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詩「四唐」分期說的理論商榷
書刊名:問學集
作者:陳猷青
出版日期:1998
卷期:8
頁次:頁96-110
主題關鍵詞:四唐文學集團唐詩歷時性文學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8
  • 點閱點閱:84
本文試圖反省以唐詩的歷時發展為研究對象的學術脈絡中,倚所謂「四唐」(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分期說的傳統架構所進行的研究。 主要的研究對象,是形成唐詩「四唐」分期傳統論述中的各論據。而經過抽繹諸唐詩研究的論述後,我們發現「四唐」說的傳統架構,基本上是倚嚴羽《滄浪詩話》、方回《瀛奎律髓》、楊士弘《唐音》、高□《唐詩品彙》諸書而成立。因此本文的反省對象,主要也以上述四書為主。 然而,對「四唐」分期說進行根源性反省的結果,卻顯示上述諸多將唐詩發展歸納為初、盛、中、晚四期的論述中,非但個別對「四唐」各期的時間斷限有所差異,個別理論中亦呈顧不合理,甚至自相矛盾的現象。本文的意義正在於藉此例示出文學研究中,對既成思考架構或文學典範 (canon) 作簡單繼承,而缺乏批判性或反省性的根源性思索,所可能產生的一些問題。
學位論文
1.陳清俊(1996)。盛唐詩時空意識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于弘(1996)。初唐前期詩歌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清聖祖(1996)。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陸侃如、馮沅君(1979)。中國詩史。台北:民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文雨(1977)。唐詩集解。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凌欣欣(1997)。初唐詩歌中季節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伯海(1996)。唐詩學引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司空圖(1994)。司空表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方回、紀昀、諸偉奇、胡益民(1994)。瀛奎律髓。合肥: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士弘(1982)。唐音。臺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高棅(1983)。唐詩品彙。台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大杰(1991)。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嚴羽、郭紹虞(1987)。滄浪詩話校釋。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蔡瑜(1990)。高棅詩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尚君(1992)。全唐詩補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佟培基(1996)。全唐詩重出誤收考。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許總(1995)。唐詩史。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葉慶炳(1987)。中國文學史。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董誥(1995)。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