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柳宗元「永州八記」的另一種讀法--以中國畫論詮釋山水文學的考察
書刊名:靜宜人文學報
作者:朱國能
出版日期:1999
卷期:11
頁次:頁5-20
主題關鍵詞:柳宗元永州八記中國畫論山水文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1
     本論文之寫作,最屬於中國文學研究中一個多層面的探討,以中國畫論詮釋柳宗 元的<永州八記>,這是在詩與畫的創作與鑑賞的基礎上,引進到文與畫之研究。論文所依 據之畫論重點,乃謝赫之「六法」理論,並旁及前後之畫論。由創作時之筆法技巧,到氣韻 生動的呈現,以及在鑑賞、分析、褒貶這幾個理論層面,由畫論引用到文論,以建構中國山 水文學之理論與批評的一個新途徑。 本論認為「氣韻生動」為國畫與山水文學創作之最高境界,它是由「技」進乎藝(道)的表 現,此中不只是技巧的磨鍊,更要求作家的人格修養與精神氣象,以此融入作品之中,成為 作品的精神面貌。柳宗元在政治革新的遠大理想與抱負的幻滅,正是他最偉大精神人格的塑 造的根源。本論文由於是藝術與文學的結合的研究,故偏重於畫論之六法中的氣韻生動、骨 法用筆與經營位置三個要項,而第五節之「從定點透視到散點透視」,更是中國山水畫與山 水文學的一大特色。結語肯定柳宗元<永州八記>六法兼備,而成就我國山水散文之最高境 界。
期刊論文
1.方丹(1979)。可貴者贍,所要者魂--李可染和他的美學。南北極,108/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孫美蘭(1980)。李可染和他的山水藝術。美術家,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行(197910)。山水畫的革新家--李可染。人民畫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薛蕉山(1973)。齊白石與李可染。大人,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朱國能(199505)。論畫家素養與人格教育--從謝赫「氣韻生動」説起。第九屆國際佛學教育研討會。台北:華梵佛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何沛雄(1990)。永州八記導讀。香港: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謝赫。古畫品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范文瀾(1963)。文心雕龍。台北:開明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復觀(1975)。石濤之一研究。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徐復觀(197405)。釋氣韻生動。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玄(1997)。論謝赫六法。中國山水畫美學研究。台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绰(198708)。説「骨法用筆」--對六法柄步研究中--各論點的商榷。中國畫論。駱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傅抱石(198403)。神韻論。中國繪畫理論。台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葉朗。氣韻生動。中國美學史大綱。台北:滄浪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澤厚、劉綱紀(1996)。釋氣韻生動。中國美學史。台北: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柯慶明(1993)。謝赫「六法」的美學理論系統初探。王叔岷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與韓愈論史官書。柳宗元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答周君巢餌藥久壽書。柳宗元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楚戈(1990)。跨越時代的畫家--李可染。李可染中國畫集。香港:大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9003)。懷念李可染先生。美術。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