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中國威脅論」剖析中共與東協國家之關係
書刊名:國防雜誌
作者:楊文鎮
出版日期:1999
卷期:14:7
頁次:頁37-44
主題關鍵詞:中國威脅論中共東協國家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
  • 點閱點閱:6
     一、「中國威脅論」之所以成為世人和戰略學家們的討論話題,主要是美國傳統 基金會的刊物「政策評估」及「外交事務季刊」,分別刊登「正在覺醒的龍」和「文明的衝 突?」兩篇論文,再加上「國際貨幣基金會」與「世界銀行」對中共經濟實力,透過購買力 評價的再估算,認為中共的經濟規模已居世界第三位等論點所誘發。 二、「中國威脅論」之所以在幾篇論文和報告的誘發下,成為國際社會的熱門議題,主要源 自三個背景因素:(一)西方「黃禍」傳統觀點的延續;(二)中共改革開放軍經成就的刺 激;(三)美國維持亞太駐軍的需要。 三、現階段中共亞太戰略,乃是一方面透過「睦鄰合作」政策,為其經濟發展創造有利的外 在環境;另一方面大力擴張軍備,以建立軍事嚇阻能力,做好局部戰爭的準備,並成為明日 大國奠定堅實的實力後盾。 四、中共與東協國家的關係,並未受「中國威脅論」的明顯影響。中共正運用睦鄰外交與軍 事嚇阻的兩手策略,來發展與東協國家的關係,然彼此仍存在著諸多關係發展的障礙。
期刊論文
1.方宏(19970100)。一九九六年中共外交。中共研究,31(1)=361,26-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覃鑄(19950500)。中共對南海主權爭議基本立場剖析。中共研究,29(5)=341,79-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雅君(19921100)。九○年代中共的亞太戰略。中國大陸研究,35(11),17-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吳建德(1996)。中國威脅論:後冷戰時期中共軍備之擴張。臺北:五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長谷川慶太郎、汪仲(1998)。亞洲金融風暴--世紀末經濟危機。臺北:時報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Huntington, Samuel P.(1997)。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Simon & Schuster。  new window
4.Nixon, Richard、丁連財(1992)。新世界。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Bernstein, Richard、Munro, Ross H.、許綬南(1997)。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Overholt, William H.。China: The Next Economic Superpower。London:Weidenfeld & Nicolson。  new window
7.Seagrave, Sterling、林文集、真如(1996)。龍的帝國--華人在太平洋區的巨大影響力。台北:智庫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Kennedy, Paul、王保存、陳景彪(1990)。世界強權的興衰。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宋國誠(1996)。中國跨世紀綜合國力。台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胡鞍鋼、周映秀、張尤麗、劉憶雯(1995)。挑戰中國--後鄧中南海面臨的機遇與選擇。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950801)。亞太安全機制漸趨成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