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代長江中游地區士族之研究
作者:江宜華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毛漢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3
主題關鍵詞:中國體系區域研究社會變動士族門第氏族譜江西湖南湖北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1
本文運用了世界體系理論和區域系統分析理論,以一種全新的區域動態考察的方法闡明了唐代士族門第社會變遷的歷史過程,就垂直變動而言,這是唐代士族下降變動與地方豪強、小姓上升變動結合成二個社會階層的變動趨向;就平面變動而言,這又是中國體系由黃河流域人才往長江中游地區人才擴散,並與地方勢力結合形成了社會力量的重組的變遷歷程,這並且是唐帝國於安史亂後,得以仰賴本區維持其國祚的社會基礎所在。簡言之,它不僅僅是長達七百年之久的門第觀念與士族性質的轉變過程,也是中國體系動態與地方動態的複雜的相互作用過程,更是與中國體系政治、經濟重心南向發展趨勢相應的一個歷史過程。
僅上傳期刊論文部分
(一)中文
丁俊屏:〈略論唐代中後期江西文化的發展〉,《江西社會科學》,1992:4,頁95-99。
丁傳禮:〈湘省古今縣命名規律研究〉,《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2:5,頁126-128。
上官鴻南:〈試論歷史地理學研究中的人地關係問題〉,《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2:3,頁15-24。
上官鴻南:〈中國歷史農業地理研究中的人地關係問題〉,《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3:2,頁1-11。
上官鴻南:〈中國歷史軍事地理研究中的人地關係問題〉,《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3:3,頁103-113。
于希賢:〈中國風水地理的起源與發展初探〉,《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0:4,頁83-95。
于希賢:〈近四千年來中國地理環境幾次突發變異及其後果的初步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5:2,頁45-62。
于鶴年:〈唐宋兩代的「道」和「路」〉,《禹貢》,1935,4:5。
尹鈞科:〈略論地名的主要性能〉,《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7:1,頁127-142。
勾承益:〈晚唐雜文的社會背景〉,《成都大學學報》 (社科版),1987:4,頁92-96。
卞孝萱:〈元稹與兩浙詩人〉,《浙江師範學院學報》,1980:1,頁32-35。
孔桂珍:〈萬年仙人洞遺址的年代問題〉,《江西大學學報》,1981:3,頁92-94。
孔祥宏:〈東漢時期荊揚二州經濟的發展〉,《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 1984:4,頁88-93。
方如金:〈北宋兩浙社會經濟的發展及其原因〉,《浙江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1984:1,頁38-46。
方如金:〈南宋浙江文化的大發展〉,《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 1986:1,頁64-72。
方亞光:〈論唐代江蘇地區的經濟實力〉,《中國史研究》,1993:1,頁31-41。
毛漢光:〈兩晉南北朝主要文官士族成分的統計分析與比較〉,《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6,1966,頁741-781。(收入《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毛漢光:〈中國中古大士族之個案研究──瑯琊王氏〉,《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7,1967,頁577-610。(收入《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略論稿〉,《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7:3,1967,頁341-431。(收入《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毛漢光:〈唐代統治階層社會變動〉,博士論文,1969,頁455。
毛漢光:〈敦煌唐代氏族譜殘卷之商榷〉,《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3:2,1971,頁259-276。(收入《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毛漢光:〈三國政權的社會基礎〉,《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6:1,1974,頁1-30。(收入《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毛漢光:〈從中正評品與官職之關係論魏晉南北朝之社會架構〉,《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6:4,1975,頁595-611。(收入《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毛漢光:〈中國中古賢能觀念之研究──任官標準之觀察〉,《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8:3,1977,頁333-373。(收入《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毛漢光:〈唐代大士族的進士第〉,《中央研究院成立五十週年紀念論文集》,1978,頁593-614。(收入《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毛漢光:〈唐末五代政治社會之研究──魏博二百年史論〉,《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0:2,1979,301-360頁。(收入《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毛漢光:〈五代之政治延續與政權轉移〉,《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1:2,1980,頁233-280。(收入《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毛漢光:〈從士族籍貫遷移看唐代士族之中央化〉,《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52:3,1981,頁421-510。(收入《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毛漢光:〈科舉前後(公元600+300)清要官型態之比較研究〉,《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1981,頁379-404。
毛漢光:〈中古山東大族著房之研究──唐代禁婚家與姓族譜〉,《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4:3,1983,頁19-61。(收入《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毛漢光:〈中古官僚選制與士族權力的轉變──唐代士族之中央化〉,《第二屆中國社會經濟史研討會論文集》,1983,頁57-88。new window
