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職業賭博犯罪形成過程及賭博罪刑事政策之研究
作者:孫義雄
校院名稱:中央警察大學
系所名稱:犯罪防治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東茂
黃富源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賭博犯罪職業賭客刑事政策法益紮根理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8
摘要
賭博罪人口數,自民國七十五年起,均居各類型犯罪之首,犯罪率亦僅次於竊盜及煙毒;而且自民國八十年以來賭博犯罪的起訴率都在百分之八十六以上。此外,「引進觀光賭場」以及賭博犯罪除罪化、合法化等議題,近年來不斷的被提起。因此,對賭博行為在刑事政策等相關層面上的探討,有其必要性。
本研究在職業賭博犯罪形成過程部分,以文件分析法、半結構性訪談法及深度訪談法蒐集資料,並以紮根理論研究法為資料分析策略。前導性訪談部份,訪談偵辦賭博案件有豐富經驗的警察人員,及曾開設武賭職業賭場的民眾。職業賭客部份,則針對「賭豬型」及「玩賭型」職業賭客進行深度訪談。在賭博罪的刑事政策層面上,本研究採取狹義刑事政策的觀點,進行哲理、學理、論理、法益、效益及民眾的感受等面向的探討;並對大陸港澳地區、日本、德國、英國、美國及澳大利亞等國家的賭博刑事政策進行比較分析。
研究發現職業賭客可分為「賭豬型」及「玩賭型」兩種。「賭豬型」賭博時較強調情緒上的滿足,「玩賭型」職業賭客賭博的目的比較工具性,以賭博獲利為最高原則。職業賭客是具有「低互賴人口特性」及「低自控心理特質」的民眾,在成長過程中,接觸到特定的環境,加上被賭博的特色所吸引,逐漸走入參與賭博犯罪的生涯。成長過程中的重大生活事件,也是促發職業賭客進入賭博犯罪生涯的重要成因。賭博犯罪的形成過程及影響階段,大致可區分為「潛因期」、「深化期」及「固著期」等三個階段。形成過程又可以劃分為「原生家庭生活」、「學校生涯」、「初入社會」及「行為深化」等四個時期。職業賭客接觸及學習賭博的機會,大都產生在15~25歲的低互賴年齡時期。而且賭客對自己參與賭博犯罪活動沒有犯罪意識。他們是沒有進取心,對社會不會有太大貢獻的人;但對社會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危害。他們參與賭博犯罪所造成的影響,多是屬於個體的層次,很少會影響到社會層面。由法理的探討中,發現賭博並無嚴重侵害到任何法益。而由刑法謙抑思想及可罰的違法性等相關刑事政策的觀點來看,國家對賭博應該節制其刑罰權的使用。從各國刑事政策的比較中,發現西方國家對賭博採取較寬容的態度,已開發國家也較傾向於將賭博行為合法化;世界的潮流有將賭博合法化的「骨牌效應」。
建議賭博行為的防處可以分為三個層次進行。第一層次是針對潛因期及一般社會大眾的初級預防工作。第二層次則是針對深化期,避免民眾接觸及深化賭博行為。第三層次是針對固著期,著重在賭博行為的社會反應層次。建議單純賭博行為除罪化;開設職業賭場者,由刑法予以嚴格處罰;而病態性賭客,給予適當的輔導及治療。建議政府可以逐步的合法化單純的賭博行為,但也應設立立場超然的機構或委員會,對賭博遊戲進行嚴謹的規劃,嚴格的管理。
關鍵字:賭博犯罪、職業賭客、刑事政策、法益、紮根理論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丁興祥、李美枝、陳皎眉〈1988〉。社會心理學。台北縣:敦繹文化公司。
川宏一〈1994〉。賭博Ⅰ~Ⅳ。東京:法政大學出版局。
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2000)。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丹青圖書公司譯〈1987〉。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第4冊)。台北市:丹青圖書公司。
孔繁鐘、孔繁錦譯〈2000〉。DSM-IV精神疾病的診斷與統計。臺北市:合記出版社。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六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王敏順〈1995〉。紮根理論研究法之評述,規劃學報第22期,頁27-44。new window
王淑女〈1993〉。台北縣移入青少年的休閒活動與偏差犯罪行為,蒐入〈蕭新煌〉主編,台北縣移入人口之研究。台北:台北縣政府文化中心。new window
王淑女〈1996〉。電動玩具與青少年偏差行為,犯罪學期刊,第2期,頁99~124。new window
王雲五,何孝元〈1996〉。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法律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王瑞玲〈1995〉。嗜賭如命是一種精神病。大成報,八十四年七月十四日,17版。
正業書局編輯部〈1997〉。辭海。臺南:正業書局。
甘添貴〈1992〉。刑法各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甘添貴〈1996〉。刑法之重要理念。臺北:瑞興圖書公司。new window
甘添貴〈1998〉。犯罪除罪化與刑事政策,罪與刑~林山田教授祝賀論文集,頁618~635。
光復書局譯〈1990〉。大美百科全書,頁33∼35。台北:光復書局。
刑事警察局〈2003〉。台閩刑案統計。台北:刑事警察局。
向陽公益基金會(2001),「e世代青少年網咖經驗調查報告」,http://www.tosun.org.tw/。
