈追憶「文革」中的學部領導和部分高研(三)〉,收入:王兆成主編,《歷史學家茶座》第22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0。
155. 尚小明,〈由「分期」史到「斷代」史──民國時期大學「中國通史」講授體系之演變〉,《史學集刊》,2011年第1期。
156. 尚小明,〈近代中國大學史學教授群像〉,《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1期。
157. 林文月,〈身經喪亂──臺靜農教授傳略〉,《蒙娜麗莎微笑的嘴角》,臺北:有鹿文化事業公司,2009。
158. 林毓生,〈二十世紀中國的反傳統思潮與中式馬列主義及毛澤東的烏托邦主義〉,《新史學》,6.3,1995。new window
159. 林美莉,〈中共政協「文史資料」工作的推展,1959-1966──以上海經驗為中心〉,《新史學》,26.3,2015。new window
160. 林辰,〈魯迅與文藝會社〉,收入:朱正等著,《魯迅史料考證》。
161. 林甘泉,〈郭沫若早期的史學思想及其向唯物史觀的轉變〉,收入:何剛主編,《郭沫若研究文獻匯要(1920-2008)》卷十《歷史卷》下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2。
162. 林甘泉,〈緒論:20世紀的中國歷史學〉,收入:陳高華、張彤主編,《20世紀中國社會科學‧歷史學卷》,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6。
163. 林志宏,〈蔣廷黻、羅家倫、郭廷以:建立「科學的中國近代史」及其詮釋〉,《思與言》,42.4,2004。new window
164. 林志宏,〈世變下的士變:科舉廢除和知識階層的定位(19003-1930s)〉,收入:甘懷真編,《身份、文化與權力:士族研究新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
165. 林國華,〈馬克思主義民族觀運用的典範──范文瀾的民族史研究〉,《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2.3,2009。
166. 林國華,〈創制體式 位本民族──論范文瀾在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史上的特殊地位〉,《山東社會科學》,2010年第2期。
167. 林國華,〈范文瀾與中國革命史學之建構〉,《中共歷史與理論研究》,2016年第1輯。
168. 林國華、陳峰,〈論延安時期史學機構的產生、沿革及特點〉,《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3期。
169. 姜義華,〈從革命布新到人的解放:中國史學六十年〉,《信史立國:瞥觀中國近現代歷史的新探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170. 施耐德(Axel Schneider),〈民族、歷史與倫理──中國後帝制時期(post-imperial)史學之抉擇〉,《新史學》,19.2,2008。new window
171. 施耐德(Axel Schneider)著,劉瓊譯,〈時間等級與道德優勢──現代歷史觀念在20世紀中國〉,收入:孫江、劉建輝主編,《亞洲概念史研究》第一輯,北京:三聯書店,2013。
172. 段鐵安,〈《風雨》週刊在抗戰初期的作用〉,《中原文物》,2012年第6期。
173. 胡逢祥,〈唯物史觀與民國時期的馬克思主義史學〉,《史學理論研究》,2014年第1期。
174. 范鳳凱,〈論范文瀾的學術思想〉,《哈爾濱學院學報》,34.10,2013。
175. 宮崎市定著,南炳文譯,〈清代的胥吏和幕友〉,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六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
176. 徐復,〈黃補〈文心雕龍‧隱秀篇〉箋注〉,《徐復語言文字學論稿》,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
177. 徐慶全,〈關於《中國史稿》編寫的幾樁往事〉,收入:王兆成主編,《歷史學家茶座》第6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
178. 徐文杰,〈早期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對中國傳統史學的研究與新史學的創建〉,《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6.1,2008。
179. 徐文路,〈馬寅初事件與反右運動〉,《新史學》,19.1,2008。new window
180. 徐曰彪、朱瑞熙,〈范文瀾傳略〉,收入:陳翔華等編,《中國當代社會科學家傳略》第11輯,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0。
181. 桑兵,〈金毓黻與南北學風的分合〉,《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5期。
182. 阿梅龍(Iwo Amelung),〈晚清科舉制度與西學東漸〉,收入:沙培德(Peter Zarrow)、張哲嘉主編,《近代中國新知識的建構: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2013。new window
183. 耿雲志,〈蔡元培與胡適〉,收入:李又寧主編,《胡適與他的朋友》第二集,紐約:天外出版社,1991。
184. 耿化敏,〈改革開放前中共中央編寫黨史教科書的設想〉,《中共黨史研究》,2014年第2期。
185. 馬勇,〈范文瀾與中國馬克思主義〉,2013年3月13日,網址見於:http://dajia.qq.com/blog/267478026458987.html。
186. 孫旭紅,〈論范文瀾的通史編纂思想〉,《圖書情報研究》,6.1,2013。
187. 高平叔,〈蔡元培與魯迅〉,收入:陳漱渝、姜異新主編,《民國那些人:魯迅同時代人》,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
188. 高華,〈紅軍長征的歷史敘述是怎樣形成的?〉,收入:高華著,黃駿編輯整理,《歷史筆記》(I),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4。
189. 高華,〈延安整風運動中的思想改造、制度創設與政治運作〉,收入:高華著,黃駿編輯整理,《歷史筆記》(I)。
190. 高王凌,〈中國共產黨為甚麼放棄新民主主義?〉,《二十一世紀》,133,2012。new window
191. 區志堅,〈一九四九年以來大陸對民國史家及其史學方法的研究概況〉,《國史館館刊》,復刊25,1998。
192. 婁貴品,〈陶希聖與《中國之命運》中的「中華民族」論述〉,《二十一世紀》,131,2012。new window
193. 戚良德、李婧,〈論范文瀾《文心雕龍注》對黃侃《文心雕龍札記》的承襲〉,《山東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
194. 張元,〈中國古代史教學的幾項「選擇」──略談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在教學上的功用〉,收入:李向玉主編,《天人古今:華人社會歷史教育的使命與挑戰》,澳門:澳門理工學院,2014。
195. 張元,〈范文瀾──厲行節儉政治的隋文帝〉,《自學歷史:名家論述導讀》,臺北:三民書局,2015。
196. 張元,〈范文瀾──五代的馮道〉,《自學歷史:名家論述導讀》。
197. 張元,〈中國通史教學檢討與建議〉,《通識教育季刊》,6.3,1999。
198. 張元,〈學生應該學習怎樣的中國歷史〉,收入:張元、蕭憶梅主編,《學生如何學歷史?──歷史的理解與學習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2。
199. 張元,〈歷史教科書中的因果關係〉,收入:張元、周樑楷主編,《方法論:歷史意識與歷史教科書的分析編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1998。
200. 張旺山,〈真相就是真理: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百年〉,收入:《思想》編委會編,《思想 1:思想的求索》,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6。new window
201. 張旺山,〈批判的決斷論:韋伯的「生活經營」的哲學〉,《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6,2008。new window
202. 張灝,〈轉型時代中國烏托邦主義的興起〉,《時代的探索》,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new window
203. 張忠棟,〈從《努力》到《新月》的政治言論〉,《胡適五論》,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0三版。new window
204. 張忠棟,〈出使美國的再評價〉,《胡適五論》。
205. 張谷銘,〈Philology與史語所:陳寅恪、傅斯年與中國的「東方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7.2,2016。new window
206. 張太原,〈從「反對一切」到「聯合一切」: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左翼知識份子文化態度的變化〉,《中共黨史研究》,2013年第1期。
207. 張太原,〈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國民黨主流報刊上的馬克思學說之運用〉,《中共黨史研究》,2014年第2期。
208. 張正光,〈論延安史學工作者對馬克思主義史學中國化的探索與貢獻〉,《中共黨史研究》,2010年第7期。
209. 張玉法,〈臺海兩岸史學發展之異同(1949~1994)〉,《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18,1994。
210. 張哲郎,〈大陸學者對於「農民戰爭」問題的研究與詮釋──以《歷史研究》雜誌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3,1996。new window
211. 張振鵾,〈回憶范老與帝國主義侵華史研究〉,《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1期。
212. 張海鵬,〈20世紀中國近代史學科體系問題的探索〉,《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1期。
213. 張寄謙,〈范文瀾和北大歷史系〉,《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1期。
214. 張越,〈清末中國歷史教科書析論〉,收入:朱政惠、胡逢祥主編,《全球視野下的史學:區域性與國際性》。
215. 張維屏,〈雷海宗《中國通史選讀》講義所反映之當代古史觀念的探討〉,《思與言》,41.2,2003。new window
216. 張劍平,〈毛澤東的史學思想研究──紀念毛澤東誕辰120週年〉,《史學理論研究》,2013年第4期。
217. 張劍平,〈范文瀾關於歷史研究方法的論述及其啟示〉,《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18. 張廣智,〈五六十年代蘇聯史學的輸入〉,收入:張廣智主編,《20世紀中外史學交流》。
219. 張耀傑,〈北大教授高仁山的革命傳奇〉,《北大教授:政學兩界人和事》,上海: 文匯出版社,2008。
220. 張耀傑,〈三個紹興人:魯迅、周作人、范文瀾〉,《民國底色:政學兩界人和事》,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2。
221. 張京華,〈顧頡剛說北大〉,《中華讀書報》,2013年7月31日,第13版。
222. 梁柱,〈蔡元培與中國共產黨〉,收入:蔡元培研究會編,《蔡元培與現代中國》。
223. 梁心,〈胡適關於中學國文教育的三次講演──側重第三次講演〉,《社會科學研究》,2009年第1期。
224. 陸宗達,〈我與《說文》〉,收入:張世林編,《為學術的一生》,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225. 陸揚,〈影印版導言〉,收入:賀凱(Charles O. Hucker),《中國古代官名辭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226. 陸遠,〈趨時為先:從「同槽」看20世紀50年代的學術氣候──「八馬同槽」與20世紀中前期的學術生態(之三)〉,收入:王兆成主編,《歷史學家茶座》第14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
227. 畢苑,〈「民國」的誕生:教科書中的國家敘述(1900-1915)〉,《二十一世紀》,130,2012。
228. 莊華峰,〈由舊經學向馬克思主義歷史哲學的轉變──吳承仕學術成就初探〉,《史學理論研究》,2000年第3期。
229. 許倬雲,〈百年歷史學發展〉,收入:國立政治大學主編,《中華民國發展史:學術發展》上冊。new window