毛漢光:〈唐代蔭任之研究〉,《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5:3,1984,頁459-542。new window
毛漢光:〈中古大族著房婚姻之研究──北魏高祖至唐中宗神龍年間五姓著房之婚姻關係〉,《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6:4,1985,頁619-698。new window
毛漢光:〈北魏東魏北齊之核心集團與核心區〉,《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7:2,1986,頁241-319。(收入《中國中古政治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毛漢光:〈隋唐政權中的蘭陵蕭氏〉,《勞貞一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頁287-305。(收入《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毛漢光:〈隋唐政權中的吳郡陸氏〉,《陶希聖先生九秩榮慶論文集》,1987,頁55-67。
毛漢光:〈北朝東西政權之河東爭奪戰〉,《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35期,1987,頁35-70。(收入《中國中古政治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毛漢光:〈西魏府兵史論〉,《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8:3,1987,頁525-631。(收入《中國中古政治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毛漢光:〈中古核心區核心集團之轉移──陳寅恪先生關隴理論之拓展〉,《臺灣大學主辦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國際會議》,1989,頁1-24。(收入《中國中古政治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毛漢光:〈唐代後半期後妃之分析〉,《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37,1989,頁1-17。new window
毛漢光:〈晉隋之際河東地區與河東大族〉,《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1989,頁579-612。(收入《中國中古政治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毛漢光:〈隋唐政權中南朝舊族之仕進憑藉與途徑〉,《第一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1989,頁797-827。
毛漢光:〈論安史亂後河北地區之社會與文化──舉在籍大士族為例〉,《晚唐的社會與文化》,1990,頁99-111。
毛漢光:〈關隴集團婚姻圈之研究──以王室婚姻關係為中心〉,《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1:1,1990,頁119-192。new window
毛漢光:〈李淵崛起之分析──論隋末「李氏當王」與三李〉,《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1:1,1990,頁1-23。new window
毛漢光:〈晚唐五姓著房之婚姻關係〉,《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報》,1990,第15期,頁135-157。new window
毛漢光:〈從考古發現看魏晉南北朝生活型態〉,《高去尋先生八秩榮慶祝壽論文集》,1991,頁155-183。
毛漢光:〈唐代婦女家庭角色的幾個重要時段〉,《國科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2,1991,頁1-15。
毛漢光:〈論唐代制書程式的官職〉,《第二屆國際華學研究會宣讀論文》,1991,頁1-34。
毛漢光:〈關中郡姓婚姻之研究──隋至唐前半期〉,《唐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1991,頁87-139。new window
毛漢光:〈論唐代之封駁〉,《國立中正大學學報》,3:1,1992,頁1-50。
毛漢光:〈唐代給事中之分析〉,中國唐代學會主編《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1992,頁1007-1071。
毛漢光:〈唐代軍衛與軍府之關係〉,《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5:1,1994,頁111-171。
毛漢光:〈唐代前半期居住洛陽姓望之分析〉,《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7:1,1996,頁157-190。
毛漢光:〈中國中古皇權之極限──以唐代詔書封駁為中心──〉,宣讀於政治大學政治學系舉辦之「中國歷代政治思想與制度」研討會,1998。new window
牛志平:〈試論唐人的婚姻心理〉,《中國史研究》,1989:3,頁114-120。
王大華:〈論隋唐時期東西地主集團之關係〉,《陝西師大學報》,1991: 4,頁58-64。
王守春:〈論歷史流域系統學〉,《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8:3,頁33-43。
王尚義:〈漢唐時期山西文人及地理分布及其文化發展之特點〉,《山西大學學報》(哲社版),1986:4,頁29-36。
王紅波:〈唐代文化的繁榮與開放政策〉,《文博》,1988:4,頁43-48。
王峰:〈魏晉南北朝時期長江下游地區民族大融合初探〉,《廣西民族學院學報》,1988:1,頁67-74。
王振芳:〈略論唐後期士大夫與南方文化〉,《山西大學學報》(哲社版), 1987:3,頁39-42。
王朝中:〈唐代安史亂後漕糧年運量驟降原因初探〉,《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4:3,頁67-76。
王琦珍:〈禪宗與宋代江西作家〉,《江西師範大學學報》,1988:4,頁24-29。
王毓瑚:〈我國歷史上農業地理的一些特點和問題〉,《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1:3,頁1-22。
王壽南:〈唐代的州制〉,《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1981:13。new window
王賡武著、趙昌鴻摘譯:〈長江中游地區在唐代政治中的地位〉,《研究集刊》,1985:1,頁266 。
王賽時:〈唐代江漢地區戶口的增長及其原因〉,《江漢論壇》,1986:11,頁61-64。
王賽時:〈唐代中後期的軍亂〉,《中國史研究》,1989:3,頁92-101。
史念海:〈隋唐時期長江下游農業的發展〉,收入《河山集》(北京:三聯書店,1963)。
史念海:〈隋唐時期域外地理的探索及世界認識的再擴大〉,《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8:2,頁73-110。
史念海:〈歷史地理學的形成因素〉,《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9:2,頁15-44。
史念海:〈班固對於歷史地理學的創建性貢獻〉,《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89:3,頁11-37。
史念海:〈隋唐時期自然環境的變遷及與人為作用的關係〉,《歷史研究》,1990:1,頁51-63。
史念海:〈西周與春秋時期華族與非華族的雜居及其地理分布(上篇)〉,《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0:1,頁9-40。
