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試論白居易詠物詩的藝術表現
書刊名:花蓮師院學報
作者:林明珠
作者(外文):Lin, Ming-chu
出版日期:1997
卷期:7
頁次:頁479-517
主題關鍵詞:中唐白居易詠物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9
     從白居易的詠物詩,最能看出其一生寫詩的一貫線索,其選擇的題材與意象,不論 是早期標為「諷諭」的四卷詩作(包括新樂府的寫作),以及江州之後到晚年的詠物詩作, 都有相當高的一致性。題材是一貫的,但是對主題、意象等處理的方式,卻有很大的不同, 這個轉變,與其由諷諭詩的寫作方式轉變為閑適詩的寫作方式密切相關,是最明顯可以觀察 的點。本文先檢尋白居易詩全集關於詠物的詩作,概略統計出其題材與意象選擇的範圍,的 確是貫串不同時期寫作特色的最明顯線索。其次,本文探討白居易詠物詩雖然在題材上有相 當高的一致性,但這些題材與意象選擇,在同樣的情況下,會因作者所要傳達的主要意旨不 同,而有不同的內容:包括觀照的焦點、對物的特色、性質、功用描寫,以及詩人賦予的意 涵,在不同時期有很大差異,可以作明顯的觀察。本文中分幾個重點探析白居易詠物詩的表 現:一是以詠「柳」有關的詩為例,探討其表現主題的差異;二是以詠「松」「竹」有關的 詩為例,探討其表現方式的差異;三是以詠「花」有關的詩為例,探討其擬人互動的表現方 式;四是以詠「鶴」有關的詩為例,探討其代言問答與寓言的表現方式;五是以詠「石」有 關的詩為例,探討其詠物詩中的敘事手法。綜合這五部份的探討,以呈顯白居易詠物詩的藝 術成就。
學位論文
1.陳聖萌(1982)。唐人詠花詩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葛立方(1896)。韻語陽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清高宗(1971)。唐宋詩醇。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柯慶明(1984)。境界的探求。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金城(1988)。白居易詩集導讀。白居易詩集導讀。四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志明(1991)。唐詩賞辭典。唐詩賞辭典。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趙釴(1988)。鷃林子,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