230. 許紀霖,〈總論〉,收入:許紀霖等著,《啟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來中國思想文化界重大論爭研究》,長春:吉林出版集團,2007。new window
231. 許世瑋,〈關於許銘伯先生〉,《魯迅研究月刊》,1986年第4期。
232. 許維賢,〈從「同性戀愛」到「走向革命」:〈我的童年〉與郭沫若日後的「自我改造」〉,《臺灣社會研究季刊》,94,2014。new window
233. 陳啟雲,〈「儒家」、「道家」在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史中的定位〉,《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論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234. 陳啟雲,〈中國歷史分期的觀念問題〉,《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論析》。
235. 陳平原,〈教育史上的奇蹟──閱讀南開〉,《中國大學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236. 陳平原,〈激烈的好處與壞處──關於劉師培的失節〉,《北大精神及其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
237. 陳永發,〈對毛澤東的評價:從「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到「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收入:劉翠溶主編,《四分溪論學集(上):慶祝李遠哲先生七十壽辰》。
238. 陳永發,〈強迫與志願的結合──評楊奎松《忍不住的「關懷」:1949年前後的書生與政治》〉,《二十一世紀》,148,2015。
239. 陳耀煌,〈北方地區的共產革命,1920-1927──一個組織史的考察〉,《新史學》,26.1,2015。new window
240. 陳立柱,〈百年來中國通史寫作的階段性發展及其特點概說〉,《史學理論研究》,2003年第3期。
241. 陳其泰,〈《中國通史簡編》的學術成就〉,收入: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下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242. 陳其泰,〈范文瀾先生學術年表〉,收入: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下冊。
243. 陳其泰,〈史學的科學道路與民族形式〉,收入:瞿林東主編,《20世紀中國史學發展分析》。
244. 陳其泰,〈范文瀾的史學〉,收入:史學史研究室編,《新史學五大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
245. 陳其泰,〈范文瀾與毛澤東:學術的關聯和風格的共鳴〉,《學術史與當代史學的思考》,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246. 陳其泰,〈實事求是優良學風及其經受的嚴峻考驗──再談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思想遺產〉,《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8.2,2012。
247. 陳其泰,〈范文瀾治史精神的當代價值──紀念范文瀾誕辰120週年〉,《廊坊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9.6,2013。
248. 陳其泰,〈學問家如何寫通俗歷史讀物──范文瀾《大丈夫》成功的啟示〉,《史學史研究》,2011年第1期。
249. 陳徒手,〈陳垣校長入黨前後波瀾〉,《故國人民有所思:1949年後知識份子思想改造側影》,北京:三聯書店,2013。
250. 陳徒手,〈湯用彤:五十年代的思想病〉,《故國人民有所思:1949年後知識份子思想改造側影》。
251. 陳惠芬,〈範式之轉換:現代化理論與大陸史家對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研究〉,收入: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秘書處編,《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第一冊,臺北:國史館,1998。
252. 陳進金,〈現代中國的建構:蔣介石及其《中國之命運》〉,《國史館館刊》,42,2014。new window
253. 陳以愛,〈「五四」前後的蔡元培與南北學界〉,收入:呂芳上主編,《論民國時期領導精英》。
254. 陳以愛,〈五四運動初期江蘇省教育會的南北策略〉,《國史館館刊》,43,2015。new window
255. 陳以愛,〈胡適考證《水經注》案文稿的編輯次第──兼論《胡適手稿》、《胡適遺稿》、《胡適全集》的編輯問題〉,收入:黃清連編,《結網三編》,臺北:稻鄉出版社,2007。
256. 陳漱渝,〈從並肩戰鬥到「默不與談」──錢玄同日記中的魯迅〉,收入:陳漱渝、姜異新主編,《民國那些人:魯迅同時代人》。
257. 陳漱渝,〈臺靜農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倦眼矇朧集:陳漱渝學術隨筆自選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258. 陳建守,〈近代中國概念詞彙之研究與展望:以「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為例〉,《東亞觀念史集刊》,6,2014。new window
259. 陳學然,〈中日學術交流與古史辨運動:從章太炎的批判說起〉,《中華文史論叢》,2012年第3期。
260. 陳學然,〈「重起罏竃」:民族危機與顧頡剛學術思想的轉變〉,《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62,2016。new window
261. 散木,〈「樸社」:中國現代出版史奇葩〉,《中華讀書報》,2012年11月28日,第14版。
262. 陶英惠,〈蔡元培與北京大學(1917-1923)〉,《民國教育學術史論集》,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08。new window
263. 陶英惠,〈國民政府成立初期教育行政組織的變革──大學院與大學區制試行的經過〉,《民國教育學術史論集》。
264. 嵇道之,〈歷史的安排──嵇文甫與范文瀾、曹靖華、馮玉祥〉,《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5.1,1995。
265. 章清,〈「策問」中的「歷史」──晚清中國「歷史記憶」延續的一個側面〉,《學術與社會──近代中國「社會重心」的轉移與讀書人新的角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66. 彭明,〈范文瀾治史的我見我聞〉,《文史知識》,2000年第12期。
267. 湯志鈞,〈〈中國通史目錄〉和〈新史學〉〉,《梁啟超其人其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268. 程朝雲,〈抗戰時期知識份子奔赴陝甘寧邊區研究〉,收入:任文主編,《我要去延安》,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公司,2014。
269. 逯耀東,〈「史學危機」的呼聲〉,《史學危機的呼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
270. 逯耀東,〈《歷史研究》的滄桑〉,《史學危機的呼聲》。
271. 逯耀東,〈從「五四」到中國社會史大論戰〉,《中共史學的發展與演變》,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79。
272. 逯耀東,〈對中共「歷史解釋」的分析〉,《中共史學的發展與演變》。
273. 逯耀東,〈胡適溯江河而行〉,《胡適與當代史學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new window
274. 逯耀東,〈把胡適當成個「箭垛」〉,《胡適與當代史學家》。new window
275. 逯耀東,〈清算胡適的幽靈〉,《胡適與當代史學家》。new window
276. 逯耀東,〈傅斯年與《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胡適與當代史學家》。new window
277. 黃克武,〈顧孟餘的政治生涯:從挺汪、擁蔣到支持第三勢力〉,《國史館館刊》,46,2015。new window
278. 黃克武,〈梁啟超與中國現代史學之追尋〉,《近代中國的思潮與人物》,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new window
279. 黃克武,〈錢穆的學術思想與政治見解〉,《近代中國的思潮與人物》。new window
280. 黃東蘭,〈「吾國無史」乎?──從支那史、東洋史到中國史〉,收入:孫江、劉建輝主編,《亞洲概念史研究》第一輯,北京:三聯書店,2013。
281. 黃東蘭,〈自我想像中的他者──日本近代歷史教科書的中國表述〉,收入:張仲民、章可編,《近代中國的知識生產與文化政治──以教科書為中心》,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
282. 黃東蘭,〈書寫中國──明治時期日本支那史‧東洋史教科書的中國敘述〉,收入:黃東蘭主編,《新史學(第四卷):再生產的近代知識》,北京:中華書局,2010。
283. 黃俊傑,〈錢賓四史學中的「國史」觀──內涵、方法與意義〉,收入: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編,《紀念錢穆先生逝世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1。new window
284. 黃進興,〈中國近代史學的雙重危機:試論「新史學」的誕生及其所面臨的問題〉,《聖賢與聖徒》,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01。new window
285. 黃進興,〈歷史主義:一個史學傳統及其觀念的形成〉,《歷史主義與歷史理論》,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2。new window
286. 黃廣友,〈改革開放以來「十七年史學」研究評估〉,《中共黨史研究》,2014年第12期。
287. 黃靜,〈1931年-1945年的中國通史撰述〉,《史學史研究》,3004年第3期。
288. 黃端陽,〈試論黃侃《文心雕龍札記》之刊行──兼論四川大學本《札記》〉,收入:《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編委會主編,《2007《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8。
289. 戴逸,〈時代需要這樣的歷史學家──在紀念范文瀾誕辰100週年學術座談會上的發言〉,《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1期。
290. 楊明照,〈我和《文心雕龍》〉,收入:張世林編,《為學術的一生》。
291. 楊明照,〈范文瀾《文心雕龍注》舉正〉,《學不已齋雜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92. 楊天石,〈振興中國文化的曲折尋求──論辛亥前後至五四時期的錢玄同〉,《哲人與文士》,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293. 楊天石,〈胡適與楊杏佛〉,《哲人與文士》。
294. 楊天石,〈胡適和國民黨的一段糾紛──讀胡適日記〉,《蔣介石與南京國民政府》,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295. 楊翠華,〈蔣夢麟與北京大學,1930-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7下,1988。new window
296. 楊貞德,〈從「完全之人」到「完全之平等」──劉師培的革命思想及其意涵〉,《臺大歷史學報》,44,2009。
297. 楊芳燕,〈再造新文明:李大釗早期思想中的普遍與特殊〉,《政治科學論叢》,63,2015。new window
298. 楊芳燕,〈激進主義、現代情境與中國無政府主義之崛起〉,《臺大歷史學報》,33,2004。new window
299. 楊東平,〈拆分和重建:解讀1952年的院系調整〉,收入:余敏玲主編,《兩岸分治:學術建制、圖像宣傳與族群政治(1945-2000)》。new window
300. 楊奎松,〈毛澤東為何放棄新民主主義──俄國模式影響下的中國「新民主主義」觀〉,《讀史求實:中國現代史讀史札記》,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
301. 楊奎松,〈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理想、嘗試與異化──基於唯物史觀的一點考察〉,in William C. Kirby e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t 60: An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302. 楊國強,〈歷史的矛盾與「社會主義的討論」〉,《晚清的士人與士相》,北京:三聯書店,2008。