史念海:〈西周與春秋時期華族與非華族的雜居及其地理分布(下篇)〉,《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0:2,頁57-84。
史念海:〈論班固以後迄于魏晉的地理學和歷史地理學〉,《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0:4,頁23-67。
史念海:〈論我國人口重心區域的變遷〉,《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1:2,頁15-55。
史念海:〈論歷史時期我國植被的分布及其變遷〉,《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1:3,頁43-73。
史念海:〈隋唐時期農牧地區的變化及其對王朝盛衰的影響〉,《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1:4,頁31-53。
史念海:〈論我國歷史上東西對立的局面和南北對立的局面〉,《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2:1,頁57-112。
史念海:〈十六國時期各割據霸主的遷徙人口(上篇)〉,《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2:3,頁89-116。
史念海:〈十六國時期各割據霸主的遷徙人口(下篇)〉,《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2:4,頁1-28。
史念海:〈中國古都和文化〉,《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3:4,頁1-39。
史念海:〈論西北地區諸長城的分布及其歷史軍事地理(上篇)〉,《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4:2,頁1-44。
史念海:〈論西北地區諸長城的分布及其歷史軍事地理(下篇)〉,《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4:3,頁1-61。
史念海:〈隋唐時期運河和長江的水上交通及其沿岸的都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4:4,頁1-33。
史念海:〈隋唐時期農牧地區的演變及其影響(上)〉,《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5:2,頁1-15。
史念海:〈隋唐時期農牧地區的演變及其影響(下)〉,《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5:3,頁1-26。
史念海:〈中國歷史地理學區域經濟地理的創始〉,《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6:3,頁1-23。
史為樂:〈地名考證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3:1,頁173-184。
石泉:〈齊梁以前古沮(雎)、漳源流新探〉,《武漢大學學報》,1982:2,頁47-61。
石泉、張國雄:〈江漢平原的垸田興起於何時〉,《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88:1,頁131-140。
石泉、魯西奇:〈東晉南朝長江中游地區僑州郡縣地望新探〉,《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5:4,頁75-99。
石泉、魯西奇:〈古湘、資、沅、澧源流新探(上)〉,《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6:2,頁51-72。
石泉、魯西奇:〈古湘、資、沅、澧源流新探(下)〉,《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6:4,頁127-159。
任爽:〈南唐時期江西的經濟與文化〉,《求是學刊》,1987:2,頁87-91。
任爽:〈唐宋之際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的地域特徵〉,(歷史研究》,1987: 2,頁87-95。
任爽:〈地域衝突與中國古代文化大一統局面的形成〉,《求是學刊》,1993:4,頁92-98。
向達:〈敦煌叢抄〉,《北平圖書館館刊》,5:6,1931。
朱士光:〈我國黃土高原歷史地理研究的最新發展〉,《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1:3,頁39-41。
朱士光:〈我國黃土高原地區幾個主要區域歷史時期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變遷概況〉,《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2:1,頁125-151、頁200。
朱大渭:〈魏晉南北朝南北戶口的消長及其原因〉,《中國史研究》,1990:3,頁62-75。
池田溫著、楊永超譯:〈礪波護《唐代政治社會史研究》評介〉,《中國史研究動態》,1989:3,頁27-31。
牟潤孫:〈敦煌唐寫姓氏錄殘卷考〉,《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3期,1951。new window
何文君:〈從楚文化遺物看古代湖湘文化的孕育特色〉,《湖南師大社會科學學報》,1989:2,頁64-67。
何汝泉:〈關於唐代「鄉」的兩點商榷〉,《中國史研究》,1986:4,頁69-72。
何炳棣著、王振忠譯:〈科舉和社會流動的地域差異〉,《歷史地理》第11輯,頁299-316。
何茲全:〈從城鄉關係看兩漢和魏晉南北朝社會經濟的變化〉,《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58:2,頁103-114。
何啟民:〈永嘉前後吳姓與僑姓關係之轉變〉,《政治大學學報》,第26期,1972。
何啟民:〈中古南方門第――吳郡朱張顧陸四姓之比較研究〉,《政治大學學報》,第27期,1973。
何啟民:〈唐朝山東士族的社會地位之考察〉,《簡牘學報‧勞貞一先生七秩榮慶論文集》,1977。
何啟民:〈柳芳氏族論中的一些問題〉,《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考古組),中冊,1981。
何啟民:〈中古門第本質的探討〉,第一屆歷史與中國社會變遷研討會發表論文,1982。
余英時:〈東漢政權之建立與世家大姓之關係〉,《新亞學報》,1:2,1956。
余英時:〈漢晉之際士之新自覺與新思潮〉,《新亞學報》,4:1,1959。new window
吳宏岐:〈元代江浙地區農業經濟的發展及地域差異〉,《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1:4,頁55-76。
吳宗國:〈進士科與唐朝後期的官僚世襲〉,《中國史研究》,1982:1,頁32-43。
吳松弟:〈唐後期五代江南地區的北方移民〉,《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6:3,頁99-118。
吳益球:〈唐代婦女的文化生活〉,《山西大學學報》(哲社版),1987:2,頁88-92。
吳麗娛:〈中唐後財政官制度變革爭議〉,《中國史研究》,1989:4,頁13-23。
宋漢理:〈《新安大族志》與中國士紳階層的發展(800-1600年)〉,《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2:3,頁55-73。
宋漢理:〈《新安大族志》與中國士紳階層的發展(800-1600年)〉(續),《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2:3,頁43-56。
李才揀:〈唐至北宋的江西書院稿〉,《江西教育學院學刊》,1982:2。
