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警察行為的角色觀
書刊名:中央警察大學學報
作者:吳學燕
作者(外文):Wu, Shyue-yahn
出版日期:1997
卷期:31
頁次:頁139-153
主題關鍵詞:角色警察行為警察角色社會工作警察社會工作社會保護網絡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2
     警察社會學的主要著力點之一為角色。角色是一個人居於某種特定職位時,被期 望的作為。警察此一職位具特殊性質,諸如危險性、裁量性、變化性、廣泛性等屬之,因此, 警察角色或其作為具多面向,中外學者著墨也多。 警察最主要的工作為維持社會(公共)秩序,從而建立一理想社會。其中以防制犯罪為工 作之重心,然而警察究竟係以預防犯罪抑或是以制止(包括發現與偵察)犯罪為首要?又防制 犯罪究係以警察獨立承擔抑或是援引社會各界共同參與?係近年來頗受爭論的議題,由此可 觀察出警察角色的演變趨勢。 近年來,在台灣地區所展現的三項情境,使得警察工作必須凸顯與社會保護網絡,以及 社會工作相結合的社會服務性角色扮演,此係警察嶄或遲來的角色。 警察的角色最後係落實在現勤警察人員的認知,從而確定出警察的終極角色。
圖書
1.More, Harry W.(1972)。Critical Issues in Law Enforement。Cincinnati:W. H. Anderson Co.。  new window
2.Wilson, James Q.(1978)。Varieties of Police Behavior。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Stephens, Mike、Becker, Saul(1994)。Police Force, Police Service, Care and Control in Britain。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  new window
4.Mullik, B. N.、趙森嚴、林吉鶴(1978)。警政哲學。中央警官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壁(1996)。警察人的挑戰。台北:警光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索甲仁波切、鄭振煌(1996)。西藏生死書。台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黃富源(19961205)。警察社會工作(中央警察大學警察學術基金會學術座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