303. 楊國強,〈西潮與回瀾:清末民初的一段思想歷史〉,《衰世與西法:晚清中國的舊邦新命和社會脫榫》,北京:中華書局,2014。
304. 楊國強,〈近代中國的兩個觀念及其通貫百年的歷史因果〉,《衰世與西法:晚清中國的舊邦新命和社會脫榫》。
305. 楊鵬、羅福惠,〈《支那通史》及其在中國的傳播與影響〉,《蘭州學刊》,2010年第8期。
306. 葉毅均,〈在中國發現近現代史:李懷印教授近著相關問題商榷 Huaiyin Li, Reinventing Modern China: Imagination and Authenticity in Chinese Historical Writing〉,《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88,2015。
307. 裘士雄,〈淺說范文瀾家世〉,《紹興文理學院報》,2014年第4期,第5版。
308. 葛兆光,〈〈新史學〉之後──1929年的中國歷史學界〉,《西潮又東風:晚清民初思想、宗教與學術十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09. 葛兆光,〈重建關於「中國」的歷史論述──從民族國家中拯救歷史,還是在歷史中理解民族國家?〉,《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1。new window
310. 葛兆光,〈歷史:從長時段看中國文化〉,《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4。
311. 虞和平,〈新中國近代史學50年〉,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編,《新中國社會科學五十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312. 鄒振環,〈晚清史書編纂體例從傳統到近代的轉變──以漢譯西史《萬國通鑑》和東史《支那通史》、《東洋史要》為中心〉,《河北學刊》,30.2,2010。
313. 雷平,〈「中國通史」之寫作與新史學思潮的早期演變〉,收入:陳勇主編,《民國史家與史學(1912-1949)》,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4。
314. 翟志成,〈中共與黨內知識份子關係之四變,1921-1949〉,《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3下,1994。new window
315. 翟志成,〈毛澤東對明代歷史文化的吸取和應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76,2012。new window
316. 廖明春,〈試論古史辨運動興起的思想來源〉,收入:陳其泰、張京華主編,《古史辨學說評價討論集》,北京:京華出版社,2001。
317. 趙梅春,〈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與錢穆《國史大綱》比較研究〉,《廊坊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30.5,2014。
318. 趙慶雲,〈論一九五〇年代中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學術研究〉,《思與言》,48.2,2010。new window
319. 趙慶雲,〈「階級」與「民族」的糾結──中國、朝鮮的近代史書寫〉,《二十一世紀》,140,2013。new window
320. 趙慶雲,〈中國近代史書寫中的沙俄侵略〉,《二十一世紀》,143,2014。new window
321. 趙慶雲,〈中蘇論戰背景下的史學「反修組」初探〉,《中共黨史研究》,2013年第5期。
322. 趙慶雲,〈略論十七年間的中國近現代歷史調查〉,《中共黨史研究》,2014年第12期。
323. 趙慶雲,〈論十七年的「中國現代史」研究──以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為中心〉,《中共黨史研究》,2015年第12期。
324. 趙慶雲,〈近代中國主敘事的源起、流變與重構——評李懷印《重構近代中國》〉,《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2期。
325. 趙慶雲,〈金毓黻與中國近代史研究〉,《學術界》,2008年第2期。
326. 趙慶雲,〈范文瀾研究綜述與展望〉,《貴州社會科學》,2008年第3期。
327. 趙慶雲,〈劉大年與學術組織工作〉,《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1期。
328. 趙慶雲,〈「文革」前近代史研究所與全國性近代史討論會之醞釀組織〉,收入:朱佳木主編,《唯物史觀與新中國史學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論壇首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329. 趙鵬,〈中共學習《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活動研究(1953-1955)〉,《中共黨史研究》,2013年第12期。
330. 齊思和,〈近百年來中國史學的發展〉,收入:王學典、陳峰編,《二十世紀中國史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331. 齊文穎,〈前言〉,收入:齊思和著,《中國史探研》,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第二版。
332. 齊茂吉,〈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知識份子──以陳獨秀及毛澤東為例〉,收入:王次澄、齊茂吉主編,《融通與新變──世變下的中國知識份子與文化》,臺北:華藝學術出版社,2013。new window
333. 穆克宏,〈體大思精,見解深湛──史學家論《文心雕龍》〉,收入:中國《文心雕龍》學會編,《《文心雕龍》與21世紀文論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34. 劉大年,〈光大范文瀾的科學業績〉,《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1期。
335. 劉西淼,〈在河南抗日救亡激流中的范文瀾同志〉,《許昌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1期。
336. 劉紀蕙,〈「一分為二」,或是冷戰結構內部化──重探矛盾論以及歷史發生學的問題〉,收入:彭小妍主編,《跨文化實踐:現代華文文學文化: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2013。
337. 劉桂五,〈緬懷范老〉,《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6期。
338. 劉雅軍,〈晚清學人「國史」觀念的演變與影響〉,《史學月刊》,2009年第12期。
339. 劉龍心,〈七十年來對於「現代中國史學史」(一九〇二-一九四九)的研究回顧與評析〉,收入: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秘書處編,《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第一冊。
340. 劉龍心,〈從科舉到學堂──策論與晚清的知識轉型(1901-190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8,2007。new window
341. 劉龍心,〈通俗讀物編刊社與戰時歷史書寫(1933-194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64,2009。new window
342. 歐陽哲生,〈中國的文藝復興──胡適以中國文化為題材的英文作品解析(一)〉,《傳記文學》,95.2,2009。
343. 歐陽軍喜,〈20世紀30年代兩種中國近代史話語之比較〉,《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2期。
344. 歐陽軍喜,〈蔣廷黻與中國近代史研究二題〉,《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期。
345. 歐陽軍喜,〈論「中國近代史」學科的形成〉,《史學史研究》,2003年第2期。
346. 潘光哲,〈胡適與《努力週報》的創辦〉,收入:李金銓編,《文人論政:民國知識份子與報刊》,臺北:政大出版社,2008。
347. 潘光哲,〈導讀〉,收入: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臺灣書房出版公司,2008。new window
348. 潘光哲,〈「啟蒙」與「救亡」的思想擂臺:關於「五四」的若干思考〉,《遙想德先生──百年來知識份子的歷史格局》,臺北:南方家園文化事業公司,2011。
349. 潘光哲,〈「殖民地」的概念史:從「新名詞」到「關鍵詞」〉,《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82,2013。new window
350. 潘光哲,〈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的省思與回顧──以中、英文資料為主(上)〉,《大陸雜誌》,94.2,1997。
351. 潘光哲,〈郭沫若治古史的現實意涵〉,《二十一世紀》,29,1995。new window
352. 潘光哲,〈郭沫若與〈甲申三百年祭〉〉,《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0,1998。new window
353. 潘光哲,〈畫定「國族精神」的疆界:關於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的思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3,2006。
354. 潘光哲,〈摩爾根、馬克思、恩格斯與郭沫若──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淵源的討論〉,收入:李永熾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東亞近代思想與社會:李永熾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臺北:月旦出版社,1999。
355. 潘光哲,〈學習成為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吳晗的個案研究〉,《新史學》,8.2,1997。new window
356. 潘汝暄,〈范文瀾〉,收入: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編,《中共黨史人物傳:精選本‧文化卷》,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0。
357. 潘汝暄,〈范文瀾傳略〉,收入:《晉陽學刊》編輯部編,《中國現代社會科學家傳略》第四輯,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
358. 潘德延,〈曹靖華與魯迅〉,收入:陳漱渝、姜異新主編,《民國那些人:魯迅同時代人》。
359. 蔡尚思,〈論述范文瀾〉,《蔡尚思自選集》,重慶:重慶出版社,1999。
360. 蔡美彪,〈《中國通史簡編》〉,收入:河北教育出版社編,《二十世紀中國史學名著敘錄》,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361. 蔡美彪,〈舊國學傳人 新史學宗師──范文瀾與北大〉,《學林舊事》,北京:中華書局,2012。
362. 蔡美彪,〈《范文瀾全集》編餘瑣記〉,《學林舊事》。
363. 蔡美彪,〈《中國通史》新版前記〉,《學林舊事》。
364. 蔡美彪,〈范文瀾在天津的革命活動與學術生涯〉,《學林舊事》。
365. 蔡美彪,〈學習范老,發揚近代史所的治學傳統〉,《學林舊事》。
366. 蔣大椿,〈20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收入:羅志田主編,《20世紀的中國:學術與社會(史學卷)》上冊,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
367. 蔣大椿,〈閃光的思想 無盡的懷念──回憶黎澍先生〉,收入:黎澍紀念文集編輯組編,《黎澍十年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368. 蔣大椿,〈歷史理論〉,收入:蕭黎主編,《中國歷史學四十年》,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
369. 蔣海升,〈1951:唯物史觀派主流地位的確立〉,《史學月刊》,2004年第12期。
370. 蔣海升,〈從主流到邊緣:20世紀50年代初期的史料考證派〉,《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
371. 蔣竹山,〈超越民族國家的歷史書寫──試論晚近西方史學研究中的「全球轉向」〉,《新史學》,23.3,2012。new window
372. 黎漢基,〈金岳霖的思想改造〉,《新史學》,13.1,2002。new window