江育民〈1995〉。從法社會學觀點論現行刑法上之賭博罪,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安文〈1997〉。澳洲賭博業輸了純樸,亞洲週刊,第11卷第29期,頁63~64。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原書〔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Patton, Quinn Michael)。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原書〔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Strauss, Anselm& Corbin, Juliet)。台北:濤石文化出版。
吳學燕〈1988〉。當前台灣地區賭博問題之探討,警學叢刊,第18卷,第3期,頁82~96。new window
吳靜吉等〈1986〉。心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呂紹文、李明賓〈1994〉。病態性賭博之心身醫學觀,北市醫誌,第38卷第12期,頁36~42。
李美枝〈1978〉。社會心理學。臺北:大洋出版社。
宋浩波(2002)。犯罪經濟學。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周文報〈1987〉。國中少年內外在抑制與犯罪傾向之關聯性研究,東吳大學碩士論文。
周愫嫻譯〈2000〉。犯罪學理論,原書〔Criminological Theory〕〈Frank P. Williams Ⅲ,Marily D.Mcshane〉。台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林山田、林東茂、林燦璋〈2002〉。犯罪學。台北:三民書局。
林山田、林東茂〈1993〉。犯罪學。台北:三民書局。

林山田〈1987〉。刑事政策之概念及其最新趨勢,刑事法雜誌,第31卷第2期,頁8~23。new window
林山田〈1992〉。刑罰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林山田〈1999〉。刑法各罪論。臺北:作者自版。
林弘茂〈1993〉。高中生偏差行為之社會學理論分析與驗證,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林東茂〈1998〉。刑事政策講授大綱。未出版之上課講授大綱。
林東茂〈1999〉。一個知識論上的刑法學思考。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法務部犯罪研究中心〈2003〉。犯罪狀況及其分析。台北:法務部。
邱明偉〈1998〉。一般性犯罪理論與社會學習理論整合觀點之測試,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珍琬〈2000〉。病態性賭博的可能原因與治療,屏東師院學報,第13期,頁39~74。new window
侯崇文〈1995〉。社會失序、自我保護與害怕犯罪,犯罪學期刊,第1期,頁51--75。new window
洪蘭譯〈1997〉。心理學〈Henry Gleitman原著〉。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范建得、吳博文譯〈1996〉。法理學-法哲學與法學方法,原書〔The Philosophy and Method of Law 〕〈Edgar Bodenheimer〉。台北市:漢興書局。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游憩研究,第7卷第2期,頁25-35。new window
孫義雄〈2000〉。不同社會階層民眾對犯罪相關問題看法之調查研究,警學叢刊,第三十一卷第一期,頁87--128。new window
孫義雄主編〈1996〉。台灣地區賭博犯罪現況研究。桃園縣: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原書〔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Strauss, Anselm & Corbin, Juliet)。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馬建蓓〈1985〉。台北市的社會變遷與犯罪問題關聯性之研究,東吳大學碩士論文。
馬傳鎮〈1994〉。犯罪心理學。台北:台灣警察專科學校。
馬傳鎮〈1996〉。犯罪心理學研究。上課講義。
高永光〈1990〉。從博奕理論分析聯合政府,新野論壇,第1期,頁19~33。
高仰止〈1999〉。刑法概要。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高金桂〈1996〉。刑事政策上關於犯罪化與除罪化問題,東海法學研究,第10期,頁177~204。new window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張之傑等環華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1986〉。環華百科全書。臺北市 : 環華。
張平吾〈1991〉。賭博犯罪與賭博性電玩現況之探討,警政學報,第19期,頁329∼376。
張平吾〈1996〉。被害者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張甘妹〈1997〉。刑事政策。台北:三民書局。
張宏生、谷春德〈1993〉。西洋法律思想史。台北市:漢興。
張宏亮〈1993〉。質的體育研究法—訪問法,中華體育,第7卷第2期,頁120-126。new window
