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丁茶山哲學與利瑪竇《天主實義》之間哲學範式的類似性
作者:宋榮培
書刊名:東西交流史的新局 : 以基督宗教為中心;古偉瀛 (編)
頁次:157-206
出版日期:2005
出版項: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主題關鍵詞:丁茶山利瑪竇天主實義
學門:哲學/宗教研究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9
期刊論文
1.Kalton, M. C(1981)。Chong Ta San's philosophy of Man: A Radical Critique of the Neo-Confucian World View。The Journal of Korean Studies,3。  new window
2.李篪衡(1996)。關於茶山經傳注釋:--與朱子集注的比較。民族文化,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東歡(1996)。茶山思想中的‘上帝’問題。民族文化,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柳初夏(1996)。茶山存在觀的在哲學史上的位置。民族文化,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柳初夏(1995)。丁若鏞對性理學人物同性論的批判。泰東古典研究,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柳初夏(1990)。丁若鏞的宇宙觀(博士論文)。高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元淳(1986)。朝鮮西學史研究。一志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金玉姬(1991)。韓國天主教思想史。殉教之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金炯孝(1998)。茶山思想及其現代意義。韓國精神文化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相益(1998)。畿湖性理學研究。韓蔚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琴章泰(1999)。丁若鏞。成均館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樸秉濠(1990)。茶山學探索。民音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乙浩(1989)。丁茶山經學。民音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鄭奭鐘(1986)。丁茶山和他的時代。民音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韓佑欣(1985)。丁茶山研究現況。民音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篪衡(1996)。茶山經學研究。太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韓亨祚(1996)。從朱熹到丁若鏞。世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丁若鏞、李載毅(1996)。茶山與文山的人性爭論:茶山經學資料譯編。大路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篪衡(1994)。茶山,孟子要義。漢城:現代實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宋榮培(2000)。交友論•二十五言•畸人十篇。漢城:漢城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利瑪竇、宋榮培(1999)。天主實義。漢城:漢城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宋榮培(1970)。增補與猶堂全書。漢城:景仁文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孔子、楊伯峻(1980)。論語譯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楊伯峻(1984)。孟子譯注。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崔奭祐(1986)。丁茶山的西學思想。丁茶山與他的時代。民音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姜在彥(1990)。丁茶山的西學觀。茶山學研究。民音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