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地區賭博犯罪之探討
書刊名:警學叢刊
作者:孫義雄
作者(外文):Sun, Yih-shyong
出版日期:1998
卷期:28:4=116
頁次:頁219-241
主題關鍵詞:賭博職業賭場六合彩賭博性電動玩具職棒賭博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
  • 點閱點閱:25
     「賭博」是一項徊徘在法律及道德規範邊緣的一種娛樂、遊戲,對參與者而言,它 是一種處分自己財產的行為,而犯罪學則視賭博為一種無被害者的犯罪。在我國,任何賭博 都是被禁止的,但世界上許多國家已經將賭博合法化了,視為增加財源收入的一種方式,並 認為賭博合法後可控制與賭博相關的犯罪,國內亦許多鼓吹賭博合法化的聲音。 本文的目的旨在作一現象面的呈現,將賭博的本質及其成因和所造成的影響加以探討, 先廓清「賭博」的面貌,並暸解古今社會對「賭博」的看法及反應,最後再將職業賭場、六 合彩、賭博性電動玩具及職棒賭博等四種目前台灣地區最風行的賭博犯罪加以介紹,俾能對 台灣地區賭博犯罪的現況,有一概括的認識。
期刊論文
1.吳學燕(19880300)。當前臺灣地區賭博問題之探討。警學叢刊,18(3)=71,82-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平吾(19910600)。賭博犯罪與賭博性電玩現況之探討--以桃園市中正路為例。警政學報,19,329-3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愛華(1990)。棒壇賭經台灣篇。運動書刊,1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風子(19760700)。談「賭」。夏潮,1(4),27-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蕭惟勳(19880800)。賭博行為形成之原因分析及輔導。諮商與輔導,32,14-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陳英舜(1996)。傳統賭博犯罪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曜斌(1996)。賭博性電動玩具之探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銓宏(1996)。六合彩之賭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文雄(1996)。賭博性電動玩具得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簡金水(1996)。傳統式賭博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1990)。大美百科全書。台北市:光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台北市:丹青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丁興祥、李美枝、陳皎眉(1988)。社會心理學。台北縣:敦繹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玉心、張質平(1982)。賭博犯罪之研究。台北市:法務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燕發(1990)。台北市國中男生電動玩具賭博行為之調查研究。台北市: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春金(1996)。犯罪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黃中榮(19950406)。因為賭癮--體內代謝物偏高,易沈迷賭局,更有極高的自殺傾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三旗(1995)。聯合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瑞玲(19950714)。嗜賭如命是一種精神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鵬山、王永武、謝金龍、劉鴻俊(1996)。賭博性電動玩具之實況研究。台灣地區賭博現況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安民、楊芳星、李慧敏、陳慶芳、徐鋊新(1996)。職業棒球運動中賭博行為之實況研究。台灣地區賭博現況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曾仁傳、楊美芳、林麗卿、劉邦憲(1996)。六合彩賭博犯罪之研究。台灣地區賭博現況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洪玉發、劉誌雄、杜義晃、吳中正(1996)。傳統性賭博犯罪之研究。台灣地區賭博現況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榮昌、馬嘉鍵、尤宏恭、李本督(1996)。麻將賭博犯罪之研究。台灣地區賭博現況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