373. 黎漢基,〈重點發行與強迫攤派──中共建國初期出版政策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0,2003。new window
374. 盧鍾鋒,〈回顧與總結:新中國歷史學50年〉,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編,《新中國社會科學五十年》。
375. 錢新祖,〈近代人談近代化的時空性〉,收入:鐘月岑等合編,《錢新祖集第二卷:思想與文化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new window
376. 濮靈,〈試論延安時期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史學的時代特徵與學術風格〉,《史學理論研究》,2013年第1期。
377. 濮靈,〈試論延安時期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的主要成就〉,《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3年第5期。
378. 謝迪斌,〈歷史記憶的多重建構──論延安敘事的三種形態〉,《中共黨史研究》,2014年第3期。
379. 謝保成,〈學術史視野下的社會史論戰〉,《龍虎鬥與馬牛風──論中國現代史學與史家》,北京:三聯書店,2012。
380. 瞿林東,〈中國封建社會內部分期的幾種觀點〉,收入:《歷史研究》編輯部編,《建國以來史學理論問題討論舉要》。
381. 瞿林東,〈范文瀾史學風格的幾個特點〉,《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8.3,2010。
382. 瞿林東,〈唯物史觀與中國史學〉,收入:瞿林東主編,《20世紀中國史學發展分析》。
383. 瞿林東,〈關於堅持唯物史觀的幾點思考〉,《20世紀中國史學散論》,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
384. 瞿林東、趙世瑜,〈史學理論〉,收入:蕭黎主編,《中國歷史學四十年》。
385. 聶好春,〈試論毛澤東與歷史學家的交往及相互影響〉,《中州學刊》,2005年第5期。
386. 魏偉森(Thomas Wilson)著,李朝津譯,一個被忽略學者所留下之不可磨滅印記:漢學詮釋學之重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9,1998。new window
387. 魏格林(S. Weigelin-Schwiedrzik)著,孫岳譯,〈世界史與中國史:20世紀中國史學中的普遍與特殊概念〉,收入:劉新成主編,《全球史評論》第三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388. 魏格林(S. Weigelin-Schwiedrzik)著,顧聞譯,〈「史」與「論」──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類型學的研究〉,收入:魏格林(S. Weigelin-Schwiedrzik)、施耐德(Axel Schneider)主編,《中國史學史研討會:從比較觀點出發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
389. 譚伯魯,〈北京大學蔡元培校長和他的三任秘書──徐寶璜、譚熙鴻、李大釗〉,收入:蔡元培研究會編,《蔡元培與現代中國》。
390. 羅志田,〈歷史記憶與五四新文化運動〉,《近代中國史學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391. 羅志田,〈大綱與史:民國學術觀念的典範轉移〉,《近代中國史學十論》。
392. 羅志田,〈中國文藝復興之夢:從清季的「古學復興」到民國的「新潮」〉,《裂變中的傳承──20世紀前期的中國文化與學術》,北京:中華書局,2003。new window
393. 羅志田,〈走向國學與史學的「賽先生」──五四前後中國人心目中的「科學」一例〉,《裂變中的傳承──20世紀前期的中國文化與學術》。
394. 羅志田,〈守先待後:史學在中國的地位及演變〉,《中華文史論叢》,109,2013。
395. 羅志田,〈清季民初經學的邊緣化與史學的走向中心〉,《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new window
396. 羅志田,〈轉變與延續:六十年來的中國史學──偏重中國近代史研究〉,《經典淡出之後:20世紀中國史學的轉變與延續》,北京:三聯書店,2013。
397. 羅志田,〈士變:20世紀上半葉中國讀書人的革命情懷〉,《近代讀書人的思想世界與治學取向》,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new window
四、學位論文
1. 林國華,〈范文瀾與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07。
2. 胡尚元,〈建國後十七年史學領域的大批判〉,中共中央黨校博士論文,2005。
3. 張海燕,〈延安知識份子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以1937-1942年為中心〉,中共中央黨校博士論文,2008。
4. 陳以愛,〈學術與時代:整理國故運動的興起、發展與流衍〉,政治大學歷史系研究部博士論文,2001。new window
5. 劉超,〈民族主義與中國歷史書寫──清末民國時期中學中國歷史教科書研究〉,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5。
6. 葉毅均,〈歐洲「民族性」觀念在近代中國:一個跨文化思想論域的形成〉,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五、工具書
1. 丁文江、趙豐田編,《梁啟超年譜長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 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歷屆中央委員大辭典(1921-2003)》,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4。
3.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史研究室編,《中國社會科學院編年簡史(1977-2007)》,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4. 王學典主編,陳峰、姜萌編撰,《20世紀中國史學編年(1900-1949)》,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5. 王學典主編,郭震旦編撰,《20世紀中國史學編年(1950-2000)》,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6. 王學珍、郭建榮等主編,《北京大學紀事(1898-1997)》,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二版。
7. 司馬朝軍、王文暉,《黃侃年譜》,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8. 朱元曙、朱樂川編,《朱希祖先生年譜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13。
9. 何明主編,《中國科學院第一批學部委員(哲學社會科學部)》,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0。
10. 李何林主編,《魯迅年譜》,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增訂本。
11. 李國俊編,《梁啟超著述繫年》,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6。
12. 杜運輝,《侯外廬先生學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13. 周振甫主編,《文心雕龍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6。
14. 姚奠中、董國炎,《章太炎學術年譜》,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
15. 紀昀總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16. 袁景華,《章士釗先生年譜》,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17. 高平叔編,《蔡元培年譜長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18. 高明士、古偉瀛編,《戰後臺灣的歷史學研究 1945~2000》,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4。
19. 高明士主編,《中國史研究指南》,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
20. 徐瑞岳編著,《劉半農年譜》,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89。
21. 章玉政編著,《劉文典年譜》,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1。
22. 黃喬生主編,《臺靜農年譜簡編》,鄭州:海燕出版社,2015。
23. 張友坤、錢進、李學群編著,《張學良年譜(修訂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24. 曹述敬,《錢玄同年譜》,濟南:齊魯書社,1986。
25. 郭卿友主編,《中華民國時期軍政職官志》,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0。
26. 陳奇,《劉師培年譜長編》,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7。
27. 陳錫祺主編,《孫中山年譜長編》,北京:中華書局,1991。
28. 賈錦福主編,《文心雕龍辭典(增訂本)》,濟南:濟南出版社,2010。
29. 劉維開編,《羅家倫先生年譜》,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6。
30. 劉乃和等,《陳垣年譜配圖長編》,瀋陽:遼海出版社,2000。
31. 樊洪業主編,《中國科學院編年史:1949-1999》,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
32. 蔡仲德編,《馮友蘭先生年譜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14。
33. 蔣大椿、陳啟能主編,《史學理論大辭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34. 顧潮編,《顧頡剛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11增訂本。

英文部分
一、主要史料
1. Bukharin, Nikolaĭ Ivanovich, and Evgeniĭ Alekseevich Preobrazhenskiĭ. The ABC of Communism: a Popular Explanation of the Program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Russia.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66.
二、專書
1. Adshead, S. A. M. China in World History. 3rd e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2000.
2. 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Rev. ed. London & New Work: Verso, 2006.
3. Berger, Stefan. The Search for Normality: National Identity and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in Germany since 1800. New York & Oxford: Berghahn Books, 1997.
4. Berger, Stefan, ed. Writing the Nation: A Global Perspective.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07.
5. Berger, Stefan, and Chris Lorenz, eds. The Contested Nation: Ethnicity, Class, Religion and Gender in National Histories.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08.
6. Berger, Stefan, Linas Eriksonas, and Andrew Mycock, eds. Narrating the Nation: Representations in History, Media and the Arts. New York & Oxford: Berghahn Books, 2008.