李之勤:〈論唐代的上津道〉,《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8:4,頁131-144。
李之勤:〈唐敬宗寶歷年間裴度重修的斜谷路及其所置驛館〉,《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0:3,頁39-50。
李之勤:〈「沙河古橋」為漢唐西渭橋質疑──讀《西渭橋地望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1:3,頁155-174。
李之勤:〈藍田縣的兩個石門與唐長安附近藍武道北段的水陸聯運問題〉,《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2:2,頁63-70。
李伯重:〈唐代江南地區糧食畝產量與農戶耕田數〉,《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2:2,頁8-15。
李春潤:〈略論唐代的資課〉,《中華文史論叢》,1983:2,頁55-76。
李洵、趙毅,〈施堅雅教授中國城市史研究評介〉,收入王旭所譯《中國封建社會晚期城市研究》(瀋陽: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李海根:〈贛州古城調查簡報〉,《文物》,1993:3,頁46-56。
李紹平:〈馬楚史事編年〉(下),《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2:5,頁59-63。
李翔:〈唐代致仕制度初探〉,《中國史研究》,1991:1,頁66-71。
李賓泓:〈我國早期絲織業的分布及其重心的形成〉,《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1:2,頁57-72。
李潔華:〈唐宋禪宗之地理分布〉,《新亞學報》1980:13。
李曉路:〈唐代統治集團層次構成析論〉,《學術月刊》,1989:9。
李燕捷:〈隋代戶數增長情況分析〉,《河北師院學報》(哲社版),1989:3,頁17-30。
李濟賢:〈唐宋以來戰亂對北方社會的影響──明初「南北榜」歷史原因試探〉,《史學集刊》,1991:1,頁21-28。
杜光簡:〈唐宋兩代產絲地域考〉,《責善半月刊》,1941,2:5。
杜瑜:〈中國古代城市的起源與發展〉,《中國史研究》,1983:1,頁148-157。
杜瑜:〈中國歷史上中心城市的作用及其對城市化的影響〉,《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5:4,頁1-18。
汪征魯:〈隋唐之際地主階級的內部更新〉,《歷史研究》,1983,第1期。
汪籛:〈隋唐時期絲產地之分布〉,收入《汪籛隋唐史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
辛德勇:〈古地理書辨證續札──附說唐代漳州徙治龍溪城的時間〉,《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7:1,頁161-176。
辛德勇:〈隋唐時期長安附近的陸路交通〉,《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8:4,頁145-171。
辛德勇:〈漢唐期間長安附近的水陸交通〉,《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9:1,頁33-44。
辛德勇:〈長安城興起與發展的交通基礎〉,《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9:2,頁131-140。
周一良:〈南朝境內之各種人及政府對待之政策〉,《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4,1938。new window
周一良:〈領民酋長與六州都督〉,《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0本,上冊,1948。new window
周一良:〈北朝民族問題與民族政策〉,《燕京學報》,第39期,1950。
周東平:〈唐代淮南地區工商業的發展和繁榮〉,《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6:3,頁15-25。
周風琴:〈荊江歷史變遷的階段性特徵〉,《歷史地理》第10輯,頁273-287。
周偉洲:〈唐代關中民族的分布及融合〉,《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2:3,頁117。
周殿杰、張鄰:〈論唐代經濟結構中的市場因素〉,《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9:1,頁1-7。
周魁一:〈《水部式》與唐代的農田水利管理〉,《歷史地理》第4輯,頁88-101。
周魁一、陳茂山:〈西漢與唐代灌溉成就的比較研究〉,《歷史地理》第11輯,頁18-29。
林立平:〈唐代江南地區的開發〉,《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史學集刊》,1984:2,頁33-36。
林立平:〈唐代荊州經濟述論〉,《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8:3,頁88-95。
林立平:〈唐宋之際城市租賃業初探〉,《中國史研究》,1988:3,頁61-69。
林志華:〈唐代江淮地區經濟地位爭議〉,《安徽大學學報》(哲社科版), 1986:3,頁78-81。
邵本武:〈徽州崇尚風水之俗的歷史考察〉,《安徽大學學報》,1989:2,頁101-104。
邱晨音:〈贛江小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1:1,頁18。
侯甬堅:〈南陽盆地農作物地理分布的歷史演變〉,《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87:1,頁97-107。
施和金:〈隋唐《地理志》湖北地理誤述考訂〉,《江漢論壇》,1982:11,頁71-73。
洪廷彥:〈對《隋書、地理志》所記南北戶數的初步分析〉,《中國史研究),1987:3,頁107-112 。
胡如雷:〈論隋唐五代在歷史上的地位〉,《河北學刊》,1988:2,頁27。
胡阿祥:〈東晉南朝山西州郡縣僑置考述〉,《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9:1,頁45-58。
胡阿祥:〈東晉南朝雙頭州郡考論〉,《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9:2,頁109-130。
胡阿祥:〈晉宋時期山東僑州郡縣考述〉,《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9:3,頁135-148。
胡阿祥:〈六朝政區增置濫置述論〉,《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3:3,頁155-179。
胡阿祥:〈中古時期郡望郡姓地理分布考論〉,《歷史地理》第11輯,頁111-140。
范子燁:〈評楊勇《洛陽伽藍記校箋》〉,《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4:4,頁235-243。
唐長孺:〈門閥的形成及其衰落〉,《武漢大學學報》,1959-8,1959。
唐啟淮:〈唐五代時期湖南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5:4,頁22-33。
孫永如:〈論《通鑑考異、唐紀》的史料價值〉,《陝西師大學報》,1986:2,頁76-78。
孫永如:〈論唐代譜學〉,《陝西師大學報》,1987:4,頁114-118。
孫繼民:〈六朝時期兩湖方志的流傳和輯佚〉,《江漢論壇》,1986:8,頁60-64。
徐建春:〈也論確定中國大古都的條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4:3,頁63-71。
