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唐代元和時期流貶文人之行旅詩
書刊名:文史學報. 中興大學
作者:李建崑
作者(外文):Lee, Chien-kun
出版日期:1999
卷期:29
頁次:頁27-48
主題關鍵詞:元和時期流貶流貶文人行旅行旅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
  • 點閱點閱:56
     我國擁有悠久的「流貶歷史」,唐代更是流貶之高峰;尤其是元和時期,不少知 名文人皆有流貶經驗。他們在流貶途中,備嚐辛苦;謫居期間,飽受磨難,但也 寫了不少好作品。不論是登臨名勝古蹟的遊記時,或述及「貶謫經歷」的旅況、 遷謫、酬贈詩札,前賢常概括在「行旅」項目下,給予相當正面的評價。 流貶固然帶給文人及大的痛苦,也使期貨的不朽的聲譽。流貶期間的行旅詩, 既是困阨現實的記錄,更是精神苦難的告白。不論觀物角度、情感特質、寫作用 意、藝術特徵,都有特色,本文是針對這些行旅詩所作的考察,期盼文人另類「旅 遊經驗」有所闡發。 元和流貶文人的行旅詩,不但形式多樣,內涵也很複雜。身為貶謫官員,遠 離上流社會,處身落後地區,都曾以高妙詩筆,模寫謫居地奇風異俗;或者藉土 風俗謳,抒憂解懷。部分的行旅詩,無異邊陲地區的「采風錄」。 流貶是對文人肉體與心靈的雙重折磨,他們處在一種進退維谷的境地。悲憤、 屈辱、孤寂、恐懼、甚至自棄、自傷的感受,噴薄而出,富有強烈的悲劇精神。 流貶經歷,促使元罕聞人深刻體驗生命的意義;而其行旅詩,也提供後人極為特 殊的「心靈旅遊經驗」。
期刊論文
1.嚴耕望(19691000)。唐藍田武關道驛程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9(下),1-26+26_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曾季貍(1998)。艇齋詩話。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興盛(1996)。中國流人史。中國流人史。哈爾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方回(1993)。瀛奎律髓。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沈德潛、李克和(1998)。唐詩別裁集。長沙: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伯海(1993)。唐詩論評類編。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宋)周煇。清波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國安(1993)。柳宗元詩箋釋,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79)。中洲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