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新軍與辛亥革命
書刊名:國防雜誌
作者:鍾傳濤
出版日期:1996
卷期:12:4
頁次:頁3-10
主題關鍵詞:新軍辛亥革命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
  • 點閱點閱:1
     一、辛亥革命的成功是革命黨人、會黨與兩湖軍學界等長期努力的結 果,辛亥武昌起義,能一舉成功,絕非偶然,此乃因運動發於學界面完成於新軍。 二、清兵入關時的武力靠的是八旗,但日久氣衰,新練綠營代之,日久又漸入頹 靡,及至太平軍之亂,曾國藩有練湘軍以矯綠營之弊。中日甲午戰爭,陸軍初敗 於朝鮮,復敗於山東,海軍一戰大東溝,全軍皆亡,清廷得知不練新軍無法救亡 圖存。三、新軍之創練最早始於天津小站,為北洋陸軍所自來,繼而擴練之各地 新軍不盡相同,其沿革由早期陸軍:(一)新建陸軍(二)自強軍(三) 武衛軍等三種新 式陸軍,衍生為北洋新軍,清末全國計畫編練三十六鎮,唯至宣統三年時止,僅 成立十三鎮。四、由於革命與改良派人士相繼流亡日本,為連絡同志,發展組織, 積極爭取留日學生,因此該批留日學生返國至各省新軍任職,便早已埋下革命種 子,遂使革命組織在新軍中建立,革命力量也在新軍中成長。五、新軍經安徽安 慶、廣州兩次義舉,惟受清廷之早期監視,同志連絡不及,各自為戰之結果,終 告失敗,但也為日後武昌起義之成功奠下基礎。武昌之起義,新軍有鑒於歷次的 失敗,乃在周詳、主動、自發自律之下攻克武昌,繼而掀起全國各地之革命,創 建民國。六、由於新軍訓練紮實、知識新穎、思想進步、瞭解世局、士氣高昂、 財政充裕,因此得以打敗舊軍,完成革命。清廷原創新軍旨在強兵強國,但由於 「寧亡外人,勿淪家奴」此不正確之思想,豈有不亡之理。
期刊論文
1.劉鳳翰(19800700)。晚清新軍編練及指揮機構的組織與變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9,201-2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宗孔(1960)。中國近代史。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德昭。知識份子與辛亥革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姚雨平。辛亥革命回憶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春生。庚戌廣州新軍舉義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廉方。辛亥武昌首義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劉鳳翰。新軍與辛亥革命。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馮兆基(19800000)。辛亥革命中的軍事策反活動。中國現代史論集:辛亥革命。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