7. Berger, Stefan, Mark Donovan, and Kevin Passmore, eds. Writing National Histories: Western Europe since 1800.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8. Breisach, Ernst. Historiography: Ancient, Medieval & Modern. 3r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7.
9. Brown, Shana J. Pastimes: From Art and Antiquarianism to Moder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1.
10. Carvalho, Susana, and François Gemenne, eds. Nations and their Histories: Constructions and Representations.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09.
11. Chang, Hao. Chinese Intellectuals in Crisis: Search for Order and Meaning, 1890-1911.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
12. Cheek, Timothy. The Intellectual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
13. Chen, John Shujie. The Rise and Fall of Fu Ren University, Beijing: Catholic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Falmer, 2004.
14. Chow, Tse-tsung.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15. Chʻü, Tʻung-tsu. 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under the Chʻing. Cambridge: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1988 (1962).
16. Cohen, G. A. Karl Marx's Theory of History: A Defence. Exp. e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17. Cohen, Paul A.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2nd e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0.
18. Cohen, Paul A. Speaking to History: The Story of King Goujia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Berkeley &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9.
19. Conrad, Sebastian. The Quest for the Lost Nation: Writing History in Germany and Japan in the American Century. Trans. by Alan Nothnagle. Berkeley &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0.
20. Dirlik, Arif. Revolution and History: The Origins of Marxist Historiography in China, 1919-1937. Berkeley &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
21. Dirlik, Arif.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ommun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22. Dirlik, Arif. Anarchism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
23. Dirlik, Arif. Marxism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2005.
24. Duara, Prasenjit.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25. Ebrey, Patricia Buckley.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China. 2nd ed. Cambridg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26. Evans, Paul M. John Fairbank and the American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China.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1988.
27. Evans, R. J. W., and Guy P. Marchal, eds. The Uses of the Middle Ages in Modern European States: History, Nationhood and the Search for Origins.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11.
28. Esherick, Joseph W., and Matthew T. Combs, eds. 1943: China at the Cossroads. Ithaca: East Asia Program, Cornell University, 2015.
29. Finnane, Antonia. Changing Clothes in China: Fashion, History, Nation. Sydney: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Press, 2007.
30. Fogel, Joshua A. Ai Ssu-ch’i’s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rxism. Cambridge: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1987.
31. Fogel, Joshua A. Politics and Sinology: The Case of Naito Konan (1866-1934). Cambridge: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1984.
32. Fogel, Joshua A. The Literature of Travel in the Japanese Rediscovery of China, 1862-1945.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33. Folsom, Kenneth E. Friends, Guests, and Colleagues: The Mu-fu System in the Late Ch’ing Perio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34. Frank, Tibor, and Frank Hadler eds. Disputed Territories and Shared Pasts: Overlapping National Histories in Modern Europe.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11.
35. Fung, Edmund S. K. The Intellectual Foundations of Chinese Modernity: Cultur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in the Republican Er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36. Gerhardt, Uta. Talcott Parsons: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37. Gluck, Carol. Japan’s Modern Myths: Ideology in the Late Meiji Perio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5.
38. Goldman, Merle. China’s Intellectuals: Advise and Dissen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39. Greenfeld, Liah. Nationalism: Five Roads to Moderni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40. Grieder, Jerome B. Hu Shih and the Chinese Renaissance: Liberalism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917-1937.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41. Hamilton, Scott. The Crisis of Theory: E. P. Thompson, the New Left and Postwar British Politics. Manchester &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11.
42. Hansen, Valerie. The Open Empire: A History of China to 1600.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2000.
43. Harrison, Henrietta. China. London: Arnold, 2001.
44. Harrison, James P. The Communists and Chinese Peasant Rebellions: A Study in the Rewriting of Chinese History. London: Victor Gollancz, 1970.
45. Hill, Christopher L. National History and the World of Nations: Capital, State, and the Rhetoric of History in Japan, France, and the United States. Durham &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8.
46. Hon, Tze-ki. Revolution as Restoration: Guocui xuebao and China’s Path to Modernity, 1905-1911. Leiden & Boston: Brill, 2013.
47. Hon, Tze-ki. The Allure of the Nation: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Debates in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Leiden & Boston: Brill, 2015.
48. Hoston, Germaine A. The State, Identity, and the National Question in China and Japa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49. Hsia, C. T.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16.
50. Hsu, Cho-yun. China: A New Cultural History. Trans. Timothy D. Baker, Jr. & Michael S. Duk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2.
