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黑色幽默在中國: 毛話語創傷與當代中國"我"說主體
作者:賀淑瑋
作者(外文):Shuwei Ho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比較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劉紀蕙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2
主題關鍵詞:黑色幽默毛話語創傷主體black humorhistorical traumasubject"I-sa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3)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54
摘要
當代中國文學一向由政治主導。然而, 文革之後, 由於國家政策開放外國書籍進口、內部書籍對外流通, 使得寫作者得以在外來文學、各類資料的持續刺激之下, 不斷有新人耳目的創作產生。其中, 成果最豐碩、創作人數最多、影響社會最廣泛的文類, 就是小說。中國當代小說流派眾多, 所謂的尋根、先鋒、新寫實、新歷史、個人化寫作……等等皆能各領風騷, 蔚為風潮。這些名稱互異的流派, 並非絕對迥異--至少, 我們可以在很多作品中, 都發現黑色幽默的特徵。黑色幽默一詞濫觴於法國布列東, 經由美國作家傳入中國。進入中國後, 為了因應特殊的政治與文化氣候, 不得不改頭換面, 完全本土化, 成為絕對中國的文本徵狀。本論文的宗旨就在追索這段黑色幽默本土化的起源、過程與結果。第一章分析發生黑色幽默的基本原因和黑色幽默的生產過程; 我將引用佛洛依德的幽默與焦慮理論, 解釋創作者的黑色幽默衝動的如何輾轉而起乃至勃發。第二章說明西方知識份子產生/闡釋黑色幽默概念時, 無法抑遏的意識形態傾向。我試圖以這個用意識形態框架黑色幽默的例子, 對照中國知識份子類似的舉措; 並藉由這樣的對照, 突顯中國知識份子的「毛話語創傷」; 我發現, 毛話語創傷不但讓中國寫作者的黑色幽默論述瘦弱殘缺--在以「我們」說主體強姦「我」說主體的狀態下, 強壯健全的, 當然只有毛話語意識形態--更讓中國創作者有強烈的黑色幽默衝動。第四、五章處理中國創作者的黑色幽默創作。我發現, 即使面對同樣的文化情境, 創作者與批評家的態度都不盡相同。雖然也受到相同的語言與寫作主體的創傷, 但小說創作的特殊性質, 卻使他們能以不直接參與的方式來介入事件, 順利達到黑色幽默小說的旨趣:表達出不許表達的。我將仔細分析中國黑色幽默寫作者如何以其獨特的歷史筆觸, 見證歷史、與歷史對話, 乃至於挑戰歷史的過程; 特別是, 他們如何以個人的聲音--以「我」說代替「我們」說、以民間史代替官史--把歷史重新說得恰到好處。黑色幽默創作者在拆解大歷史的正當性與合法性、建立「我說」特質的同時, 發展出中國黑色幽默反體制、敘述暴力與絕望的特色。然而, 與世界其他黑色幽默作家不同的是, 他們的反體制文字永遠有所節制--因此必須採取極為特殊、專屬中國的寫作方式。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 本論文的重點並不只是討論黑色幽默的文本形式, 而是著重處理中國黑色幽默的論述脈絡, 突顯黑色幽默產生的背景、論述力量, 以及論述目的。並藉著黑色幽默論述展現出來的各種徵狀, 來觀察八、九○年代知識份子的文化心理。
參考書目
A 一手資料
Celine, Louis-Ferdinand. Journey to the End of the Night. Trans. Ralph Manheim. NY: New Directions, 1983.
Heller, Joseph. Catch-22. NY: Simon and Schuster, 1955.
Rabelais, Francois. The histories of gargantua pantagruel. NY: Penguin, 1955.
--. The Complete Works of Francois Rabelais. Trans. Donald M. Frame. Berkeley: U of California P, 1991.
Vonnegut Jr., Kurt. Cat''s Cradle. N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63.
--. God Bless You, Mr. Rosewater, or Pearls Before Swine. N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65.
--. Slaughterhouse-Five: or, the Children Crusade, A Duty-Dance with Death. NY: Delacorte, 1969.
--. 〈一九七三年斯德哥爾摩國際筆會演講〉。 收於《此心不移》。 馮內果著。 劉麗真譯。 台北:麥田﹐1994。
毛澤東。 〈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毛澤東著作選讀(甲種本)》。 北京:人民, 1964。
--。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毛澤東著作選》。 姜義華編。 台北:商務﹐1994。
--。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 第九冊。 北京:中央文藝, 1996。
王小波。 〈紅拂夜奔〉。 收於《王小波文集》。 卷二。 北京:中國青年, 1999。
--。 〈尋找無雙〉。 收於《王小波文集》。 卷二。 北京:中國青年, 1999。
--。 〈2010〉。 收於《王小波文集》。 卷三。 北京:中國青年, 1999。
--。 〈沉默的大多數〉。 收於《王小波文集》。 卷四。 北京:中國青年, 1999。
--。 〈思維的樂趣〉。 收於《王小波文集》。 卷四。 北京:中國青年, 1999。
--。 〈關於崇高〉。 收於《王小波文集》。 卷四。 北京:中國青年, 1999。
--。 〈《代價論》、烏托邦與聖賢〉。 收於《王小波文集》。 卷四。 北京:中國青年, 1999。
--。 〈我為什麼要寫作〉。 收於《王小波文集》。 卷四。 北京:中國青年, 1999。
--。 〈從《黃金時代》談小說藝術〉。 收於《王小波文集》。 卷四。。 北京:中國青年, 1999。
--。 〈與人交流〉。 收於《王小波文集》。 卷四。 北京:中國青年, 1999。
--。 〈生活與小說〉。 收於《王小波文集》。 卷四。 北京:中國青年, 1999。
--。 〈《紅拂夜奔》序〉。 收於《王小波文集》。 卷四。 北京:中國青年, 1999。
--。 〈《尋找無雙》序〉。 收於《王小波文集》。 卷四。 北京:中國青年, 1999。
--。 〈文明與反諷〉。 收於《王小波文集》。 卷四。 北京:中國青年, 1999。
--。 〈中國知識份子與中古遺風〉。 收於《王小波文集》。 卷四。 北京:中國青年, 1999。
--。 〈白銀時代〉。 收於《王小波文集》。 卷一。 北京:中國青年, 1999。
--。 〈王朔的作品〉。 http://www.aan.net/novels/xiaobo03.htm. June 1, 2002.