張春興〈1999〉。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莊文瑞,李英明譯〈1992〉。開放社會及其敵人〈Karl R. Popper原著〉。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莊德森〈2001〉。觀光賭場設置與犯罪關聯性之調查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許春金、馬傳鎮〈1997〉。少年偏差行為早年預測之研究 ─ 第一年研究報告。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委託專案研究。
許春金〈1993〉。青少年犯罪原因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許春金〈1997〉。閩南籍、客家籍、山地籍少年偏差行為之類型、盛行率及成因之比較分析,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30期,頁141~180。new window
許春金〈2003〉。犯罪學。台北:三民書局。
郭生玉〈1995〉。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書局。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陳志龍〈1990〉。法益與刑事立法。臺北:作者自版。new window
陳敦源〈2000〉。人為何投票--理性抉擇觀點的緣起與發展,民意研究季刊212期,頁31~64。
陳福榮〈1982〉。少年竊盜家庭、學校、社會環境因素及其預防對策之研究,中央警官學校碩士論文。
陳燕發〈1990〉。臺北市國中男生電動玩具賭博性行為之調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恆德〈1996〉。集體行動的整合理論:理性選擇和心理動機理論,東海學報87卷〈5〉,頁107~132。new window
曾紫玉〈1994〉。賭博性娛樂事業的發展趨勢及其影響之探討,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游恆山譯〈2000〉。變態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中榮〈1995〉。因為賭癮 ── 體內代謝物偏高,易沈迷賭局,更有極高的自殺傾向,中央日報,八十四年四月六日,五版。
黃文卿,林晏州〈1998〉。深度訪問之理論與技巧—以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園專車推動為例,國家公園學報,第8卷第2期,頁166-178。new window
黃亮文〈2000〉。理性抉擇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國防決策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清〈1998〉。以方法論的觀點來看深度訪談研究法,輔導季刊,第34卷第1期,頁39-45。new window
黃富源、孟維德〈1997〉。民恥整合、共和主義及其政策,警學叢刊,第27卷,第4期,頁215~231。new window
黃富源、范國勇、張平吾〈2003〉。犯罪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
黃富源〈1983〉。台灣北部地區女性與男性受刑人人格特質與適應問題之比較研究,警政研究所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富源〈1992〉。明恥整合理論 ── 一個整合、共通犯罪學理論的介紹與評估,警學叢刊,第23卷,第2期,頁93~102。new window
黃瑞琴〈1996〉。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出版社。
葉至誠〈1997〉。社會學。臺北;揚智事業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褚劍鴻〈2001〉。刑法分則釋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趙敦華〈1991〉。卡爾.波普。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劉心玉、張質平〈1982〉。賭博犯罪之研究。台北市:法務部。
劉鳳羽〈1998〉。從理性選擇之賽局理論探討「憲法時刻」之集體選擇,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昱萱〈2000〉。理性選擇對竊盜行為解釋效力之考驗,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齊力、林本炫編(2003)。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蔡聖偉〈1998〉。賭博罪保護法益之探討,罪與刑~林山田教授祝賀論文集,頁246-282。
蔡墩銘〈1993〉。德日刑法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蔡德輝、楊士隆〈1997〉。少年犯罪 ── 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蔡德輝〈2004〉。犯罪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謝慧娟譯〈1986〉。日式賭博嘉惠產業,天下雜誌,第65期,頁101~102。
魏麒原〈1988〉。理性抉擇與革命參與,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Bergler, E.〈1957〉. The Psychology of Gambling. New York: Hilland Wang.