徐嫩棠:〈唐代商品經濟特點淺析〉,《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3:4,頁20-25。
桑原騭藏著、楊筠如譯:〈由歷史上觀察的中國南北文化〉,《武漢大學文哲季刊》,1:2,1930,頁281-360。
烏廷玉:〈唐代士族地主和庶族地主的歷史地位〉,《中國史研究》,1980:1,頁77-87。
秦佩珩:〈目前經濟史研究中存在的幾個問題〉,《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3:1,頁111-116。
紐仲勛:〈魏晉南北朝礦業的分布與發展〉,《歷史地理》,第2輯,頁136-146。
袁英光、李曉路:〈唐代財政重心的南移與西稅法的產生〉,《北京師院學報》(社科版),1985:3,頁41-48。
郝春文:〈隋唐五代宋初傳統私社與寺院的關係〉,《中國史研究》,1991:2,頁3-12。
郝若貝著、穆儀譯:〈750-1550年期間中國的人口、政治和社會變遷〉,《中國史研究動態》,1986:9,頁26。
馬雪芹:〈南陽地區兩漢、唐、宋、明清時期水利事業之比較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3:2,頁171-184。
高至喜、熊傳新:〈楚人在湖南的活動遺跡概述〉,《文物》,1980:10。
高亞偉:〈孫吳開闢蠻越考〉,《大陸雜誌》,第7卷第7、8期,1953。
張弓:〈南北朝隋唐寺觀戶階層述略〉,《中國史研究》,1984:2,頁39-52。
張弓:〈唐代的寺莊〉,《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9:4,頁12-19。
張步天:〈洞庭湖區歷史農業地理的初步研究〉,《歷史地理》第9輯,頁282-293。
張偉然:〈《元和郡縣圖志》誤校「昭潭」〉,《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1:3,頁96。
張偉然:〈南北朝佛教地理的初步研究(上篇)〉,《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1:4,頁225-240。
張偉然:〈南北朝佛教地理的初步研究(下篇)〉,《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2:1,頁219-244。
張國安:〈論梁代江湘交廣諸州豪強的興起〉,《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89:2,頁29-34。
張國雄、梅莉:〈明清時期兩湖移民的地理特徵〉,《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1:4,頁77-109。
張劍光等:〈唐代商人社會地位的變化及其意義〉,《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89:2,頁102-109。
張鄰:〈唐代封建政府對商賈的政策及其影響〉,《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4:1,頁59-67。
張鄰:〈論唐代中期以後商賈勢力的膨脹〉,《學術月刊》,1985:1,頁35-39。
張澤成:〈試論漢唐間的水稻生產〉,《文史》第18輯。
張澤咸:〈唐代的衣冠戶和形勢戶〉,《中華文史論叢),1980:3,頁155-174。
曹爾琴:〈論唐代關中的農業〉,《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9:2,頁45-75。
曹爾琴:〈隋唐時期行政區劃的演變〉,《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2:1,頁171-190。
曹爾琴:〈中國古都與郵驛〉,《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4:2,頁59-70。
曹樹基:〈湖南人由來新考〉,《歷史地理》第9輯,頁114-129。
梁中效:〈宋代漢水上游的水利建設與經濟開發〉,《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5:2,頁35-44。
梁勇:〈井陘古道幾個歷史問題爭議〉,《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2:2,頁53-62。
梁洪生:〈唐以前江西地方姓望考〉,《歷史地理》第10輯,頁81-90。
理綏:〈試論唐代商人社會地位的變化及其限度〉,《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8:4,頁32-36。
許倬雲:〈西漢政權與社會勢力的交互作用〉,《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35本,1964。new window
許倬雲:〈三國吳地的地方勢力〉,《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37本,上冊,1967。new window
許國霖:〈敦煌石室寫經題記與敦煌叢抄〉,《北平圖書館館刊》,6:6,1932。
許輝:〈東晉、南朝時期南方經濟發展的原因〉,《史學月刊》,1985:5,頁31。
許輝等:〈西晉末年長江中游流民暴動的原因及其性質〉,《南京師大學報),1987:3,頁99。
許輝等:〈論西晉末年長江中游地區的流民暴動〉,《學海》,1990:創刊號,頁82-87。
許懷林:〈試論宋代江西經濟文化的大發展〉,《江西師院學報》,1980:4,頁1-16。
許懷林:〈江西古代州縣建置沿革及其發展原因的探討〉,收入《中國地方史志論叢》,北京:中華書局,1984,頁170-188。
許懷林:〈宋元以前鄱陽湖地區經濟發展優勢的探討〉,《江西師範大學學報》,1986:3,頁1-8。
郭聲波:〈唐貞觀十三年政區考辨──兼與賀次君先生商榷〉,《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8:2,頁184-188。
郭聲波:〈唐貞觀十三年政區考辨(續)〉,《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9:4,頁89-95。
陳文和等:〈試論唐後期南方相對穩定的原因〉,《揚州師院學報》,1987:2,頁140 。
陳仲安:〈唐代的使職差遣制〉,《武漢大學學報》,1963:1,頁87-103。
陳仲安:〈試論唐代後期農民的賦役負擔〉,《武漢大學學報》,1979:2,頁54-66。
陳明光:〈論唐代方鎮「進奉」〉,《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5:1,頁28-33。
陳勇:〈唐後期淮南道戶口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6:3,頁119-127。
陳垣:〈敦煌劫餘錄〉,《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4》,1931。
陳衍德:〈唐代的酒類專賣〉,《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6:1,頁35-43。
陳衍德:〈唐代茶法略考〉,《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7:2,頁29-33。
陳衍德:〈唐代中央與地方分割鹽利的鬥爭〉,《江海學刊》,1989:2,頁116-121。
陳衍德:〈試論唐後期奢侈性消費的特點〉,《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0:1,頁15-20。
陳衍德:〈唐後期奢侈性消費的社會影響〉,《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1:2,頁15-20。
陳國生:〈試論地理環境在西漢崇奢尚巫風俗形成中的作用〉,《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3:2,頁41-56。
陳國生、羅文、趙筱青:〈清代四川進士的地域分布及其規律〉,《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4:2,頁199-220。