王曉新。 〈詩聖閻大頭〉。 收於《絕妙--幽默小說卷》。 野莽主編。 北京:中國文學﹐1999。
巴金。 〈一封信〉。 收於《巴金近作》。 成都:四川人民,1978。
卡夫卡。 《城堡》。 上海:上海譯文,1980。
──。 《卡夫卡中篇小說選》。 上海:上海譯文,1987。
──。 《審判》。 謝文俊、曹庸譯。 上海:上海譯文﹐1987。
──。 《卡夫卡全集》。 石家莊:河北教育,1996。
史鐵生。 〈關於詹牧師的報告文學〉。 《絕妙--幽默小說卷》。 野莽主編。 北京:中國文學﹐1999。
余華。 〈我的“一點點“──關於《星星》及其他〉。 《北京文學》5(1985): 79-80。
--。
--。 《十八歲出遠門》。 台北:遠流,1990。
──。 《世事如煙》。 台北:遠流,1991。
──。 《呼喊與細雨》。 台北:遠流,1993。
──。 《夏季颱風》。 台北:遠流,1993。
--。 〈虛偽的作品〉。 收於《余華作品集二》。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4。
──。 《活著》。 台北:麥田,1994。
──。 《許三觀賣血記》。 台北:麥田,1997。
──。 《我能否相信自己──余華隨筆選》。 北京: 人民文學﹐1998。
──。 〈布爾加科夫與《大師和瑪格麗特》〉。 《內心之死》。 北京:華藝﹐ 2000。
余華。 〈傳統•現代•先鋒〉。 《今日先鋒》3(1995): 122-125。
--。 〈我能否相信自己〉。 收於《我能否相信自己》。 北京:人民日報,1998。
──。 〈自序〉。 收於《黃昏裡的男孩》。 北京:新世界,1999。
--。 〈虛偽的作品〉。 收於《世事如煙》。 台北:遠景, 1991[1989]。
--。 〈敘述中的理想〉。 《青年文學》5(1996a): 64。
--。 〈作家與現實〉。 《作家》7(1997): 6-8。
呂芳編。 《褐色鳥群--荒誕小說選粹》。 八○年代文學新潮叢書。 長春:時代文藝,1988。
吳亮、章平、宗仁發。 《新時期流派小說精選叢書--荒誕派小說》。 長春:時代文藝,1988。
──。 《新時期流派小說精選叢書--魔幻現實主義小說》。 長春:時代文藝,1988。
吳若增。 〈臉皮招領啟事〉。 收於《中國黑色幽默小說大觀》。 鄭榮華編。 北京:群言, 1994。
洪子誠。 〈總序〉。 收於《夜晚的語言--當代先鋒小說精品》。 南帆編選。 北京: 社會科學, 2000。
徐曉鶴。 〈瘋子和他們的院長〉。 收於《中國黑色幽默小說大觀》。 北京: 群言, 1994。
施蟄存。 《十年創作集:文學創作篇小說卷》。 上海:華東師範,1996。
高曉聲。 《極其麻煩的故事》。 台北:新地,1987。
--。 〈沈師母在家嗎〉。 收於《高曉聲幽默作品自選集》。 桂林: 漓江, 1995。
莫言。 《透明的紅蘿蔔》。 台北:新地,1986。
--。 《紅高梁家族》。 台北; 洪範, 1989a。
──。 《紅高粱》。 北京:作家,1995。
──。 《十三步》。 台北:洪範﹐1990。
--。 《懷抱鮮花的女人》。 台北:洪範﹐1993a。
--。 《食草家族》。 北京:華藝﹐1993b。
──。 〈歡樂〉。 收於《鮮女人》。 北京:作家﹐1995。
--。 《酒國》。 台北:洪範﹐1996[1992]。
--。 《會唱歌的牆》。 台北:麥田﹐2000。
陳村。 〈故事〉。 收於《浪漫的黑炮--大陸黑色幽默小說選》。 梁冬主編。 台北:圓神﹐1990。
殘雪。 《黃泥街》。 北京:民族,2000。
──。 《種在走廊上的蘋果樹》。 台北:遠景,1990。
--。 〈蒼老的浮雲〉。 收於《通往心靈之路》。 北京:民族,2000。
張賢亮。 〈浪漫的黑袍〉。 《浪漫的黑袍──大陸黑色幽默小說選》。 台北:圓神﹐1990。
--。 〈綠化樹〉。 收於《新時期爭鳴作品叢書--魯班的子孫》。 長春:時代文藝﹐1994。
喜大狼。 《絕對劫持》。 保定: 遠方, 1998[1989]。
楊君游、王黎劍編。 《黑色幽默集》。 保定:中國國際廣播﹐1991。
魯迅。 〈藥〉。 《魯迅全集》 第一卷。 北京:人民,1981a。 440-49。
--。 〈《吶喊》自序〉。 《魯迅全集》 第一卷。 北京:人民,1981b。 415-20。
--。 〈剷共大觀〉。 《魯迅全集》 第四卷。 北京:人民,1981c。 105-107。
--。 〈我怎麼做起小說來〉。 《魯迅全集》 第四卷。 北京:人民,1981d。 511-15。
--。 〈什麼是諷刺--答文學社問〉。 《魯迅全集》 第六卷。 北京:人民,1981e。 328-30。
--。 〈〈說幽默〉譯者附記〉。 《魯迅全集》。 第十卷。 北京:人民,1981f。 276。
--。 〈清末之譴責小說〉。 《中國小說史略》。 台北:風雲時代,1990[1923]。 349-364。
韓少功。 〈爸爸爸〉。 收於《中國黑色幽默小說大觀》。 鄭榮華編。 北京:群言﹐1994。
劉索拉。 〈你別無選擇〉。 《中國黑色幽默小說大觀》。 鄭榮華編輯。 北京: 群言﹐ 1994。鄭榮華編。 《中國黑色幽默小說大觀》。 北京:群言,1994。
劉震雲。 〈一地雞毛〉。 收於《絕妙--幽默小說》。 野莽主編。 王蒙等著。 北京:中國文學﹐1999。
藍隸之、李復威。 《世紀病:你別無選擇--垮掉的一代小說選粹》。 八○年代文學新潮書庫。 北京:北京師範,1992。
B 二手資料
Adorno, Theodor W.. Negative Dialectics. Trans. E. B. Ashton. NY: Seabury, 1973.
--. “Commitment.” In The Essential Frankfurt School Reader. Eds. Andrew Arato & Eike Gebhardt. Introduction by Paul Ricoeur. NY: Continuum, 1982.
Auerbach, Erich. Mimesis: the Representation of Reality in Western Literature. Trans. Willard R. Trask. Taipei: Bookman, 1988 [1946].
Aldridge, John W.. “Donald Barthelme and the Doggy Life.” Ataltic, July 1968. Reprinted in The Devil in the Fire: Retrospective Essays on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1951-1971, 261-66. NY: Harpers, 1972.
Bakhtin, Rebelais. Rabelais and His World. Trans. Helene Iswolsky. Bloomington: Indiana UP, 1984[1968].
--. Marxism and Philosophy of Language. Trans. Matejka and R. Titunik. NY : Harvard UP, 1984.
Barnes, Linda Horvay. The Dialectics of Black Humor: Porcess and Porduct. Frankfurt: Peter Lang, 1978.
Barth, John. “The Literature of Exhaustion.” The Atlantic, CCXX(August, 1967) : 19-34.
Barthes, Roland. “Kafka’s Answer.” In Critical Essays. Trans. Richard Howard. NY: Northwester UP, 1981.
--. Writing Zero Degree. Trans. Annette Lavers and Colin Smith. NY: Hill and Wang, 1968.
Bataille, George. “The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of Fascism[1933].” The Bataille Reader. ED. Fred Botting and Scott Wilson. Oxford and Massachusetts : Blackwell, 1997.
Benjamin, Walter. “On Some Motifs in Baudelaire.” Illuminations. Ed. & Intro. Hannah Arendt. Trans. Harry Zohn. NY : Schocken Books, 1969. 155-200.
Boyer, Jay. “The Schlemiezel : Black Humor and the Shtetl Tradition.” In Semites and Stereotypes : Characteristics of Jewish Humor. Ed. Avner Ziv & Anat Zajdman. London : Greenwood, 1993.
Brady, James P. Brady. Justice and Politics in People’s China: Legal Order or Continuing Revolution? NY: Academic, 1982.
Breton, Andre. “Manifesto of Surrealism 1924.” 丁世中譯為〈第一次超現實主義宣言〉。 《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 柳鳴九主編。 台北︰淑馨﹐1999。
--. “Leon Trotsky; Lenine” La Revolution Surrealiste 5(1925): 20-55.
--. “Lightning Rod.” Anthology of Black Humor. Trans. Mark Polizzotti. San Francisco: City Lights, 1997 [1936].
--. Anthology of Black Humor. Trans. Mark Polizzotti. San Francisco: City Lights, 1997 [1936].
--. Entretiens 1913-1952. Paris:Gallimard, 1969.
--. “The Situation of Surrealism Between the Two Wars.” Trans. R.G.C.. Yale French Studies 2(1948): 67-78.
--. L’amour Fou. Paris: Gallimard, 1937.
Breton, Andre and Philippe Soupault. Les Champs magnetique. Paris: Gallimard, 1976 [1920].
Buber, Martin. “Kafka and Judaism.” In Kafka: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Ed. Ronald Gray. NJ: Prentice-Hall, 1962.
Caesar, Terry. “Pynchon in China.” Pynchon Notes Fall(1984): 47-57.
Cai Rong. “The Lonely Traveler Revisited in Yu Hua’s Ficti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10(1998): 173-190.
Camus, Albert. “Create Dangerously.” In Resistance, Rebellion, and Death. Trans. Justin O’Brien. NY: Knopf, 1961.
Canetti, Elias. Kafka’s Other Trial. NY: Schocken Books, 1974.
ChinaTranslate.net. 〈黑色幽默(Black Humor)〉。 http://www.chinatranslate. net/big5/world/usa-guide/Literature/style.htm. January 13, 2002.
Cixous, Helene. Readings: The Poetics of Blanchot, Joyce, Kafka, Kleist, Lispector, and Tsvetayeva. Ed., Trans., and Intro. Verena Andermatt Conley. Minneapolis: U of Minnesota P, 1991.