51. Hunt, Lynn. Politics, Culture, and Class in the French Revolu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52. Iggers, Georg G. Historiograph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From Scientific Objectivity to the Postmodern Challenge. Hanover: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1997.
53. Iggers, Georg G. The German Conception of History: The National Tradition of Historical Thought from Herder to the Present. Rev. ed. Middletown: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1983.
54. Iggers, Georg G., and Q. Edward Wang. A Global History of Modern Historiography. Harlow: Pearson/Longman, 2008.
55. Israel, John. Lianda: A Chinese University in War and Revolu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56. Jenco, Leigh K. Making the Political: Found and Action in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Zhang Shizhao.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57. Joseph, William A. The Critique of Ultra-Leftism in China, 1958-1981.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58. Karl, Rebecca E. Staging the World: Chinese Nationalism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2.
59. Karl, Rebecca E. Mao Zedong and China in the Twentieth-Century World.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0.
60. Kaye, Harvey J. The British Marxist Historians: An Introductory Analysi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4.
61. Kiely. Jan. The Compelling Ideal: Thought Reform and the Prison in China, 1901-1956.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4.
62. Knight, Nick. Marxist Philosophy in China: From Qu Qiubai to Mao Zedong, 1923-1945. Dordrecht: Springer, 2005.
63. Kolakowski, Leszek. Main Currents of Marxism: The Founders, the Golden Age, the Breakdown. Trans. by P. S. Falla.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2005.
64. Kuhn, Philip A. Origins of the Modern Chinese Stat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65. Lam, Tong. A Passion for Facts: Social Survey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State, 1900-1949. Berkeley &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1.
66. Lary, Diana. China’s Civil War: A Social History, 1945-194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
67. Lee, Leo Ou-fan. Voices from the Iron House: A Study of Lu Xun. Bloomington &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7.
68. Leese, Daniel. Mao Cult: Rhetoric and Ritual in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69. Levenson, Joseph R. Liang Ch’i-ch’ao and the Mind of Modern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3.
70. Levenson, Joseph R. 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A Trilog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71. Li, Huaiyin. Reinventing Modern China: Imagination and Authenticity in Chinese Historical Writing.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3.
72. Lin, Diana Xiaoqing. Peking University: Chinese Scholarship and Intellectuals, 1898-1937.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5.
73. Martin, Dorothea A. L. The Making of A Sino-Marxist World View: Perceptions and Interpretations of World Histor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rmonk: M. E. Sharpe, 1990.
74. Mazur, Mary G. Wu Han, Historian: Son of China’s Times. Lanham: Lexington Books, 2009.
75. McLellan, David. Marxism after Marx. 4th ed.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07.
76. Mehl, Margaret. History and the State in Nineteenth-Century Japan. Basingstoke &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1998.
77. Meisner, Maurice. Mao Zedong: A Political and Intellectual Portrait. Cambridge: Polity, 2007.
78. Meisner, Maurice. Mao's China and After: A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New York: Free Press, 1999.
79. Meisner, Maurice. Marxism, Maoism, and Utopianism: Eight Essays.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2.
80. Meng, Yue. Shanghai and the Edges of Empire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6.
81. Middell, Matthias, and Lluis Roura eds. Transnational Challenges to National History Writing.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13.
82. Mote, Frederick W. China and the Vocation of Histo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 Personal Memoir. New Jersey: East Asian Library Journal, Princeton University, 2010.
83. Mote, Frederick W. Imperial China: 900-1800.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84. Ng, On-cho, and Q. Edward Wang. Mirroring the Past: The Writing and Use of History in Imperial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5.
85. Perry, Elizabeth J. Anyuan: Mining China’s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2.
86. Perry, Matt. Marxism and History. Basingstoke: Palgrave, 2002.
87. Porciani, Ilaria, and Lutz Raphael, eds. Atlas of European Historiography: The Making of a Profession 1800-2005.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88. Porciani, Ilaria, and Jo Tollebeek, eds. Setting the Standards: Institutions, Networks and Communities of National Historiography.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12.
89. Pusey, James Reeve. China and Charles Darwin. Cambridge: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1983.
90. Rahav, Shakhar. The Rise of Political Intellectuals in Modern China: May Fourth Societies and the Roots of Mass-Party Polit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91. Rankin, Mary Backus. Early Chinese Revolutionaries: Radical Intellectuals in Shanghai and Chekiang, 1902-1911.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92. Reed, Christopher A. Gutenberg in Shanghai: Chinese Print Capitalism, 1876-1937.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4.
93. Reynolds, Douglas R. China, 1898-1912: The Xinzheng Revolution and Japan. Cambridge: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1993.
94. Rigby, S. H. Marxism and Histor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2nd ed. Manchester &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8.
95. Ringer, Fritz. Max Weber: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4.
96. Ropp. Paul S. China in World Hist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97. Sachsenmaier, Dominic. Global Perspectives on Global History: Theories and Approaches in a Connected Worl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98. Schneider, Laurence A. Ku Chieh-kang and China’s New History: Nationalism and the Quest for Alternative Tradition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1.
99. Schrecker, John E. The Chinese Revolu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2nd ed. Westport: Praeger, 2004.
100. Schwarcz, Vera. 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 Intellectuals and the Legacy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of 1919. Berkeley &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101. Schwartz, Benjamin I. Chinese Communism and the Rise of Mao. New York: Harper & Row, 1967.
102. Shaw, William H. Marx's Theory of Histor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103. Sleeboom, Margaret. Academic Nations in China and Japan: Framed in Concepts of Nature, Culture and the Universal.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Curzon, 2004.
104. Sleeboom-Faulkner, Margaret.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ASS): Shaping the Reforms, Academia and China (1977-2003). Leiden & Boston: Brill, 2005.
105. Smith, Aminda M. Thought Reform and China’s Dangerous Classes: Reeducation, Resistance, and the People.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2013.
106. Smith, Anthony D. National Identity. Reno: 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1991.
107. Smith, Anthony D. Nationalism and Modernism: A Critical Survey of Recent Theories of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London: Routledge, 1998.
108. Smith, Anthony D.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n a Global Era.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5.
109. Tanaka, Stefan. Japan’s Orient: Rendering Pasts into History. Berkeley &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110. Tang, Xiaobing. Global Space and the Nationalist Discourse of Modernity: The Historical Thinking of Liang Qichao.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111. Tsu, Jing. Failure, Nationalism, and Literature: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ese Identity, 1895-1937.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12. van de Ven, Hans J. From Friend to Comrade: The Founding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1920-1927. Berkeley, Los Angeles & Oxfor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
113. Wakeman, Frederic Jr. History and Will: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of Mao Tse-tung's Though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3.
114. Wang, Dong. China's Unequal Treaties: Narrating National History. Lanham: Lexington Books, 2005.
115. Wang, Fan-sen. 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116. Wang, Q. Edward. Inventing China through History: The May Fourth Approach to Historiography.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1.
117. Wei, Betty Peh-T’i. Ruan Yuan, 1764-1849: The Life and Work of a Major Scholar-Official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before the Opium War.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118. Weston, Timothy B. The Power of Position: Beijing University, Intellectuals, and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1898-1929. Berkeley &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119. Wright, David Curtis. The History of China.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2001.
120. Wylie, Raymond F. The Emergence of Maoism: Mao Tse-tung, Ch’en Po-ta, and the Search for Chinese Theory, 1935-1945.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121. Xu, Xiaoqun. Cosmopolitanism, Nationalism, and Individualism in Modern China: The Chenbao Fukan and the New Culture Era, 1918-1928. Lanham: Lexington Books, 2014.
122. Yeh, Wen-hsin. The Alienated Academy: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Republican China, 1919-1937. Cambridge: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1990.
123. Yeh, Wen-hsin. Provincial Passages: Culture, Space,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ommunism. Berkeley &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124. Yeh, Wen-hsin. Shanghai Splendor: Economic Sentiments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a, 1843-1949. Berkeley &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7.
125. Zarrow, Peter. Anarchism and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0.
126. Zarrow, Peter. China in War and Revolution, 1895-1949.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5.
127. Zarrow, Peter. After Empire: The Conceptu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State, 1885-1924.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128. Zarrow, Peter. Educating China: Knowledge, Society, and Textbooks in a Modernizing World, 1902-193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
129. Zhang, X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Modern China: the State and Local Elites in Henan, 1900-1937. Cambridg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三、論文
1. Berger, Stefan. “Comparative History.” In Stefan Berger, Heiko Feldner, and Kevin Passmore, eds., Writing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2nd ed. London: Bloomsbury Academic, 2010.
