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防火管理之研究
書刊名:警專學報
作者:陳宏毅
作者(外文):Chen, Huang-yi
出版日期:1997
卷期:2:3
頁次:頁197-208
主題關鍵詞:防火管理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
  • 點閱點閱:15
     管理監督過失如同汽車駕駛人之違反注意義務一樣,如果駕駛人於事故發生前即採取迴避結果發生的適當措施,應可避免結果發生者,則可認為行為人以盡了注意義務。而管理監督過失,是指監督者應對被監督者之行為為不使其結果發生的適當措施,來認定行為人有無盡到注意義務。管理監督的注意義務,未必限於覆行法令上的義務,舉凡管理監督者預想如發生火災的時候,如何做最有效的損害防阻,來控制危害,對任何危險的來源和防阻有無盡力做到各種可能的防阻措施,以防止危險源的擴大,以上均為管理監督注意義務的範圍,學理上亦有稱之為「 客觀的歸責事由」。 其類型有兩種,「事前的管理監督義務」與「事後的管理監督義務」之分。因此,祗要在客觀上業已具備公共危險之狀態為己足,不以已經發生危害為必要,就應該課以相當的注意義務。尤其在大規模火災事故的管理監督,應該重在火災發生前所生的「事前的管理監督義務」。 目的是希望能於損害發生前,即行採取各項災害預防措施,以事先消除或減少可能引起損害之各種潛在危險性,降低損害發生之機率者。本文探討首先將管理權人與防火管理人權責釐清,以區分火災管理監督過失的犯罪類型。再就過失犯理論分析,重點係置於客觀注意義務的違反,進而,火災管理監督過失責任的重點,也應該置於客觀注意義務違反的不作為所科以的刑事制裁,此種法義務違反的不作為是構成火災管理監督過失責任的大部分,而管理監督者對於火災的防止實居於保証人的地位,其負有保障法義務的絕對遵守竟不作為所惹起的結果當然要負責。火災管理監督過失的犯罪,隨著社會的發展及法令義務的要求,攸關大多數人生命財產的安全的公共利益的保護之下,應該已經不只限於學理的探討,實務上,尤其企業組織體實在是不能不去重視的課題。
期刊論文
1.蔡墩銘(19950800)。醫療與信賴原則。刑事法雜誌,39(4),65-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榮堅(19950500)。衛爾康事件的基本刑法問題。月旦法學,1,49-5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世洲(1994)。談紡織業、石化業、紙業、大型倉儲業及娛樂場所之損害防阻。保險大道,創刊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日本東京消防行政研究會(1989)。消防判例要點適正予防行政。全國加除法令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內政部消防署(1996)。消防法暨相關子法解說。內政部消防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中山研一、米田泰邦(1993)。火災刑事責任--管理者過失罰中心。成文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宋明哲(1996)。風險管理。五南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前田雅英(1995)。刑法總論講義。東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廖正豪(1993)。過失犯論。臺北市: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錫堯(1991)。行政法要義。法務通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紀東(1990)。行政法。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