Collignon, Jean. “Kafka’s Humor.” Yale French Studies16(1955): 53-62.
Crow, Thomas. The Rise of the Sixties : American and European Art in the Era of Dissent. NY : Harry N. Abrams, 1996.
Davis, Douglas. Ed. The World of Black Humor. NY: E.P. Dutton and Company, 1967.
Davis, Walter A.. Inwardness and Existence: Subjectivity in/and Hegel, Heidegger, Marx, and Freud. Wisconsin: U of Wisconsin P, 1989.
Dickstein, Morris. “Black Humor and History: Fiction in the Sixties.” In Black Humor: Critical Essays. Ed. Alan R. Pratt. NY: Garland, 1993.
Dougall, Bonnie S.. “Literary Decorum or Carnivalistic Grotesque: Literatur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fter 50 Years.” The China Quarterly 159(1999): 723-732.
Deleuze, Gilles and Felix Guattari. Kafka: Toward a Minor Literature. Trans. Dana Polan. Minneapolis: U of Minnesota P, 1986.
--. Anti-Oedipus. Trans. Robert Hurley, Mark Seem, and Helen R. Lane. Minneapolis: U of Minnesota P, 1983.
--. The Logic of Sense. Trans. Mark Lester. Ed. Constantin V. Boundas. NY: Columbia UP, 1990.
--. “He Stuttered.” Gilles Deleuze and the Theatre of Philosophy. NY: Routledge, 1994.
Dirlik, Arif. “The Politics of Cultural Revolu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rans. 陳慈玲、吳嘉寶. 《香港社會科學學報》7(1996): 21-47.
Eagleton, Terry. Marxism and Literaary Criticism. London: Methuen, 1976.
Eco, Umberto. Six Walks in the Fictional Woods. 黃寤蘭譯為《悠遊小說林》。 台北: 時報出版, 2000。
Feldman, Burton. “Anatomy of Black Humor.” Dissent 15(1968): 158-60.
Felman, Shoshana, Dori Laub. Testimony: Crisis of Witnessing in Literature, 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 劉裘蒂譯。 台北:麥田, 1997。
Fowler, Alastair. A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M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95.
Freud, Sigmund.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Trans. James Strachey. London: The Hogarth Press and the Institute for Psycho-Analysis, 1958.
--. Jokes and Their relations to the Unconsiouness (1905). Trans. James Strachey. London: The Hogarth, 1981.
--. "Humor." In Sigmund Freud: Art and Literature. NY: Penguin, 1961.
--. “ Creative Writing and Day-Dreaming.” In The Freud Reader. NY:W.W.Norton, 1989.
--. “ Repression” In The Freud Reader. NY:W.W.Norton, 1989.
--. “ 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In The Freud Reader. NY:W.W.Norton, 1989.
--. “ Anxiety and Instinctual Life.” In The Freud Reader. NY:W.W.Norton, 1989.
--. 《夢的解析》。 賴其萬、符傳孝等譯。 台北:志文,1994a。
--. 《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 林克明譯。 台北:志文,1994b。
--. 《弗洛伊德文集》。 王嘉陵等編譯。 北京:東方,1997。
--. 《精神分析引論/精神分析新論》。 葉頌壽譯。 台北:志文,1997。
Friedman, Bruce Jay. “Forward, Black Humor.” In Black Humor: Critical Essays. Ed. Alan R. Pratt. NY: Garland, 1993.
Gardner, E. Clinton. Justice and Christian Ethics. NY: Cambridge UP, 1995.
Gerlach, John. "The Logic of Wings: Garcia Maquez, Todorov, and the Endless Resources of Fantasy." In Garcia Marquez. Ed. and with and Introduction Harold Bloom. NY: Chelsea House, 1989.
Goldman, Merle, Perry Link, and Su Wei. “China’s Intellectuals in the Deng Era.” China’s Quest for National Identity. Lowell Dittmer and Samuel S. Kim Eds. Ithacan and London: Cornell UP, 1993.
Greiner, Donald J.. “Djuna Barthes’ Nightwood and American Origins of Black Humor.” Critique 17(1976): 41-60.
Haft, Lloyd. “What the Chinese Are Reading?”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4(1980): 2-3, 32-33.
Hasley, Louis. “Black Humor and Gray.” In Black Humor: Critical essays. Alan R. Pratt. Ed. NY: Garland, 1993.
Hampton, Christopher. The Ideology of the Text. Philadelphia: Open UP, 1990.
Hasley, Louis. “Black Humor and Gray.” In Black Humor: Critical Essays. Ed. Alan R. Pratt. NY: Garland, 1993.
Hassan, Ihab. “Laughter in the Dark: the New Voice in American Fiction.” American Scholar 32(Autumn 1964):634-638.
Hegel, Robert E.. “The Search for Identity in Fiction from Taiwan.” Expression of Self in Chinese Literature. Ed. Robert E. Hegel and Richard C. Hessney. NY: Columbia UP, 1985. pp.342-62.
Heller, Terry. “Notes on Techniques in Black Humor.” In Black Humor: Critical Essays. Ed. Alan R. Pratt. NY: Garland, 1993.
Henniger, Gerd. Brevier des schwarzen Humors. Munich: dtv, 1966.
Hill, Hamlin. “Black Humor and Gray.” In Black Humor: Critical essays. Alan R. Pratt. Ed. NY: Garland, 1993.
Holoquist, Michael. “Porlogue.” Rabelais and His World. Mikhail Bakhtin. Trans. Helene Iswolsky. Bloomington: Indiana UP, 1984.
Hsia, C.T.. “Obsession with China: the Moral Burden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P, 1971.
Hutcheon, Linda. A Poetics of Postmodernism: History, Theory, Fiction. NY and London: Routledge, 1988.
--. A Theory of Parody. NY and London: Routledge, 1991[1985].
Huckabay, Keith. “Black Humor and the Theatre of the Absurd.” In Black Humor: Critical Essays. Ed. Alan R. Pratt. NY: Garland, 1993.
Hutton, John. “Laughter and Liberation: In Response to Zavarzadeh.” Rethinking MARXISM1(Spring 1991): 115-119.
Jaccord, Roland. La Folie. Pari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79.
Jameson, Fredric.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Durham, N. C. : Duke UP, 1990.
Janoff, Bruce. “Black Humor : Beyond Satire. “ Ohio Review 14(1972) : 5-20.
--. “Black Humor, Existentialism, and Absurdity: A Generic Confusion.” Arizona Quarterly 30(1974): 294-304.
Keyser, Wolfgang. The Grotesque in Art and Literature. Trans. Ulrich Weisstein. Bloomington : Indiana UP, 1957.
Kellman, Steven G.. “Philip Roth’s Ghost Writer.”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 2(1984): 175-185.
Kinkley, Jeffrey C.. After Mao: Chinese Literature and Society 1978-1981. Ed. Cambridge and London: Harvard UP, 1985.
Klein, Melain. “Infantile Anxiety-situations Reflected in a Work of Art in the Creative Impulse.” Contributions to Psyco-Analysis. London: Hogarth, 1950.
Klinkowitz, Jerome. “A Final Word for Black Humor.”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15(1974): 271-276.
Knickerbocker, Conrad. “Humor with a Mortal Sting.”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27 Sept. 1964, 3, 60-61.
Kraus, Richard. Class Conflict in Chinese Socialism. NY: Cambridge UP, 1981.
Kristeva, Julia. Desire in Language: A Semiotic Approach to Literature and Art. NY: Columbia UP, 1980.
--. Powers of Horror: An Essay on Abjection. Trans. Leon S. Roudiez. NY: Columbia UP, 1982.
--. Revolution in Poetic Language. Trans. Margaret Waller. NY: Columbia UP, 1984.
LaCapra, Dominick. Writing History, Writing Trauma. Baltimore : The Johns Hopkins UP, 2001.
Lanzmann, Claude. “The Obscenity of Understanding: An Evening with Claude Lanzmann.” In Trauma: Explorations in Memory. Ed. Cathy Caruth. Balitmore: Johns Hopkins UP, 1995.
Laplanche, J.. The Language of Psychoanalysis. Trans. Donald Nicholson-Smith. NY: W.W. Norton, 1973.
Leiris, Michel. Manhood: A Journey from Childhood into the Fierce Order of Virility. Trans. Richard Howard. NY: Columbia UP, 1963.
