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古文字札記三則
書刊名:中華學苑
作者:林宏明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Hung-ming
出版日期:1997
卷期:49
頁次:頁1-25
主題關鍵詞:古文字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
  • 點閱點閱:19
     (一)虢季子白盤銘「五十」合文 虢季子白盤銘「折首百百執訊「五十」一句中的「五十」合文作「 」,有人因此以為「  」乃後人誤補之字。本則從逐啟諆鼎的偽刻銘文中,證明虢季子白盤銘的「五十」合文本作 「 」,確為五十之數。 (二)中山國  壺銘「以憂下民之罹不辜」 中山國  壺銘「以憂下民之罹不辜」一句中的「下民」一詞,或以為是「厥民」;或以為 是「氏(是)民」。本則利用古璽文中「下」字的一種寫法和古書中的辭例,提出銘文可能 是「下民」的看法。 (三)《尚書.泰誓中》「寧執非敵」 《尚書.泰誓中》有「罔或無畏寧執非敵百姓懍懍若崩厥角」一句。本則利用古文字學的知 識,提出「執」字可能是「埶」字形近訛誤的結果;「埶」字和從「爾」得聲之字的相借現 象在甲骨文、金文和《尚書.堯典》都出現過,所以「執」(埶)字此句讀作「爾」。此句 《孟子.盡心下》引作「王曰:無畏,寧爾也,非敵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正作「寧爾 」可以為證。 1. Use the counterfeit Ming language of Chu Chi Szu Ting [ 逐啟諆鼎 ] to indicate that [ ] is [ ] from the begining in 虢季 子白盤。 2. Use ancient stamps' type to indicate the letter [ ] is the letter [ 下 ] in the Chung Shan Kuoin [ □□壺 ]. 3. Use the following phenomenon like the difference of Mencius's Chin Hsin chapter [ 孟子.盡心 ], the wrong of [ 音近假借 ] and [ 形近互訛 ] to indicate the letter [ 執 ] is [ 爾 ] in (罔或無畏寧執非敵 ) in Tai Shih in Shang Ahu (尚 書泰誓 )
期刊論文
1.張漢之(1984)。古文字瑣記。考古與文物,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學勤(1979)。平山墓與中山國的文化。文物,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屈萬里(1983)。尚書異文彙錄。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學勤(1994)。簡帛佚籍與學術史。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翔、陳抗、陳初生、董琨(1989)。商周古文字讀本。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嚴一萍(1983)。金文總集。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闓生(1986)。尚書大義。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高明(1986)。古文字類編。台北: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裘錫圭(1992)。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裘錫圭(1992)。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閻若璩(1987)。尚書古文疏證。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容庚、張振林、馬國權(1996)。金文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楊任之(1993)。尚書今注今譯。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江灝、錢宗武(1944)。尚書。尚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洪家義(1988)。金文選注繹,江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程元敏。尚書無逸篇義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振武。《古璽彙編》釋文訂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朝五經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