陳國生:〈關於中國歷史農業地理學發展的幾個理論問題〉,《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5:4,頁113-121。
陳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測〉,《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1,1931。new window
陳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測後記〉,《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4,1933。new window
陳寅恪:〈三論李唐氏族問題〉,《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2,1935。new window
陳寅恪:〈李德裕貶死年月及歸葬傳說辨證〉,《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2,1935。new window
陳寅恪:〈論隋末唐初所謂「山東豪傑」〉,《嶺南學報》,12:1,1951。new window
陳寅恪:〈記唐代之李、武、韋、楊婚姻集團〉,《歷史研究》,1954:1。
陳寅恪:〈論李栖筠自趙徙衛事〉,《陳寅恪先生論文集補編》(原刊《中山大學學報》),1957。
陳啟新:〈民俗文化研究的幾個問題〉,《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1992:1,頁99-105。
陳橋驛:〈歷史地理學家楊守敬及其《水經注》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0:4,頁69-82。
陸慶夫:〈關于隋朝改革地方機構問題的幾點辨析〉,《蘭州大學學報》,17:3,1989,頁8-13。
陶懋炳:〈中國史學史研究的幾個問題〉,《湖南師大社會科學學報》,1986:2,頁86-91。
章:〈論唐開元前的政治集團〉,《新亞學報》,1:2,1956。
傅衣凌:〈隋唐五代中國西部地區耕畜關係文書掇拾〉,《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7:2,頁19-28。
傅衣凌:〈中國傳統社會:多元的結構〉,《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 1988:3,頁1-7。
傅筑夫:〈從上古到隋唐重大歷史變革的地理因素和經濟條件〉,《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集刊》,1981:2。
傅筑夫:〈人口因素對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所產生的重大影響〉,《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2:3,頁1-13。
傅樂成:〈荊州與六朝政局〉,《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4期,1952。new window
勞榦:〈漢代察舉制度考〉,《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48:17。new window
勞榦:〈論東漢時代的世族〉,《學原》,第3卷第3、4期,1951。
勞榦:〈關東與關西的李姓與趙姓〉,《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31期,1960。new window
勞榦:〈論漢代的豪彊及其政治上的關係〉,《清華學報‧慶祝李濟先生七十歲論文集》,上冊,1967。new window
彭適凡:〈江西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概述〉,《江西大學學報》,1981:4,頁95-108 。
曾了若:〈隋唐之地理學者及其著述〉,《文史匯刊》,1934,1:2,頁87-122。
童超:〈東晉南朝時期的移民浪朝與土地開發〉,《歷史研究》,1987:4,頁64。
舒之梅、吳永章:〈從楚的歷史發展看楚與中原地區的關係〉,《江漢論壇》,1980:1,頁65-70。
菊地利夫著、辛德勇譯:〈歷史地理學的構成〉,《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87:1,頁177-187。
菊地利夫著、辛德勇譯:〈歷史地理學基本概念的革新〉,《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7:2,頁137-157。
菊地利夫著、辛德勇譯:〈歷史地理學本質理論的多樣化〉,《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8:1,頁177-188。
菊地利夫著、辛德勇譯:〈歷史地理學的邏輯結構──《歷史地理學導論》選載之四〉,《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8:2,頁159-183。
菊地利夫著、辛德勇譯:〈歷史地理學的復原理論與說明理論〉,《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8:3,頁153-187。
菊地利夫著、辛德勇譯:〈歷史地理學的知識類型(一)〉,《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8:4,頁173-187。
菊地利夫著、辛德勇譯:〈歷史地理學的知識類型(二)〉,《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9:1,頁159-188。
菊地利夫著、辛德勇譯:〈歷史地理學的敘述理論〉,《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89:2,頁175-187。
菊地利夫著、辛德勇譯:〈歷史地理學的絕對空間敘述形式〉,《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9:3,頁159-187。
菊地利夫著、辛德勇譯:〈歷史地理學的時空連續型敘述理論〉,《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9:4,頁147-151。
菊地利夫著:〈略論歷史地理學中的人文主義方法〉,《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1:3,頁23-38。
費省:〈論唐代的人口分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8:2,頁111-157。
費省:〈論唐代的人口遷移〉,《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9:3,頁49-88。
賀次君:〈西晉以下北方宦族地望表〉,《禹貢》,3:4,1935。
賀梓城:〈關於唐史中一些問題的糾正和補充──唐墓志銘札記之三〉,《文博》,1984:3,頁43。
鈕海燕:〈唐代水利發展的因素及影響〉,《歷史地理》第10輯,頁65-75。
馮漢鏞:〈唐宋時代的造船業〉,《歷史教學》,1957:10。
馮漢鏞:〈唐代劍南道的經濟狀況與李唐的興亡關係〉,《中國史研究》,1982:1,頁79-92。
馮樹敏:〈論隋唐時代經濟地理與政治地理的關係〉,《中央日報》,1946年9月21日。
黃志宏:〈區域文史管窺〉,《江蘇教育學院學報》,1992:3,頁69-71。
黃宗智:〈中國史學與新的領域〉,《中國史研究》,1990:1,頁146-147。
黃盛璋:〈唐代礦冶分布與發展〉,《歷史地理》第7輯,頁1-13。
逯耀東:〈拓拔氏與中原士族的婚姻關係〉,《新亞學報》,7:1,1965。new window
楊立新:〈秦漢荊湘地區的學術文化〉,《江漢論壇》,1990:5,頁60-64。
楊希文:〈唐代絲綢織染業述論〉,《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0:3,頁24-29。