Levin, Harry. “The Wages of Satire.” Literature and Society;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nglish Institute. Ed. Edward W. Said.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P, 1980.
Link, Perry. The Use of Literature. Princeton, NY: Princeton UP, 2000.
Li, Tuo. “1985.” Under-Sky, Underground. Eds. Henry Y.H. Ahao and John Cayley. London: Wellsweep, 1994.
--. “Resisting Writing.” In Politics, Ideology, and Literary Discourse in Modern China. Ed. Liu Kang and Xiaobing Tang.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p, 1993.
Li Tuo, Zhang Ling, and Wang Bing. “The Revolt of ‘Language’─the Phenomenon of the Last Two Years’ Fiction.” Literary Studies 2(1989):75-80.
Liu Kang. “Subjectivity, Marxism, and Cultural Theory in China.” Politics, Ideology, and Literary Discourse in Modern China. Eds. Liu Kang and Xiaobing Tang.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P, 1993.
Louie, Kam. “The Translatability of Chinese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8(1994): 217-227.
Mackerras, Colin. “Chinese Drama after the 1989 Crisis.” Modern Drama35(1992): 72-80.
Mann, Thoms. “Conrad’s ‘Secret Agent’”. Past Masters and Other Papers. Trans. H.T. Lowe-Porter. NY: Freeport, 1968.
Mandia, Patricia M. Comedic Pathos: Black Humor in Twain’s Fiction.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 Company, 1991.
Mannheim, Karl. Ideology and Utopia. Trans. Louis Wirth and Edward Shils. NY: Harvard Books, 1964.
Mallarme, Stephane. Oeuvres completes. Paris : Gallimard, 1945.
Matthews, J.H.. “Intelligence at the Service of Surrealism: Breton’s Anthologie de l’humour noir.” Books Abroad 41(1967): 267-273.
Marinelli, Maurizio. Propaganda Posters and Political Slogans in China. July 8 2001.
Mau-sang, Ng. “Symbols of Anxiety in Wild Grass.” Renditions 26(1986): 155-164.
McCandlish, Laura. “Stubbornly Illuminating ‘the Dirty Snow that Refuses to Melt’: A Conversation with Can Xue.” MCLC Resource Center. http://deall.ohio-state.edu/denton.2/mclctrans/mccandlish.htm. February 19, 2002[2001/6/8].
McDougall, Bonnie S.. “Writing Self: Author/Audience Complicity in Modern Chinese Fiction.” Archiv Orientalni 64(1996): 245-268.
--. “Literary Decorum or Carnivalistic Grotesque: Literatur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fter 50 Years.” The China Quarterly 159(1999): 723-732.
McElroy, Bernard. Fiction of the Modern Grotesque. NY: Printice-Hall, 1989.
Meisner, Maurice. Li Ta-Chao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Marxism. Cambridge: Harvard UP, 1967.
Ng, Kenny K.K.. “Metafiction, Cannibalism, and Political Allegory: Wineland by Mo Yan.” 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Chinese 1(1998): 121-48.
Ng, Mau-sang. “Symbols of Anxiety in Wild Grass.” Renditions 26(1986): 155-164.
Numasawa, Koji. “Black Humor: An American Aspect.” Studies in English Literature 44(1968): 177-193.
Oliver, Kelly. Reading Kristeva: Unraveling the Double-bind.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P, 1993.
O’ Neill, Patrick. “The Comedy of Entropy: the Contexts of Black Humor.” In Black Humor: Critical Essays. Ed. Alan R. Pratt. NY: Garland, 1993.
Patton, Paul. Deleuze: A Critical Reader. Ed. London: Blackwell, 1996.
Peide, Zha. “Modernism Eastward : Franz Kafka and Can Xue.“ http://www.cic.sfu.ca/nacc/articles/zhapd_modern/zhamoderntext.html. October 31. 2000.
Platt, Kevin M. F.. History in a Grotesque Key: Russian Literature and the Idea of Revolution. Standford: Standford UP, 1997.
Plottel, Jeanine Parisier. “Surrealist Archives of Anxiety.” Yale French Studies 66(1984): 121-134.
Poirier, Richard. A World Elsewhere : the Place of Style in American Literature. London : Methuen, 1967.
Polizzotti, Mark. Revolution of the Mind: The Life of Andre Breton. NY: Farrar, Straus & Giroux, 1995a.
--. “When Breton Met Trotsky.” Partisan Review 512(1995b): 406-418.
--. “Introduction: Laughter in the Dark.” Anthology of Black Humor. San Francisco: City Lights, 1997.
Pratt Alan R. Ed. Black Humor: Critical Essays. NY: Garland, 1993.
--. “People Are Equally Wretched Everywhere.” Black Humor: Critical Essays. Ed. Alan R. Pratt. NY: Garland, 1993.
Said, Edward. Beginning : Intention and Method. NY : Basic, 1975.
--. 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utal. Trans. 單德興. 台北:麥田 1998.
Schulz, Max F. “Pop, Op, and Black Humor: the Aesthetics of Anxiety.” College English 30(1968):230-240.
--. Black Humor of the Sixties. Athens: Ohio UP, 1973.
--. "Black Humor." Encyclopedia of World Litera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NY : Frederick Ungar, 1999[1975]. 282-284.
Seidel, Michael. The Satiric Inheritance: Rabelais to Stern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P, 1979.
Sharma, R. K. Contemporary Black Humor American Novel: From Nalhanael West to Thomas Berger. 1988.
Streip, Katharine. “Psychoanalysis, Humor and Ressentiment.” Paragraph 14(1991): 170-183.
Sturrock, John. Journey to the end of the night. NY: Cambridge UP, 1990.
Theo, D’ Haen. “ Postmodernism in American Fiction and Art. “ In Approaching Postmodernims. Eds. Douwe Fokkema and Hans Bertens.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 John Benjamins, 1986.
Thompson, Philip. The Grotesque. London: Methuen, 1972.
Time. “American Humor: Hardly a Laughing Matter.” In Black Humor: Critical Essays. Ed. Alan R. Pratt. NY: Garland, 1993.
Todorov, Tzvetan. The Fantastic: A Structural Approach to a Literary Genre. Trans. Richard Howard. With a New Forward by Robert Scholes. Ithaca: Cornell UP, 1993, c1975.
Vonnegut, Kurt, Jr.. Wampeters, Foma, and Granfalloons (Opinions). NY: Dell, 1976.
Wang, Ban. The Sublime Figure of History: Aesthetics and Politics in Twientieth-Century China. Standford: Standford UP, 1997.
Wang, David Der-wei. Ed. Running Wild: New Writers. NY: Columbia UP, 1994.
Watson, Steven. The Birth of the Beat Generation─Visionaries, Rebels, and Hipsters, 1944-1960. NY: Pantheon Books, 1995.
Waugh, Patricia. Metaficti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lf-Consciousness. London and New York: Methuem, 1984.
Weber, Brom. “The Mode of ‘Black Humor’.” The Comic Imagination in American Literature. Ed. Louis D. Rubin, Jr.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P, 1973.
Weber, Max. The Religion of China. Trans. Hans H. Gerth. NY: Free Press, 1951.
Wedell-Wedellsborg, Anne. “Postscript : Literature in Change. “ In China in the 1980s─and beyond. London and Malmo : Curzon, 1986.
Weisenburger, Steven. Fables of Subversion : Satire and the American Novel, 1930-1980. Athens : U of George P, 1995.
Weninger, Robert. “Sounding Out the Silence of Gregor Samsa: Kafka’s Rhetoric of Dys-Communication.” Studies in Twentieth Century Literature 2(1993): 263-286.
Westbrook, Robert. “The Responsibility of People: Dwight MacDonald and the Holocaust.” America and the Holocaust. Eds. Sanford Pinsker and Jack Fischel. Holocaust Studies Annual. Vol. 1. Greenwood: Penkeville, 1984.
Williams, Rodman. Contemporary Existentialism and Christian Faith.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965.
Winston, Mathew. “Humour noir and Black Humor.” Veins of Humor. Ed. Harry Levin. NY: Harvard UP, 1972.
--. “Black Humor : To Weep with Laughing.” Black Humor: Critical Essays. Ed. Alan R. Pratt. NY: Garland, 1993.
Worcester, David. The Art of Satire. NY : Russell and Russell, 1960 [1940].