Clarke, V. R. & M. Felson〈1993〉. Routine Activity and Rational Choice. New Jersey: New Brunswick.
Clarke, V. R.〈1997〉. Situational Crime Prevention: Successful Case Study. New York: Harrow and Heston.
Dash, S. A.〈1993〉. Roles of Personality, Situational, and Gender Variables in Predicting Aspects of Gambling Behavior. San Diego: California School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Downes, M. D.〈1976〉. Gambling, Work and Leisure: Study Across Three Area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Goffman, E.〈1967〉. Interaction Ritual. New York: Anchor Books.
Gottfredson, R. M. & T. Hirschi〈1990〉. 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Govoni, R. J.〈1995〉. A Study of Gambling Behavior in the city of Windsor. Ontario: University of Windsor.
Hamel, J., S. Dufour & D. Fortin〈1993〉. Case Study Methods. California: Sega Publication Inc.
Hayano, M. D.〈1982〉. Poker Faces--The Life and Work of Professional Card Player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Jones, A. D.〈1986〉. History of Criminology-A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Connecticut:Greenwood Press.
Kallick, M. & Kanfmann〈1979〉. The Micro and Macro Dimensions of Gambl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of-Social-Issues.35〈3〉. PP.7-26.
Kallick, M.〈1979〉. A Survey of American Gambling Attitudes and Behavior.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
Kathy Stockwin〈1981〉。澳門賭場的一天。讀者文摘,1981年一月號,頁54∼58。
Ladouceur, R. & D. Dominique〈1995〉. Prevalence of Pathological Gambling and Associated Problems in Individuals--Who Visit Non-Gambling Video Arcades. Journal of Gambling Studies, 1995,11,4,winter, pp.361-365。
Marshall, C. & G. B. Rossman〈1994〉.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California: Sega Publication Inc.
Marshall, Catherine(1994).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Inc.
McMillen, J.〈1996〉.Gambling Cultures –Study in History and Interpretation. Routledge:London & New York.
N.O.R.C.〈1999〉,Gambling Impact and Behavior Study. Report to the National Gambling Impact Study Commission.
Nelson, I. R.〈1988). Compulsive Gambling and the Law:From Sin to Vice to Disease. Journal of Gambling Behavior,1988, 4, 4, Winter. pp.240-260。
Oster, S. L.〈1992〉. Parameters of Undergraduate Gambling. Las Vegas: University of Nevada.
Reuter, P.〈1997〉. The Impact of Casino on Crime and other Social Problems: An Analysis of Recent Experiences. Report for Greater Baltimore Committee.
Rosecrance, J.〈1988〉. Gambling Without Guilt: the Legitimation of an American Pastime. California: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 Pacific Grove.
Silverman, D.〈1997〉. Qualitative Research:Theory, Method and Practice. London: SAGE.
Skolnick, J. H.〈1978〉. House of Cards: Legalization and Control of Casino Gambling. Boston: Little Brown.
Suits, D. & Kallick M.〈1976〉. Gambl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A Summary Report.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
Sutherland, H. E.〈1989〉. The Professional Thief.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US-Commission-on-the-Review-of-the-National-Policy-Toward-Gambling〈1976〉. 〈Second Interim Report〉.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