2. Bol, Peter K. “Geography and Culture: The Middle-Period Discourse on the Zhong guo - the Central Country.” In Yin-kuei Huang, ed., Space and Cultural Fields: Spatial Images, Practices and Social Production. Taipei: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2009.
3. Bol, Peter K. “Epilogue: What Is 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on China’s History?” In Yongtao Du, and Jeff Kyong-McClain, ed., Chinese History in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Lanham: Lexington Books, 2013.
4. Boorman, Howard L. “Mao Tse-tung as Historian.” In Albert Feuerwerker, ed., History in Communist China.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68.
5. Brook, Timothy. “Capitalism and the Writing of Modern History in China.” In Timothy Brook, and Gregory Blue, eds., China and Historical Capitalism: Genealogies of Sinological Knowled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6. Burke, Peter. “Western Historical Thinking in a Global Perspective – 10 Theses.” In Jörn Rüsen ed., Western Historical Thinking: An Intercultural Debate. New York & Oxford: Berghahn Books, 2002.
7. Chan, Ming K. “The Historiography of the Tzu-chih t’ung-chien: A Survey.” Monumenta Serica, 31, 1974-75.
8. Cheek, Timothy. “Historians as Public Intellectuals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Edward Gu, and Merle Goldman, eds., Chinese Intellectuals between State and Market.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Curzon, 2004.
9. Chen, Tina Mai. “Use the Past to Serve the Present; the Foreign to Serve China.” In Ban Wang, ed., Words and Their Stories: Essays on the Language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Leiden & Boston: Brill, 2011.
10. Cohen, Paul A. “Ambiguities of a Watershed Date: The 1949 Divide in Chinese History.” In his China Unbound: Evolving Perspectives on the Chinese Past.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Curzon, 2003.
11. Cohen, Paul A. “Remembering and Forgetting National Humiliatio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In his China Unbound: Evolving Perspectives on the Chinese Past.
12. Culp, Robert. “‘China-The Land and its People’: Fashioning Identity in Secondary School History Textbooks, 1911-37.” Twentieth-Century China, 26.2, 2001.
13. De Baets, Antoon. “Censorship and History, 1914-45: Historiography in the Service of Dictatorship.” In Stuart Macintyre, Juan Maiguashca, Attila Pók, eds., The Oxford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 Vol. 4: 1800-1945.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14. De Baets, Antoon. “Censorship and History since 1945.” In Axel Schneider, and Daniel Woolf, eds., The Oxford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 Vol. 5: Historical Writing since 1945.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15. Dirlik, Arif. “The Problem of Class Viewpoint versus Historicism i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Modern China, 3.4, 1977.
16. Dirlik, Arif. “The Triumph of the Modern: Marxism and Chinese Social History.” In his Culture & History in Post-revolutionary China: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 Modernity.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11.
17. Dirlik, Arif. “Socialism in China: A Historical Overview.” In Kam Louie,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Modern Chinese Cul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18. Duara, Prasenjit.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Kam Louie,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Modern Chinese Culture.
19. Duara, Prasenjit. “Deconstructing the Chinese Nation: How Recent Is It?” In his The Global and Regional in China’s Nation-Formation.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20. Edmunds, Clifford. “The Politics of Historiography: Jian Bozan’s Historicism.” In Merle Goldman, Timothy Cheek, and Carol Lee Hamrin, eds., China’s Intellectuals and the State: In Search of a New Relationship. Cambridge: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1987.
21. Eley, Geoff. “Marxist Historiography.” In Stefan Berger, Heiko Feldner, and Kevin Passmore, eds., Writing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22. Esherick, Joseph W. “Ten Theses o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In Jeffrey N. Wasserstrom, ed., Twentieth-century China: New Approache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23. Feuerwerker, Albert. “China’s History in Marxian Dress.” In Albert Feuerwerker, ed., History in Communist China.
24. Fitzgerald, John. “The Nationless State: The Search for a Nation in Modern Chinese Nationalism.”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33, 1995.
25. Flaig, Herbert. “The Historian as Pedagogue of the Nation.” In Robert M. Burns, ed., Historiography: Critical Concepts in Historical Studies. Vol. V.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26. Goldman, Merle. “The Role of History in Party Struggle, 1962-4.” The China Quarterly, 51, 1972.
27. Gray, J. “Historical Writing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Notes on Its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In W. G. Beasley, and E. G. Pulleyblank, eds., Historians of China and Japa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1.
28. Hartman, Charles. “Chinese Historiography in the Age of Maturity, 960-1368.” In Sarah Foot, and Chase F. Robinson, eds., The Oxford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 Vol. 2: 400-1400.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29. Ho, Ping-ti. “Two Major Poems By Mao Tse-Tung.” Queen’s Quarterly, 65.2, 1958.
30. Hobsbawm, Eric. “Introduction: Inventing Traditions.” In Eric Hobsbawm, and Terence Ranger, eds.,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31. Iggers, Georg G. “Changing Conceptions of National History since the French Revolution. A Critical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Erik Lönnroth, Karl Molin, & Ragnar Björk, eds., Conceptions of National History: Proceedings of Nobel Symposium 78.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1994.
32. Kern, Martin. “The Emigration of German Sinologists 1933-1945: Notes on the History and Historiography of Chinese Studi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18.4, 1998.
33. Kirby, William C.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 Foreign Rela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Republican Era.” In Frederic Wakeman, Jr., and Richard Louis Edmonds, eds., Reappraising Republican Chin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34. Kirby, William C. “China’s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the Early People’s Republic: Dreams of a Socialist World Economy.” China Quarterly, 188, 2006.
35. Kirby, William C. “The Nationalist Regime and the Chinese Party-state, 1928-1958.” In Merle Goldman, and Andrew Gordon, eds.,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Contemporary East Asia. Cambridge &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36. Kirby, William C. “When Did China Become China? Thoughts on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Joshua A. Fogel, ed., The Teleology of the Modern Nation-State: Japan and China.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05.
37. Kirby, William C. “Introduction: Myths and Lesson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 In William C. Kirby e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t 60: An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38. Knight, Nick. “On Questions of Method II: The Marxism of Mao Zedong.” In his Rethinking Mao: Explorations in Mao Zedong’s Thought. Lanham: Lexington Books, 2007.
39. Knight, Nick. “Politics and Vision: Historical Time and the Future in Mao Zedong’s Thought, 1937-1945.” In his Rethinking Mao: Explorations in Mao Zedong’s Thought.
40. Knight, Nick. “Mao Zedong and the ‘Sinification of Marxism.’” In his Rethinking Mao: Explorations in Mao Zedong’s Thought.
41. Kozlov, Denis. “Athens and Apocalypse: Writing History in Soviet Russia.” In Axel Schneider, and Daniel Woolf, eds., The Oxford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 Vol. 5: Historical Writing since 1945.
42. Kramer, Lloyd. “Historical Narratives and the Meaning of Nationalism.” In Robert M. Burns, ed., Historiography: Critical Concepts in Historical Studies. Vol. V.
43. Kuo, Ya-pei. “Temporality of Knowledge and History Writing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 Liu Yizheng and A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 In Viren Murthy, and Axel Schneider, eds., The Challenge of Linear Time: Nationhood and the Politics of History in East Asia. Leiden: Brill, 2014.
44. Lee, Leo Ou-fan. “Literary Trends: the Road to Revolution 1927-1949.” In John K. Fairbank, and Albert Feuerwerker,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13: Republican China 1912-1949, Part 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45. Lewis, Mark Edward. “Historiography and Empire.” In Andrew Feldherr, and Grant Hardy, eds., The Oxford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 Vol. 1: Beginnings to AD 600.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46. Liu, Kwang-ching. “World View and Peasant Rebellion: Reflections on Post-Mao Historiography.” In Yung-fa Chen, and Kuang-che Pan, eds., China’s Early Modernization and Reform Movement: Studies in Late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and American-Chinese Relations. Vol. 2. Taipei: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2009.