Yue Gang. The Mouth that Begs: Hunger, Cannib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Eating in Modern China.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P, 1999.
丁玲。 〈重印前言〉。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北京:人民﹐1993[1979]。 1-6。
丁帆。 〈序(一)〉。 收於《新時期小說論》。 王達敏著。 合肥:安徽大學﹐1999。 1-4。
丁帆、王世城、賀仲明。 〈個人化寫作:可能與極限〉。 《鍾山》6(1996): 184-190。
丁世中譯。 《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 台北:淑馨, 1990。
丁柏銓、周曉揚。 《新時期小說研究之二--新時期小說思潮與小說流變》。 南京:南京大學,1990。
山城客。 〈有感於王蒙的處世哲學〉。 《文藝理論》9(1995): 101-103。
上海譯文出版社。 《作家談譯文》。 上海:上海譯文﹐1997。
方銘。 〈現代與當代的光輝聯繫〉。 收於《十年文學潮流》。 潘旭瀾、王錦園主編。 上海:復旦大學,1989。 330-330。
文成英。 〈黑色幽默〉。 收於雍容、黃遇奇編輯之《中外文學流派》。 重慶:西南師範大學﹐1987。 507-14。
戈異。 〈用什麼眼光看待西方現代派文學〉。 《外國文學研究》4(1980): 113-116。
中共教育部。 《中國當代文學史》。 北京:人民文學﹐1980。
中共第二十二校。 《中國當代文學史》。 福州:福建人民﹐1980。
任知初。 《「紅衛兵」與「嬉皮士」》。 香港:明鏡﹐1996。
王干。 〈近期小說的後現實主義傾向〉。 《北京文學》。 6(1989):45-51。
--。 〈一個幽靈:自省或批判--新潮文藝中的”文革”陰影〉。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2(1994):51-55。
王丹。 〈一個有趣的人〉。 《自由時報》。 2002/4/24。 39版。
王堯。 〈矛盾重重的 “過渡狀態”──關於新時期文學”源頭”考察之一〉。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2(2000): 57-66。
--。 〈思想歷程的轉換與主流話語的生產──關於”文革文學”的一個側面研究〉。 《當代作家評論》4(2001): 19-27。
--。 〈”文革”對”五四”及”現代文藝”的敘述與闡述〉。 《當代作家評論》1(2002): 61-102。
王寧。 〈西方文藝思潮與新時期文學〉。 收於《中國文學與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思潮》。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0。
──。 〈中國90年代文學研究中的若干理論課題〉。 《文藝理論》1(1993): 76-181。
──。 〈從傳統到先鋒,從現代到後現代──論大陸先鋒小豁的言說境地〉。 收於《兩岸後現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輔仁大學﹐1998。 1-18。
王蒙。 〈話說這碗《粥》〉。 《讀書》12(1991a): 104-106。
--。 〈批評或有之隔〉。 《讀書》3(1991b): 46-51。
--。 〈自序〉。 《王蒙荒誕小說選》。 桂林: 灕江, 1998a。 1-3。
--。 〈關於九十年代小說(在中國小說學會第三屆年會上的講話)〉。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1998b): 141-149。
--。 〈新時期文學面面觀〉。 收於《大陸新時期文學概論》。 陳信元‧欒梅健編。 台北: 南華管理學院, 1999。 1-14。
王一川。 〈我看九十年長篇小說文體新趨勢〉。 《當代作家評論》5(2001): 4-6。
王文英主編。 《上海現代文學史》。 上海:人民﹐1999。
王文彬。 〈“黑色幽默“試評〉。 《編譯參考》1(1980): 83-92。
王彬彬。 〈殘雪、余華:“真的惡聲“?──殘雪、余華與魯迅的一種比較〉。 《當代作家評論》1(1992): 34-43。
--。 〈恐怖曾經是我們的生活方式〉。 《作家雜誌》1(2002): 87-90。
王光明。 〈文學批評的學術轉型──九十年帶文學批評的一種傾向〉。 《南方文壇》4(1998):90-95。
王光明等。 〈批評︰自我反思與學理尋求──關於90年代文學批評的對話〉。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1(2000): 9-22。
王光東。 〈新的美學原則的崛起〉。 收於《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 陳思和主編。 上海: 復旦大學, 1999。
王若水。 〈整風壓倒啟蒙:”五四精神”和”黨文化”的碰撞〉。 《當代中國研究》4(2000): 119-149。
王若望。 〈當前文藝創作和理論的現代化、民族化問題〉。 《文藝理論研究》 1(1983): 83-92。
王春立。 〈“憂患意識“與文學之“魂“〉。 《北京文學》6(1987): 78-79。
王連生。 〈論反諷在中國近年小說中的呈現〉。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8(1993): 59-70。
王乾坤。 〈絕望:反抗與消解〉。 《讀書》10(1995): 101-106。
王曉明。 《潛流與漩渦--論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家的創作心理障礙》。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 1991。
王曉明‧黃子平。 〈在作家與作品之間〉。 《北京文學》8(1988):67-75。
王德威。 《小說中國》。 台北:麥田﹐1993。
──。 〈傷痕即景,暴力奇觀──余華的小說〉。 收於《許三觀賣血記》。 台北:麥田,1997。
──。 《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 台北:麥田﹐1998。
──。 《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 台北:麥田﹐2001。
王達敏。 《新時期小說論》。 合肥: 安徽大學, 1999。
王衛平。 〈中國現代諷刺幽默小說論綱〉。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5(2000): 71-81。
尹鴻。 〈新時期”荒誕小說”所受的西方影響”〉。 《20世紀中國文學與西方現代主義思潮》。 唐正序主編。 尹鴻副主編。 成都:四川人民﹐1992。 550-59。
心文。 〈“深入生活“不容置疑〉。 《北京文學》3(1981): 55-58。
木子。 〈北大博士:王蒙大叔實在該收筆了〉。 http://dailynews.muzi.com/ll/fanti/1085907.shtml. January 20, 2002.
