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解讀神話中的生死觀
書刊名:東吳哲學學報
作者:方惠玲
作者(外文):Fang, Hui-ling
出版日期:1999
卷期:4
頁次:頁81-100
主題關鍵詞:神話生死觀生命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
     生命的本質是什麼?死亡的真象又是如何?「死」既為必然,則又何需有「生」?這些難解的問題,是古往今來所有人類的共同心聲。在科學不發達的年代,人們往往藉著玄想,使得緣由自死亡的恐懼與焦慮,皆在神話與宗教當中獲得了慰藉。然而自實證科學興起,凡屬神話與宗教的事務,皆在強調實證的精神之下,被打入了迷信的冷宮。神話既不可信,而宗教又如馬克斯所言,乃麻醉人民的鴉片,那麼以此為基,在歷史當中漸次發展而來的科學時代,其定位又該如何?平心而論,神話與宗教的內容,絕非是心靈在一時迷亂之下,所產生出來的作品,相反的,它往往具備了縝密的結構與內容。因此,如果我們能深入故事的結構之中去加以探討,那麼我們將可發現,在迷亂的情節背後,有著意想不到的智慧蘊藏其中。 在各民族的神話之中,常可見運用各種具象徵性的物質,來說命生命的起源、死亡的發生和死後的歸宿。是故,本文即嘗試由其中最常見的水、土,火三種物質來加以探究,並指出雖然各神話故事在情節上,往往將生命的過程延伸到死亡之後,然而藉由此三種物質的特性,所反映出來的人生觀,卻是一種積極、雄健、樂生並且利生的人生觀。王弼曾說過:「得象忘言,得意忘象。」求得言與象背後所蘊藏的生命奧義,即是本文為文之目的。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