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棒球打擊心理訓練策略之探討
書刊名:東師體育
作者:溫卓謀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1998
卷期:5
頁次:頁13-20
主題關鍵詞:棒球打擊運動心理訓練策略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
  • 點閱點閱:25
     在棒球場上常見安打多的球隊反而輸球,其中重要的影響因素乃在於欠缺「臨門 一腳」,然而有很多的教練i選手都將此一結果歸因為「球運不濟」,在這種宿命論的觀念 下,選手們將因無法突破體能與技術的瓶頸而感到無助與沮喪。比賽中如何幫助選手在愈緊 要的關頭有愈好的表現,這是運動心理學所追求的目標。本文目的在於將心理學的理論與球 場上實際的例證結合,並依據打擊前、中、後等三個階段提出增進棒球打擊的心理訓練策略 。相信以教練們多年的訓練經驗若能結合理論的精華,必能突破過去訓練的框架,進而將體 能、技術與心理因素完美的來結合並落實於比賽及訓練之中。
期刊論文
1.Singer, R. N.(1991)。Sport Psychology Research in The World: New Achievements and Developing Tendencies。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1(3),35-50。  new window
2.Schunk, D. H.、Cox, P. D.(1986)。Strategy training and attribution feedback with learning disabled students。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78(3),201-209。  new window
3.Abernethy, B.、Russell, D. G.(1987)。Expert-Novice Differences in an Applied Selective Attention Task。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9(4),326-345。  new window
4.葉志仙、陳淑滿、蔣憶德(19970900)。影響棒球運動打擊的心理因素。中華體育季刊,11(2)=42,38-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溫卓謀(19961200)。「織心」--談競賽失敗後心理調適的策略。中華體育季刊,10(3)=39,48-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痩菊子(1995)。燃燒,野球!。台北市: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Orlick, Terry、劉一民(1991)。運動員心理學。台北市:桂冠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一民(1991)。運動哲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淑慧、王惠民(1995)。實用運動心理問答。台北市: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國偉(1996)。職業棒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曾文誠(1997)。職棒必勝絕招。台北縣:野球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葉國輝(1994)。葉國輝開講棒球。台北市: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清和(1996)。運動學習程式學。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