白燁。 〈新寫實小說--”后新時期”小說走向之一〉。 《文藝理論》2(1993): 131。
--。 〈體驗魯迅〉。 《魯迅新畫像》。 向陽、文珍編。 烏魯木齊:新疆人民, 1997。 39-51。
台北評論編輯部。 〈台灣地區後現代狀況及年表初篇(中)〉。 《台北評論》。 台北︰ 台北評論﹐1988。
甘陽。 〈80年代文化討論中的幾個問題〉。 《文化:中國與世界》。 北京:三聯﹐1987。
石璞。 〈黑色幽默文學〉。 《西方文論史綱》。 成都:四川大學﹐1992。 351-57。
白雪華。 〈稀粥事件〉。 收於《新時期文壇風雲錄1978-1998》。 長春: 吉林人民, 1999。 368-379。
司馬長風。 《中國新文學史》。 香港:昭明﹐1975。
古雷維克。 〈巴赫金及其狂歡理論〉。 收於《搞笑--幽默文化史》。 北塔等譯。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 2001。 77-89。
仵從巨。 〈黑色幽默在中國〉。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1993): 65-74。
──。 〈論馮尼格小說中的“異化感“〉。 《外國文學研究》 4(1994): 114-120。
──。 〈灰色幽默:方方小說的個性與評介〉。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10(1997): 145-149。
仵從巨、高原譯。 《文學傳統的背叛者--美國當代荒誕派小說家》。 Charles B. Harris原著。 西安: 陜西人民, 1987。
朱大可。 〈保衛先鋒文學〉。 《上海文學》2(1989): 76-80。
朱瑋。 〈余華史鐵生格非林斤瀾幾篇新作印象〉。 《中外文學》3(1988):33-38。
──。 〈關於余華〉。 收於《十八歲出遠門》。 台北:遠流,1990。
艾芫。 〈關於三十年文藝的一些感想〉。 收於《文學:回憶與思考》。 《文藝報》編輯部編。 北京:人民文學,1980。
任知初。 《「紅衛兵」與「嬉皮士」》。 香港:明鏡﹐1996。
成志偉。 〈我國新時期社會主義文藝發展的指針──學習鄧小平同志關於文藝問題的重要講話〉。 《北京文學》6(1987):71-75。
貝嶺。 〈楊建利需要國際關注〉。 《中國時報》。 2002/5/11 15版。
余華、潘凱雄。 〈新年第一天的文學對話──關於《許三觀賣血記》及其他〉。 《作家》3(1996): 4-10。
余華、李哲峰。 〈余華訪談錄〉。 《博覽群書》2(1997): 46-47。
余華、楊紹斌。 〈”我只要寫作, 就是回家”〉。 《當代作家評論》1(1999): 4-13。
余斌。 〈對現實主義深化的探索〉。 《文學評論》2(1982): 83-91。
余英時。 〈中國知識份子的創世紀〉。 收於《中國知識份子論》。 余英時著。 鄭州: 河南人民, 1997。 116-131。
佚名。 〈河殤和說不〉。 《好呀文學天地》。 http://www.haoyah.com/wenxue/JISHI/heshangshuobu.asp. January 27, 2002。
邢建昌、魯文忠。 《余華》。 北京:華夏,2000。
汪暉。 《反抗絕望──魯迅的精神結構與《吶喊》《徬徨》研究》。 上海:人民﹐1991。
──。 〈序〉。 《我能否相信自己──余華隨筆錄》。 北京:人民日報﹐1998。 1-20。
汪民安。 〈文學先鋒派的當下境況掃描〉。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3(1995): 72-77。
汪曾祺。 〈卻顧所來徑, 蒼蒼橫翠微〉。 《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 時報, 1994。 27-30。
汪德榮。 〈淺談《豐乳肥臀》--關於歷史的錯誤描寫〉。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9(1996): 206-208。
汪躍華。 〈記憶中的”歷史”就是此時此刻--對余華九十年代小說創作的一次觀察〉。 《當代作家評論》4(2000): 50-55。
汪繼芳。 〈附錄:「斷裂: 一份問卷和五十六份答卷」〉。 《「斷裂」:世紀末的文學事故--自由作家訪談錄》。 南京: 江蘇文藝, 2000。 251-306。
沈明芳、李斯德。 〈控訴滅絕人性--大陸吃嬰〉。 《一週刊》10(2001): 26-29。
沈志中、王文基譯。 《精神分析辭彙》。 Jean Laplanche and J.B. Pontalis原著。 台北:行人, 2000。
杜衛。 〈評新時期文學理論中的”審美論”傾向〉。 《文藝理論》3(1997):67-74。
何昌邑。 〈評“黑色幽默“及《第二十二條軍規》〉。 《雲南民族學院學報》 3(1992): 90-94。
何志云。 〈對“無主題“的主題尋找及剖析──《無主題變奏》的社會學批判札記〉。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5(1988): 175-180。
何宛倩。 〈十七、十八世紀歐洲猶太人處境變遷之探討〉。 《東吳歷史學報》 4(1998):155-202。new window
何冠驥。 〈《桃源夢》與《遠方有個女兒國》--當代中國反烏托邦文學的兩個路向〉。 《中外文學》5(1990):23-45。new window
何鯉。 〈漫談文化研究中的現代性問題〉。 《鍾山》104(1996): 173-187。
李輝。 《胡風集團冤案始末》。 南昌: 人民日報, 1989。
李陀。 〈也談“偽現代派“及其批評〉。 《北京文學》4(1988): 4-10。
──。 〈雪崩何處──序余華《十八歲出遠門》〉。 《十八歲出遠門》。 台北:遠流, 1990 [1989]。 5-16。
──。 〈對現代性的對抗--中國大陸八十年代文學批評的反思〉。 收於《四十年來中國文學》。 張寶琴等主編。 台北:聯合文學, 1994。 384-396。
──。 〈當代中國文學批評困境〉。 《作品》4(1996): 76-77。
李陀等。 〈”語言”的反叛--近兩年小說現象〉。 《文藝研究》2(1989): 75-80。
--。 〈漫談文化研究中的現代性問題〉。 《鍾山》104(1996): 173-187。
李陀、李靜。 〈漫說“純文學“──李陀訪談錄〉。 《上海文學》3(2001): 20-31。
李陀、張陵、王斌。 〈“語言“的反叛──近兩年小說現象〉。 《文藝研究》2(1989): 75-80。
李馮。 〈我作為英雄武松的生活片段〉。 收於《夜晚的語言--先鋒小說精品》。 南帆編選。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 2000。
李銳。 〈重新敘述的故事(代後記)〉。 《無風之樹》。 台北:麥田, 1998。
李以建。 〈東方基督的困窘──《古船》的潛文本〉。 《北京文學》1(1987):47-53。
李洁非。 〈新時期小說的兩個階段及其比較〉。 《文學評論》3(1989): 78-86。
──。 〈十年煙雲過眼──小說潮流親歷錄〉。 《文藝評論》8(1993): 83-87。
--。 〈緒論:1979年以前的簡單狀況〉。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2(1994): 49-62。
──。 〈小說文體意識的前覺醒期(1979-1982)〉。 《當代作家評論》1(1995a): 39-53。
李洁非、張陵。 〈探索、實驗性小說困難論〉。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1988): 35-44。
李劼。 〈劉索拉小說論〉。 《文學評論》1(1986): 120-126。
──。 〈論中國當代新潮小說〉。 《鍾山》5(1988): 116-138。
──。 〈局外人和在路上──卡夫卡和希特勒之后的歐美文學〉。 《外國文學研究》4(1995):15-19。
李洪林。 〈談書無禁區〉。 《讀書》1(1979): 2-7。
李國文。 〈不歇的河--五十年短篇小說巡禮〉。 http://bbs.csie.ntu.edu.tw/txt/Emprisenovel/ebooks/literal/modern/authors/liguowen/028.txt. January 13, 2002.
李鴻瓊。 〈創傷、脫離與入世靈恩:宋澤萊的小說《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 《中外文學》1(2002): 217-250。new window
李澤厚、劉再復。 《告別革命──二十世紀中國對談錄》。 台北:麥田﹐1999。
李歐梵。 〈高曉聲《李順大造屋》的反諷意義〉。 《中西文學的迴響》。 香港: 三聯, 1986。 65-74。
--。 《鐵屋中的吶喊》。 尹慧王民譯。 長沙:岳麓書社, 1999。
李德君。 〈一個不應受冷落的口號〉。 《北京文學》3(1981): 63-65。
李運摶。 〈九十年代長篇小說:個人言說與歷史浮現〉。 《文學評論》4(2001): 84-90。
--。 〈新時期文學與中國知識份子形象〉。 http://www.nihao.com/art/phtml/20011110608.phtml. January 7, 2002[2001/11/1]。
李曉犁。 〈現實生活可能比我寫的還要狠〉。 《人民日報》。 http://www.jcrb.com.cn/ournews/asp/zhuanji/my/meiti/032.htm. January 7, 2002[2001/4/13]。
呂芳。 〈選編者序〉。 《褐色鳥群--荒誕小說選粹》。 呂芳編。 長春:時代文藝,1988。 1-6。
呂正惠。 《大陸的外國文學翻譯》。 台北:文建會﹐1996。
