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傷痕即景,暴力奇觀--余華論
作者:王德威 引用關係
書刊名: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
頁次:161-183
出版日期:2002
出版項:臺北:麥田
主題關鍵詞:傷痕即景暴力奇觀余華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
期刊論文
1.楊小濱(19931200)。中國先鋒文學與「毛語」的創傷。二十一世紀,20,44-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戴錦華(1989)。裂谷的另一側畔--初讀余華。北京文學,7,2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戴錦華(199310)。劉紹銘〈殘忍的才華〉。明報月刊,46-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Moretti, Franco(1987)。The Way of the World。London:Verso。  new window
2.Bergson, Henri(1956)。Laughter, in Comedy。N. Y.:Doubleday。  new window
3.Prendergast, Christopher(1986)。The order of Mimesis。Cambridge UP。  new window
4.楊小濱(1996)。The Post-Modern Post-Mao-Deng History and Rbetoric in Chinese Auant-garde Fiction。New Haven:Yale U。  new window
5.毛澤東(1927)。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唐小兵。暴力的辯證法。再解讀:大眾文藝與意識形態。香港:牛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余華(1990)。十八歲出門遠行。十八歲出門遠行。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余華(1994)。虚偽的作品。余華作品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余華。現實一種。余華作品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余華。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遺產。余華作品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陀。雪崩何處。十八歲出門遠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92)。從頭談起--魯迅、沈從文與砍頭。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98)。罪與罰?..現代中國小說及戲劇中的正義論辯。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余華。在細雨中呼喊。余華作品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鄭振鐸(1984)。血和淚的文學。鄭振鐸選集。福州:福州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