47. Mazur, Mary G. “Discontinuous Continuity: The Beginnings of a New Synthesis of ‘General History’ in 20th-Century China.” In Tze-ki Hon, and Robert J. Culp, eds., The Politics of Historical Production in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Leiden: Brill, 2007.
48. Moloughney, Brian. “Zhang Yinlin’s Early China.” In Tze-ki Hon, and Robert J. Culp, eds., The Politics of Historical Production in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49. Murthy, Viren.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Zhang Taiyan: The Resistance of Consciousness. Leiden & Boston: Brill, 2011.
50. Nienhauser, William H. Jr. “Sima Qian and the Shiji.” In Andrew Feldherr, and Grant Hardy, eds., The Oxford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 Vol. 1: Beginnings to AD 600.
51. Puett, Michael. “Classical Chinese Historical Thought.” In Prasenjit Duara, Viren Murthy, and Andrew Sartori, eds., A Companion to Global Historical Thought. Chichester: John Wiley & Sons, Ltd, 2014.
52. Qiu, Jin. “History and State: Searching the Past in the Light of the Pres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istoriography East and West, 2.1, 2004.
53. Reed, Christopher A. “Advancing the (Gutenberg) Revolution: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rint Communism, 1921-1947.” In Cynthia Brokaw, and Christopher A. Reed, eds., From Woodblocks to the Internet: Chinese Publishing and Print Culture in Transition, circa 1800 to 2008. Leiden & Boston: Brill, 2010.
54. Rozman, Gilbert. “Background.” In Gilbert Rozman, ed. Soviet Studies of Premodern China: Assessments of Recent Scholarship. Ann Arbor: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84.
55. Saich, Tony. “Where Does Correct Party History Come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a Maoist Party History.” In Chun-chieh Huang, and Erik Zürcher, eds., Norms and the State in China. Leiden, New York, Köln: Brill, 1993.
56. Schmalzer, Sigrid. “‘The Very First Lesson’: Teaching about Human Evolution in Early 1950s China.” In Jeremy Brown, and Paul G. Pickowicz, eds., Dilemmas of Victory: The Early Yea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ambridge &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57. Schneider, Axel. “Temporal Hierarchies and Moral Leadership: China’s Engagement with Modern Views of History.” In Chris Lorenz, and Berber Bevernage, eds., Breaking up Time: Negotiating the Borders between Present, Past and Future.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2013.
58. Schneider, Axel, and Stefan Tanaka.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story in China and Japan.” In Stuart Macintyre, Juan Maiguashca, Attila Pók, eds., The Oxford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 Vol. 4: 1800-1945.
59. Stiffler, Douglas A. “Creating ‘New China’s First New-Style Regular University,’ 1949-50.” In Jeremy Brown, and Paul G. Pickowicz, eds., Dilemmas of Victory: The Early Yea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60. Strange, Mark. “A Reading of Hou Jing’s Rebellion in Zizhi Tongjian (Comprehensive Mirror to Aid Govern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Sima Guang’s Imperial Vision.” In Daria Berg, ed., Reading China: Fiction, History and the Dynamics of Discourse: Essays in Honour of Professor Glen Dudbridge. Leiden & Boston: Brill, 2007.
61. Teng, S. Y. “Chinese Historiography in the Last Fifty Years.” Far Eastern Quarterly, 8.2, 1949.
62. Tillman, Hoyt. “Textual Liberties and Restraints in Rewriting China’s Histories: The Case of Ssu-ma Kuang’s Re-construction of Chu-ko Liang’s Story.” In Thomas H. C. Lee, ed., The New and the Multiple: Sung Senses of the Past.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4.
63. Tsuchida Akio, “Declaring War as an Issue in Chinese Wartime Diplomacy.” In Hans van de Ven, Diana Lary, and Stephen R. MacKinnon, eds., Negotiating China’s Destiny in World War II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64. U, Eddy. “Reification of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 On the Origins of the CCP Concept of ‘Zhishifenzi.’” Modern China, 35.6, 2009.
65. Van de Ven, Hans J. “War, Cosmopolitanism, and Authority: Mao from 1937 to 1956.” In Timothy Cheek, ed.,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Mao.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66. Van Slyke, Lyman. “The Chinese Communist Movement during the Sino-Japanese War 1937-1945.” In John K. Fairbank, and Albert Feuerwerker,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13: Republican China 1912-1949, Part 2.
67. Vyatkin, R. V., and S. L. Tikhvinsky. “Some Questions of Historical Science in the Chinese People’s Republic.” In Albert Feuerwerker, ed., History in Communist China.
68. Wang, Q. Edward. “Between Marxism and Nationalism: Chinese Historiography and the Soviet Influence, 1949-1963.”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9.23, 2000.
69. Wang, Q. Edward. “Narrating the Nation: Meiji Historiography, New History Textbooks, and the Disciplinarization of History in China.” In Brian Moloughney, and Peter Zarrow, eds., Transforming History: The Making of a Modern Academic Discipline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11.
70. Wang, Q. Edward. “China’s Search for National History.” In Q. Edward Wang, and Georg G. Iggers, eds., Turning Points in Historiography: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Rochester: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2002.
71. Weigelin-Schwiedrzik, Susanne. “Party Historiography.” In Jonathan Unger, ed., Using the Past to Serve the Present: Historiography and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 Armonk & London: M. E. Sharpe, 1993.
72. Weigelin-Schwiedrzik, Susanne. “History and Truth in Chinese Marxist Historiography.” In Helwig Schmidt-Glintzer, Achim Mittag, and Jörn Rüsen, eds., Historical Truth, Historical Criticism, and Ideology: Chinese Historiography and Historical Culture from a New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Leiden & Boston: Brill, 2005.
73. Weigelin-Schwiedrzik, Susanne. “In Search of a Master Narrative for 20th-Century Chinese History.” The History of the PRC (1949-1976), China Quarterly, Special Issues, New Series, 7, 2007.
74. Weigelin-Schwiedrzik, Susanne. “Chinese Historical Writing since 1949.” In Axel Schneider, and Daniel Woolf, eds., The Oxford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 Vol. 5: Historical Writing since 1945.
75. Weigelin-Schwiedrzik, Susanne. “On the Compatibility of Chinese and European History: A Marxist Approach.” In Prasenjit Duara, Viren Murthy, and Andrew Sartori, eds., A Companion to Global Historical Thought.
76. Yü, Ying-shih. “Changing Conceptions of National History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In Erik Lönnroth, Karl Molin, and Ragnar Björk, eds., Conceptions of National History: Proceedings of Nobel Symposium 78.
77. Yü, Ying-shih. “Reflections on Chinese Historical Thinking.” In Jörn Rüsen, ed., Western Historical Thinking: An Intercultural Debate. New York & Oxford: Berghahn Books, 2002.
78. Zarrow, Peter. “Old Myth into New History: The Building Blocks of Liang Qichao’s ‘New History.’” Historiography East and West, 1.2, 2003.
79. Zarrow, Peter. “Social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s: The Making of the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State.” In Kam Louie,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Modern Chinese Culture.
80. Zarrow, Peter. “National History Textbooks in Late Qing China: Stories, Memories and Identities.” In the Macau Ricci Institute, ed., History and Memory: Present Reflections on the Past to Build Our Future. Macau: Instituto Ricci de Macau, 2008.
81. Zarrow, Peter. “Review of Cho-yun Hsu’s 《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The Longevity of Rivers: The Trans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Chinese Studies(《漢學研究》), 25.2, 2007.
82. Zhao, Gang. “Reinventing China: Imperial Qing Ideology and the Rise of Modern 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Modern China, 32.1, 2006.
83. Zurndorfer, Harriet T. “China and ‘Modernity’: The Uses of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in the Past and Present.”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40.4, 1997.
四、學位論文
1. Yang, Fang-yen. “Nation, People, Anarchy: Liu Shih-p’ei and the Crisis of Order in Modern China.”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1999.
五、工具書
1. Boorman, Howard L. ed.,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Republican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7.
2. Gorman, Robert A. ed.,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Marxism.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1986.
3. Gorman, Robert A. ed.,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Neo-Marxism.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1985.
4. Swedberg, Richard. The Max Weber Dictionary: Key Words and Central Concept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日文部分
論文
1. 近藤龍哉,〈「北方左連」について:成立期を中心に〉,《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97,198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