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早期漢譯佛經中三身稱代詞的複數形式
書刊名: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研究生論文集刊
作者:洪藝芳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1999
卷期:1
頁次:頁111-135
主題關鍵詞:漢譯佛經三身稱代詞佛經翻譯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
  • 點閱點閱:24
     佛經翻譯前的古籍中多以三身稱代詞兼表單數和複數,而東漢以來佛經因為漢譯的需要,在表達複數時,不但異於前代和同時期的中土文獻,而且多樣而豐富。因此,本文擬對早期漢譯佛經三身稱代詞與「曹」、「等」、「輩」、「屬」等複數詞結合的情況,進行歸納、分析和論釋。進而與大約同時期的《洛陽伽藍記》和《世說新語》兩部非漢譯佛經語料加以比較,以呈現早期漢譯佛經三身稱代詞複數形式的語言面貌和規律,也為中印文化接觸、佛經翻譯而產生大量的雙音詞語提出一項有力的論證。
期刊論文
1.梁嘵虹(1990)。論佛教對漢語詞匯的影響。語文建設通訊,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世瑛(19651200)。世說新語中第二身稱代詞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6(上),185-2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世瑛(19621100)。世說新語中第一身稱代詞研究。淡江學報,2,1-24+左75-左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竺家寧(1996)。早期佛經中的派生詞研究。第一屆宗教文國際學術會議。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竺家寧(1997)。西晉佛經中仁字的詞義與第二人稱研究。第一屆國際訓詁學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周法高(1994)。中國古代語法--稱代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梁嘵虹(1994)。佛教詞語的構造與漢語詞匯的發展。北京:北京語言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義慶(1988)。世說新語。台北:新興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衒之(1976)。洛陽伽藍記校釋。香港: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俞理明(1993)。佛經文獻語言。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詹秀惠(1973)。世說新語語法探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伯峻、何樂士(1992)。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朱慶之(1992)。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文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力(1980)。漢語史稿。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小野玄妙、楊白衣(1983)。佛教經典總論。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梁啓超(1985)。佛典之翻譯。佛學研究十八篇。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世瑛(1974)。世說新語中第二身稱代詞研究。許世瑛先生論文集。臺北:弘道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世瑛(1974)。世說新語中第一身稱代詞研究。許世瑛先生論文集。臺北:弘道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