佚名。 〈多寫短作品〉。 《人民日報》。 1958年3月28日。 8版。
肖鷹。 〈反叛與拯救; 新時期小說十五年〉。 收於《大陸新時期文學概論》。 嘉義:南華管理學院, 1999。 121-144。
宋明煒。 〈生存意識與文學創作〉。 收於《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 陳思和主編。 上海:復旦大學, 2000[1999]。 306-320。
--。 〈個人立場與文學創作〉。 收於《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 陳思和主編。 上海:復旦大學, 2000[1999]。 336-349。
宋遂良。 〈漂流的文學〉。 《文藝理論》1(1993): 171-172。
--。 〈評幾部「新寫實」長篇小說〉。 收於《大陸新時期文學概論》。 嘉義:南華管理學院, 1999。 209-224。
宋秉忠。 〈美專欄作家紀思道籲布希 提醒江澤民注意「愛國主義已挑起對抗性民族主義」問題〉。 《中國時報》 2002.1.23 11版。
於可訓。 〈論八十年代文學的若干敘述視角〉。 《文學評論》5(2000): 117-134。
季紅真。 〈文明與愚昧的衝突--論新時期小說的基本主題〉。 收於《大陸新時期文學概論》。 嘉義:南華管理學院, 1999。 53-86。
林舟。 〈論韓東小說的敘事策略〉。 《小說評論》4(1996): 70-74。
林偉平。 〈新時期文學一席談:訪作家李陀〉。 《上海文學》10(1986): 91-96。
林語堂。 〈悼魯迅〉。 《魯迅新畫像》。 向陽•文珍編。 烏魯木齊:新疆人民﹐1997。 477-479。
林賢治。 〈彭燕郊的散文詩:土地, 道路, 精神創傷〉。 《當代作家評論》1(2002): 23-29。
林默涵。 〈堅持真理修正錯誤〉。 《文藝研究》2(1983): 16-30。
邵建。 〈知識份子倫理--”葛蘭西”批判〉。 《花城》3(2000): 175-185。
沙水。 〈殘雪與卡夫卡〉。 收於《靈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 上海:上海藝文﹐1999。
金漢。 《中國當代小說史》。 杭州:杭州大學,1990。
金元浦、陶東風。 〈關於90年代中國知識份子的問題〉。 《文學理論研究》3(1996): 17-22。
枚文。 〈我國文藝界討論西方現代派文學問題情況概述〉。 《外國文學動態》11(1985): 23-32。
吳亮。 〈回顧先鋒文學--兼論八十年代的寫作環境和文革記憶〉。 《四十年來中國文學》。 台北:聯經, 1997。 341-356。
吳亮等。 《荒誕派小說》。 通化:時代文藝,1988。
吳炫。 〈貧困的個體--回顧文學先鋒之局限〉。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9(1993): 62-65。
--。 〈被對象化了的魯迅〉。 《魯迅新畫像》。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 1997。
吳文薇。 〈在靈魂失卻了棲居之所後--論當代小說中的反諷〉。 《文藝理論研究》5(1994): 30-36。
吳秀明。 〈歷史題材小說的轉型〉。 《小說評論》4(2001): 32-35。
吳義勤。 〈絕望中的誕生──論新潮長篇小說的崛起〉。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1996a): 85-95。
──。 〈新潮小說的主題話語〉。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1(1996b): 77-102。
岳耀欽、孫先科。 〈新時期小說的三種主要敘事模式及其相互關係〉。 《河南大學學報》4(1994): 60-64。
周克芹。 〈〈許茂和他的兒女們〉創作之初〉。 收於《新時期作家談創作》。 北京:人民, 1983。
周英雄。 〈紅高良家族演義〉。 收入《紅高梁家族》。 莫言著。 台北; 洪範, 1989。 499-520。
周政保。 《精神的出場──現實主義與今日中國小說》。 太原:山西人民﹐1999。
周惟波。 〈一次飛越痛苦的嘗試──赫勒的笑聲感染了我〉。 《書林》5(1985): 17-19。
季紅真。 〈中國近年小說與西方現代主義文學〉。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3(1988): 51-56。
──。 〈神話世界的人類學空間〉。 《北京文學》3(1988):67-74。
──。 〈無主流的文學浪潮──論「尋根後」小說(一)〉。 《當代作家評論》2(1990):28-33。
雨辰。 〈解放“內部書“〉。 《讀書》1(1979): 8-9。
姜義華。 〈導言──毛澤東的思想歷程及其著述〉。 收於《毛澤東著作選》。 姜義華編。 台北:商務,1994。 1-46。
孟悅。 〈《白毛女》演變的啟示〉。 收於《再解讀--大眾文藝與意識形態》。 唐小兵編。 香港:牛津大學,1993。 68-89。
孟繁華。 〈魔幻現實主義在中國〉。 收於《魔幻現實主義小說》。 長春: 時代文藝, 1988。 1-11。
--。 〈精神裂變與眾神狂歡──今日中國的文化衝突〉。 《文藝理論》 7(1997): 26-31。
孟繁華等。 〈批評──自我反思與學理尋求──關於90年代文學批評的對話〉。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1(2000): 9-22。
施淑。 《大陸新時期文學概觀》。 台北: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
施咸榮。 〈諷刺 幽默 黑色幽默〉。 《小說界》4(1983): 229-234。
茉莉。 〈”偽超越”--再談高行健的《逃亡》〉。 《多維週刊》。 http://www.chinesenewsweek.com/45/Literature/3432.html. January 13, 2002.
胡畔。 〈《綠化樹》的嚴重缺陷〉。 收於《新時期作品爭鳴叢書--魯班的子孫》。 長春: 時代文藝, 1994。 172-179。
胡若定。 《新時期小說評論》。 南京:南京大學,1989。
胡德培。 〈牢牢抓住兩個“進入“〉。 《北京文學》3(1981): 59-60。
徐賁。 《走向後現代與後殖民》。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1996。
高常範。 〈毛澤東的幽靈還在大陸徘徊--毛死後的中國經濟改革以及中國人的態度〉。 《香港社會科學學報》7(1996):140-158。new window
許子東。 〈現代主義與中國新時期文學〉。 《文學評論》4(1989):21-34。
--。 《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敘述文革》。 台北:麥田,2000。
許鵬遠。 〈西方荒誕派文學對我國新時期荒誕小說的影響〉。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8(1996): 99-102。
南平。 〈“黑色幽默“初探:一種大難臨頭時的幽默〉。 《外國文學研究》 4(1986): 115-121。
南帆。 〈第一人稱:敘述者與角色〉。 《文藝評論》7(1993): 84-94。
──。 〈語言的搏鬥〉。 《花城》2(1997): 58-59。
--。 〈邊緣:先鋒小說的位置〉。 收於《夜晚的語言》。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 2000。 1-27。
南方朔。 〈貌似嬉戲, 其實哀傷〉。 收於《此心不移》。 馮內果著。 劉麗真譯。 台北:麥田, 1994。
姚雪垠。 〈關於毛主席對我寫《李自成》的關懷和支持及其他〉。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4(1994): 172-180。
孫立梅。 〈莫言細說《檀香刑》 1〉。 http://life.163.com/edit/010702/010702_17801.html. January 7, 2002 [2001/7/2]。
孫先慶。 〈《貓城記》與“黑色幽默“〉。 《中國現代著名作家研究》2(1993): 92-95。
孫先科。 〈「新歷史小說」的意識形態特徵〉。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1996): 96-98。
孫康宜。 〈虹影在山上〉。 《爾雅人》。 January 10, 2002。
孫麗•鄭健。 〈以色列記者阿基瓦•埃達對莫言的訪談錄〉。 http://www.jcrb.com.cn/ournews/asp/zhuanji/my/meiti/030.htm.. January 7, 2002 [2001/4/7]。
袁可嘉。 〈前言〉。 《外國現代派作品選》。 袁可嘉、董衡巽、鄭克魯編。 上海: 上海文藝﹐1984 [1979]。 1-11。
格非。 〈文體與意識形態〉。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3(2002): 18-20。
徐遲。 〈現代化與現代派〉。 《外國文學研究》1(1982): 115-117。
徐林正。 〈蘇童:我是先鋒的叛徒〉。 《華夏經緯》。 http://211.101.134.129:8081/111/222/big5/www.huaxia.com/WenHua/TuiJian/GBK/17635.html. January 13, 2002。