楊希義:〈漢唐之際書肆考〉,《江漢論壇》,1991:4,頁68-70。
楊知勇:〈論宗教、風俗、民間文學的相互關係〉,《雲南民族學院學報》,1985:2,頁72-80。
楊金鑫:〈湖南歷史上人材群體初探〉,《湖南師大社會科學學報》,1989:4,頁83-88。
楊聯陞:〈東漢的豪族〉,《清華學報》,第11卷第4期,1936。
楊聯陞:〈傳統中國政府對城市商人之統制〉,《清華學報》,新8卷第1、2期合刊,1970。new window
萬繩楠:〈曹魏政治派別的分野及其升降〉,《歷史教學》,1964-1,1964。
萬繩楠:〈對文化史研究的思考〉,《文史哲》,1993:3,頁47-48。
葉妙娜:〈東晉南朝僑姓高門之仕宦〉,《中山大學學報》,1986:3,頁43-50。
葛金芳:〈唐宋之際土地所有制關係中的國家干預問題〉,《中國史研究》,1985:4,頁45-58。
葛劍雄:〈論中國的大古都的等級及其量化分析──兼答安陽能否列為「七大古都」〉,《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5:1,頁67-75。
賈憲保:〈論中晚唐的中樞體制〉,《陝西師大學報》,1985:4,頁114-118。
臧知非:〈論縣制的發展與古代國家結構的演變〉,《中國史研究》,1993:1,頁113-122。
臧嶸:〈關於五代十國時期北方和南方經濟發展估價的幾點看法〉,《史學月刊》,1981:2。
趙呂甫:〈從敦煌、吐魯番文書看唐代「鄉」的職權地位〉,《中國史研究》,1989:2,頁9-19。
趙岡:〈論中國歷史上的市鎮〉,《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2:2,頁5-18。new window
趙效宣:〈五代兵災中士人之逃亡與隱居〉,《新亞書院學術年刊》,第5期,1963。
趙豐:〈唐代蠶桑業的地理分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1:2,頁73-87。
劉石農:〈五代州縣表〉,《師大月刊》,1934:11、1934:15。
劉俊文:〈唐代水害史論〉,《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1988:2,頁48-54。
劉建華:〈《山海經、北次二經》南部諸山初探〉,《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3:4,頁165-174。
劉海峰:〈科舉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爭〉,《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7:1,頁153-169。
劉盛佳:〈武漢市歷史地理的初步研究〉,《歷史地理》第10輯,頁117-127。
劉進寶:〈隋末唐初戶口銳減原因試探〉,《中國經濟史研究》,1989:3,頁128-137。
增村宏:〈唐代的鄰保制〉,《史淵》,1958:76。
樊維綱:〈南客瀟湘外,江湖行路難──杜甫在湖南的行蹤、境遇〉《湖南師院學報》,1981:1,頁28-35。
蔡國相:〈南北文化差異及其形成的地理還境因素〉,《錦州師院學報》, 1992:2,頁84-89。
鄭欣:〈關於魏晉南北朝隋唐門閥政治的幾個問題〉,《中國古代史論叢》,1981:1。
鄧嗣禹:〈唐代礦物產地表〉,《禹貢》,1:11,1934。
盧雲:〈西漢時期的文化區域與文化重心〉,《歷史地理》第5輯,頁152-175。
盧雲:〈文化區:中國歷史發展的空間透視〉,《歷史地理》第9輯.,頁81-92。
蕭鳳霞:〈文化活動與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0:4,頁51-56 。
賴青壽:〈唐代州縣等第稽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5:2,頁191-214。
錢穆:〈略論魏晉南北朝學術文化與當時門第之關係〉,《新亞學報》,5:2,1963。new window
龍慶:〈江西早商文化遺存的發現與研究〉,《東南文化》,1992:3、4,頁82-92。
薛軍力:〈州的地方化與曹魏時期中央地方關係〉,《中國史研究》, 1992:3,頁124-131。
謝元魯:〈長江流域交通與經濟格局的歷史變遷〉,《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5:1,頁27-44。
謝武經:〈郴州歷史沿革略考〉,《湖南師院學報》,1981:2,頁78。
鞠清遠:〈兩晉南北朝的客、門生、故吏、義附、部曲〉,《食貨半月刊》,2:12,1935。
韓光輝:〈中國地名學的地名淵源和地名沿革的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1:4,頁241-251。
韓茂莉:〈唐宋之際揚州經濟興衰的地理背景〉,《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87:1,頁109-117。
韓茂莉:〈唐宋牧馬業地理分布論析〉,《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7:2,頁55-75。
韓國磐:〈關於魏博鎮影響唐末五代政權遞嬗的社會經濟分析〉,《廈門大學學報》,1954:5。
韓國磐:〈唐代江西道的經濟和人文活動一瞥〉,《江西社會科學》,1982:4,頁78-88。
藍勇:〈唐宋南方陸上「絲綢之路」的轉輸貿易〉,《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0:4,頁1-11。
藍勇:〈歷史時期長江上游航道萎縮及其對策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1:3,頁175-193。
藍勇:〈歷史時期三峽地區經濟開發與生態變遷〉,《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2:1,頁153-169。
藍勇:〈中國西南歷史氣候初步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3:2,頁13-39。
藍勇:〈歷史時期三峽地區的移民與經濟開發〉,《中國史研究》,1993:2,頁61-71。
藍勇:〈唐宋時期西南地區城鎮分布演變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3:4,頁55-70。
藍勇:〈明清時期西南地區城鎮分布的地理演變〉,《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1995:1,頁107-118。
龐聖偉:〈論三國時期之大族〉,《新亞學報》,6:1,1964。
羅新本:〈魏晉南北朝賭博之風述論〉,《中國史研究》,1990:2,頁146-154。
譚其驤:〈中國內地移民史──湖南篇〉,《文學年報》,第4期,1932。
譚其驤:〈晉永嘉喪亂後之民族遷徙〉,《燕京學報》,第15期,1934。
譚其驤:〈中國文化的時代差異和地區差異〉,《復旦大學學報》,1968:2。
譚其驤:〈積極開展歷史人文地理學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1:1,頁1-8。
嚴昌洪:〈關於社會風俗史的研究〉,《江漢論壇》,1984:2,頁68-72。
嚴耕望:〈唐代江西造船業〉,《大公報》,1950年3月1日。
嚴耕望:〈漢代地方官吏之籍貫限制〉,《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2本,1950。new window
嚴耕望:〈唐代文化約論〉,《大陸雜誌》,4:8,1952。
嚴耕望:〈唐代佛教之地理分布〉,《民主評論》,4:24,1953。
嚴耕望:〈略論唐六典之性質與施行問題〉,《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4本,1953。new window
嚴耕望:〈唐代的紡織工業之地理分布〉,《大陸雜誌》,13:11,1956。
