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馬來西亞柔佛客家人的移殖形態及其認同意識
作者:安煥然
書刊名:客家的形成與變遷;下;莊英章, 簡美玲 (主編)
頁次:887-910
出版日期:2010
出版項: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主題關鍵詞:客家民族文化
學門:人類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
期刊論文
1.安煥然(20061100)。柔佛客家人的移殖與拓墾--以“搜集柔佛客家人史料合作計劃”成果論述。南方學院學報,2,29-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安煥然(200810)。柔佛古廟及其游神傳統的演變。南洋學報,62,35-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安煥然、李文輝(2002)。柔佛居鑾潮客社群認同與潮人的開拓。亞洲文化,26,183-2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侃(2005)。胡文虎與馬來西亞客家社團關係初探。中華心.客家情--第一屆客家學研討會。吉隆坡:馬來西亞客家學研究會。43-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文平強(2005)。略論馬來西亞客家人的環境適應性與經濟活動的變遷。移民與客家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55-1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鄭良樹(1982)。馬來西亞、新加坡華人文化史論叢。南洋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彭兆榮(2006)。邊際族群:遠離帝國庇佑的客人。合肥: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良樹(2004)。柔佛州潮人拓殖與發展史稿。新山:南方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安煥然、劉莉晶(2007)。柔佛客家人的移殖與拓墾。新山:南方學院出版社:新山客家公會聯合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木生(2005)。客家探源。新山:柔佛州客家文化研究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郁樹錕(1951)。南洋年鑒。南洋報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福昌(2002)。祭祖石壁村情繫母親河--客家朝聖之路。居鑾:居鑾客家公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支平(2004)。歷史學的困惑。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舒慶祥(2000)。走過歷史:回顧往日的悲歡歲月。新山:彩虹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葛文清(2000)。全球化、現代化視角中的客家與閩西。北京:燕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蔡詩河(1995)。客鄉赤子情--歷史性的旅程,追溯祖先的足跡。吉隆坡:馬來西亞客家聯合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Trocki, Carl A.(1979)。Prince of Pirates: The Temcnggong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Johor and Singapore 1784-1885。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3.Nadarajah, Nesamalar(2000)。Johor and the Origins of British Control: 1895-1914。Kuala Lumpur:Arenabuku Sdn. Bhd。  new window
14.謝重光(1995)。客家源流新探。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謝重光(2005)。福建客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安煥然(2003)。馬來西亞柔佛潮人的開墾與拓殖:以「搜集柔佛潮人史料合作計劃」成果論述。海外潮人的移民經驗。新加坡:潮州八邑會館:八方文化企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華(1988)。建立逾百年,新山客社總墳具歷史價値。新山客屬同源社六十週年紀念特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Lee, F.(1964)。Chinese Settlement in the Kulai Sub - District of Johore, Malaysia。Geographers and the Tropics: Liverpool Essays。London:Longman。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