徐俊西。 〈略論新時期文學中現實主義的深化和發展〉。 收於《十年文學潮流》。 潘旭瀾、王錦園主編。 上海:復旦大學,1989。 36-49。
馬建。 〈中國文學的缺失--大陸文學和海外漢語文學的處境〉。 《當代》12(2000): 33-41。
馬焯榮。 〈“我“的瑣議〉。 《北京文學》3(1981): 61-63。
馬軍驤。 〈《上海姑娘》: 革命女性及「觀看」問題〉。收於《再解讀──大眾文藝與意識形態》。 唐小兵編。 香港:牛津大學,1 993。 127-46。
唐小兵。 〈我們怎樣想像歷史〉。 收於《再解讀──大眾文藝意識形態》。 香港:牛津大學,1993a。 12-28。
──。 〈《千萬不要忘記》的歷史意義〉。 《再解讀──大眾文藝與意識形態》。 唐小兵編。 香港: 牛津大學﹐1993b。 184-95。
──。 〈暴力辨證法--重讀《暴風細雨》〉。 《再解讀──大眾文藝與意識形態》。 唐小兵編。 香港: 牛津大學﹐1993c。 180-26。
唐小兵編。 《再解讀──大眾文藝與意識形態》。 香港:牛津大學﹐1993。
唐正序、陳厚誠。 《20世紀中國文學與西方現代主義思潮》。 成都:四川人民﹐1992。
夏榆。 〈記憶被一種聲音激活〉。 http://www.jcrb.com.cn/ournews/asp/zhuanji/my/meiti/036.htm. January 7, 2002 [2001/5/25]。
夏中義。 〈歷史無可避諱〉。 《文學評論》4(1989):5-20。
夏志清。 《中國現代小說史》。 劉紹銘等譯。 香港:友聯,1979。
夏忠憲。 《巴赫金狂歡化詩學研究》。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0。
夏維東。 〈大陸先鋒作家散論(下)〉。 http://www.oc.org/big5_txt/oc3422.htm. January 7, 2002。
殷金娣。 〈王朔與”王朔現象”〉。 《新時期文壇風雲錄--1978-1990(下)》。 長春:吉林人民,1999。 497-511。
祖國頌。 〈試論卡夫卡小說的喜劇精神〉。 《北方論叢》3(1997):60-73。
梁冬。 〈《浪漫的黑炮──大陸黑色幽默小說選》序〉。 《浪漫的黑炮──大陸黑色幽默小說選》。 台北:圓神﹐1990。 1-3。
梁雋。 〈胡風、丁玲平反始末〉。 收於《新時期文壇風雲錄 1978-1998》。楊志今•劉新風主編。 長春: 吉林人民, 1999。 103-21。
梁斌。 〈漫談《紅旗譜》的創作〉。 收於《創作經驗漫談》。北京: 人民文學, 1979。
梁大林。 〈開展文藝批評的幾個問題〉。 《紅旗》1(1983): 36-39。
章平。 〈”荒誕派”在中國〉。 收於《荒誕派小說》。 吳亮等編。 通化:時代文藝,1988。 1-4。
郜元寶。 〈“擬家族體“和”擬歷史體“〉。 《小說界》4(1996): 183-184。
--。 〈中國的〈紐約客〉--關於朱文〉。 《作家雜誌》12(2001): np。
莫言。 〈我的農民意識觀〉。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4(1989b): 147-149。
--。 〈我與譯文〉。 《作家談譯文》。 上海:上海譯文﹐1997。
--。 《影響我的10部短篇小說》。 北京:新世界﹐1999。
--。 〈文學創作的民間資源--在蘇州大學「小說家講壇」上的講演〉。 《當代作家評論》1(2002): 4-9。
莫言、王堯。 〈從《紅高梁》到《檀香刑》〉。 《當代作家評論》1(2002): 10-21。
莫言、王安憶。 〈寫作:是悲壯的抵抗〉。 《新世紀論壇》。 http://dadao.net/big5/htm/culture/2002/0401/2501.htm. May 20, 2002。
陳焜。 〈“黑色幽默“﹐當代美國文學的奇觀〉。 《世界文學》9(1979): 2-28。
陳來。 〈思想出路的三動向--科學精神、文化意識與傳統道德運動〉。 《當代》(台灣)1(1988): 25-29。
陳淞。 〈遲到的批評--莫言《豐乳肥臀》擇謬述評〉。 《河南大學學報》5(1998): 47-52。
陳娟。 〈前言〉。 《記憶和幻想》。 陳娟主編。 上海: 上海文藝﹐2000。
陳遷。 〈中國文學理論十六年〉。 《文藝理論》3(1993): 51-55。
陳思和。 〈當代文學觀念中的戰爭文化心理〉。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8(1988): 25-33。
--。 〈黑色的頹廢---談王朔小說的札記〉。 《當代作家評論》5(1989): 33-40。
--。 〈余華小說與世紀末意識〉。 《羊騷與猴騷》。 上海:人民﹐1994a。 270-78。
--。 〈侃侃王朔〉。 《羊騷與猴騷》。 上海:人民﹐1994a。 125-29。
--。 〈民間的還原--文革後文學史某種走向的解釋〉。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1994b): 23-30。
--。 〈劉震雲:冬天的話題〉。 《羊騷與猴騷》。 上海:人民﹐1994。 279-84。
──。 〈逼近世紀末小說選 1990-1993序〉。 《小說界》3(1995a): 185-189。
--。 〈關於九十年代小說的一些想法〉。 《海南師院學報》2(1995b): 11-17。
--。 〈《逼近世紀末小說選(卷二)》序〉。 《犬耕集》。 上海:遠東﹐1996a。 137-54。
--。 〈關於長篇小說的歷史意義〉。 《當代作家評論》4(1996b): 4-11。
──。 〈”無名“狀態下的九十年代小說──答本刊編輯問〉。 《小說界》1(1997a): 183-186。
──。 〈想起了《外國文藝》創刊號〉。 《作家談譯文》。 上海:上海譯文﹐1997b。 157-66。
──。 〈當代知識分子的崗位──答《南方文壇》特約記者問〉。 《文藝理論》2(1998): 22-29。
--。 《筆走龍蛇》。 濟南:山東友誼﹐2000a。
--。 〈民間立場的寫作〉。 《聯合報》。 2001. 7.23第三十版。
--。 〈莫言近年小說創作的民間敘述--莫言論之一〉。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3(2002): 107-112。
陳思和主編。 《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 上海:復旦大學﹐ 2000b。
陳孝英。 〈人類幽默發展上的新時期──幽默在當代世界之一瞥〉。 《當代文藝思潮》2(1984): 119-128。
--。 〈”幽默”論綱〉。 《社會科學評論》6(1986): 47-51。
──。 〈東西方喜劇藝術的區別及其發展歷程〉。 《文藝理論》1(1993):15-20。
陳徒手。 〈果戈理到中國也要有苦悶〉。 《讀書》6(1998): 17-26。
陳燕谷、靳大成。 〈劉再復現象批判──兼論當代中國文化思潮中的浮士德精神〉。 《文學理論》2(1988): 16-30。
陳曉明。 〈現代主義意識的實驗性催化--「後新潮」文學的「意識」變遷〉。 《當代作家評論》3(1989a): 13-20。
--。 〈現代主義意識的實驗性催化--「後新潮」文學的「意識」變遷(續)〉。 《當代作家評論》4(1989b): 18-24。
──。 《無邊的挑戰》。 長春:時代文藝,1993a。
──。 〈文化潰敗時代的饋贈──先鋒派與當代文化的多邊關係〉。 《文藝理論》7(1993b): 167-175。
──。 〈最後的儀式──“先鋒派“的歷史及其評估〉。 《中國先鋒小說精選》。 蘭州:甘肅人民﹐1993c。
--。 〈反抗危機: 論”新寫實”〉。 《文藝理論》5(1993d): 133-144。
--。 〈無根的苦難: 超越非歷史化的困境〉。 《文學評論》5(2001): 72-79。
陳平原。 《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 台北: 久大, 1990。
--。 〈人文學者的命運及其選擇〉。 《上海文學》9(1993): 62-69。
陳平原、黃子平。 〈小說敘事的兩次轉變〉。 《北京文學》。 9(1988): 65-69。
陳信元、欒梅健。 〈編選說明〉。 《大陸新時期文學概論》。 陳信元、欒梅健編。 嘉義:南華管理學院, 1999。
陳美蘭。 〈「文學新時期」的意味--對行進中的中國文學幾個問題的思考〉。 收於《大陸新時期文學概論》。 陳信元、欒梅健編。 嘉義:南華管理學院, 1999。 15-34。
陳東風等。 〈批評──自我反思與學理尋求──關於90年代文學批評的對話〉。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1(2000): 9-22。
《理論動態》。 〈當前文藝理論研究工作的幾個問題〉。 《理論動態》186(1980): 44-46。
野莽。 〈小說的絕境--中國當代精品文庫代總序〉。 《絕妙--幽默小說卷》。 野莽主編。 北京: 中國文學﹐1999。
陶琬。 〈歪曲歷史 醜化現實--評小說《豐乳肥臀》〉。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9(1996): 200-206。
戚方。 〈評劉再復對姚雪垠及《李自成》的新價〉。 《文藝理論與批評》3(1988): 14-20。
陸凡。 〈《貓的搖籃》及其作者庫爾特‧馮納古特〉。 《文史哲》135(1979): 62-66。
陸躍文。 〈《你別無選擇》與“黑色幽默“〉。 《當代作家評論》3(1986): 54-59。
郭昌瑜。 〈論黑色幽默小說的社會文化背景〉。 《成都大學學報》43(1991): 43-47。
黃平。 〈當代中國大陸知識分子的非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