嚴耕望:〈唐藍田武關道驛程考〉,《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39本,下冊,1969。new window
嚴耕望:〈唐代成都寺觀考略〉,《大陸雜誌》,63:3,1981。
(二)外文
1.日文
上田早苗:〈巴蜀の豪族と國家權力〉,《東洋史研究》,25:4,1967。
川勝義雄:〈シナ中世貴族の成立について〉,《史林》,33-4,1950。
川勝義雄:〈曹操軍團の構成について〉,《創立廿五周年紀念論文集》,1954。
川勝義雄:〈貴族制社會と孫吳政權下の江南〉,《中國中世史研究》,1970。
川勝義雄:〈孫吳政權の崩壞から江南貴族制へ〉,《東方學報》,44,1973。
中砂明德:〈後期唐朝の江淮支配──元和時代の一側面〉,《東洋史研究》47:1,1988,頁30-53。
井上晃:〈後魏姓族分定考〉,《史觀》,第9期,1936。
仁井田陞:〈唐代的鄰保制度〉,《歷史學研究》,6:10,1936。
今堀誠二:〈唐代士族の性格素描〉(一),《歷史學研究》,9:11,1940。
今堀誠二:〈唐代士族の性格素描〉(二),《歷史學研究》,10:2,1941。
布目潮渢:〈唐初の貴族〉,《東洋史研究》,10:3,1948。
布目潮渢:〈唐朝創業期の一考察〉,《東洋史研究》,25:1,1966。
平岡武夫等:〈唐代的行政地理〉,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出版,1955。
矢野主税:〈門閥貴族の系譜試論〉,《古代學》,1-7,1952。
矢野主税:〈鄭氏研究〉,《社會科學論叢》,第8期,1958。
矢野主税:〈魏晉中正制についての一考察〉,《史學研究》,第82期,1961。
矢野主税:〈韋氏研究〉(二),《長崎大學學藝學部研究報告(臨時增刊號)》,1962。
矢野主税:〈魏晉中正制の性格について一考察──鄉品と起家官品の對應を手掛りとして〉,《史學雜誌》,72-2,1963。
矢野主税:〈裴氏研究〉,《社會科學論叢》,第14期,1965。
宇都宮清吉:〈唐代貴人に就ての一考察〉,《史林》,19:3,1934。
守屋美都雄:〈六朝門閥の一研究──太原王氏系譜考〉,《法制史研究》,第4期,1951。
安田二郎:〈南朝の皇帝と貴族と豪族、土豪層──梁武帝の革命を手がかりに〉,《中國中世史研究》,1970。
池田溫:〈唐代の郡望表〉(上),《東洋學報》,42:3,1959。
池田溫:〈唐代の郡望表〉(下),《東洋學報》,42:4,1960。
池田溫:〈唐朝氏族志の一考察〉,《北海道大學文學部紀要》,13-2,1965。
池田溫:〈八世紀初における敦煌の氏族〉,《東洋史研究》,24-3,1965。
竹田龍兒:〈唐代士人の郡望について〉,《史學》,24-4,1951。
竹田龍兒:〈貞觀氏族志の編纂に關する一考察〉,《史學》,25-4,1952。
竹田龍兒:〈門閥として弘農楊についての一考察〉,《史學》,31-1~4,1958。
佐竹靖彥:〈唐宋變革期における四川成都府路地域社會の變貌について〉,《東洋史研究》,35:2,1976,頁103-136。
佐竹靖彥:〈唐代四川地域社會の變貌とその特質〉,《東洋史研究》,44:2,頁1-40,1985。
谷川道雄:〈北魏末期の鄉兵について〉,《東洋史研究》,20-4,1962。
青山定雄:〈隋唐宋三代に於ける戶數の地域的考察〉,《歷史學研究》(舊),6:4、5,1936。
青山定雄:〈宋元地方志所見社會經濟史料〉,《東洋學報》,25:2,1938。
青山定雄:〈唐代の水利工事について〉,《東方學報》,15:1、2,1944。
青山定雄:〈五代宋における江西新興官僚〉,《和田博士還曆記念東洋史論叢》,東京:講談社,1957。
斯波義信:〈唐宋時代的水利與地域組織〉,《星博士退官記念中國史論集》,1978。
越智重明:〈南朝の貴族と豪族〉,《史淵》,第69期,1956。
越智重明:〈東晉の豪族〉,《史淵》,第76期,1958。
越智重明:〈魏晉南朝の最下級官僚層について〉,《史學雜誌》,74-7,1965。
越智重明:〈州大中正の制に關する諸問題〉,《史淵》,第94期,1965。
越智重明:〈南朝の清官と濁官〉,《史淵》,第96期,1966。
越智重明:〈梁陳時代の甲族層起家の官をめぐって〉,《史淵》,第97期,1966。
越智重明:〈梁の天監の改革と次門層〉,《史學研究》,第97期,1966。
2.西文
Dalby, Micheal
1979 “Gourt and Politics in Late T'' ang Times, in Sui and T''ang China, 589-906”, Part I, vol.3 or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edited by Denis Twitchet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berhard, Wolfram
1955 “Additionl Notes on Chinese gentry society”, Bulletin of School of Oriental African Studies, Vol. 7 No. 2.
1959 “Research on the Chinese Family”, Sociologus, Vol. 9.
Johnson, David G..
1970 “The Medival Oligarchy: A Study of Great Families in their Social, Political & Institutional Setting” (PH. D. Di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ofornia, Berkeley).
1977 “The Last Years of A Great Clan: The Li Family of Chao Chuen in Late T’ang and Early Sung”,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37.
Pulleyblank, E.G.
1961 “Registration of Population in China in th Sui and T’ang Periods”. Journal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the Orient, No.4.
Thrupp, Sylvia L.
1959 “Hierarchy, Illusion and Social Mobility: A Component on Ping-Ti Ho, Aspect of Social Mobility, in China 1368-1911”,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II, No. 1 (Oct.).
Twitchett, D.C.
1957 “The Monastreies and China’s Economic in Medieval Times”, Bulletin of School of Oriental African Studies, Vol. XIX Part 3.
1962 “Lu Chin (754-805 ) Imperial Adviser atnd Court Official” in A. F. Wright and D. C. Twitchett (eds.), Confucian Personalities (stanford).
1974 “The Compsition of the T’ang Ruling Class: New Evidence from Tunhuang”, Perspectives on the T’ang (New Haven: Yale Univ. Press).
Wittfogel, Karl A.
1947 “Politic Office in the Liao Dynasty and the Chinese Examination System”,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X.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