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國團體協約法之評議--兼論中鋼團體協約
書刊名:政大勞動學報
作者:鄧學良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Deng, Shuai-liang
出版日期:1999
卷期:8
頁次:頁1-14
主題關鍵詞:團體協約法中鋼團體協約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
  • 點閱點閱:16
     本文將我國團體協約訂定的現況與未來發展的方向,做一整理與分析,本文進而以中鋼公司立國體協約為例,驗證團體協約法意義與未來應有的改進,本文對我國勞資關係之穩定化之加強,將有貢獻。
     This manuscript analyzes the real enacting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the act of the collecting agreement in R.O.C。Also, there is a examination with a sample of China Steel Company (hereinafter, CPC.) collecting agreement。We do belive this manusript means something to strengthen the stabilijation between labor and management.
期刊論文
1.鄭勝龍(19880100)。我國團體協約制度之現況與展望。勞工研究,90,45-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章愈(19910600)。我國團體協商之改進--由美國制度談起。勞工行政,38,46-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行政院勞工委員會(1998)。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勞動統計月報(民國87年6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俞行健(1977)。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工會組織(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水郎(1985)。我國團體協商制度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大鈞(1984)。三民主義企業內工業民主制度之研究(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清風(1984)。團體協商制度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劉昆祥(1983)。勞資關係論文集。中國社會安全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繼盛(1979)。勞資關係。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丁幼泉(1969)。勞工問題。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繼盛(1983)。勞資關係。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天開(1984)。現代工會運動。文化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國鈞(1986)。我國勞工新課題。中華民國勞資關係協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李雄(1990)。從國營事業之工運發展看中鋼勞資關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