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集中連片民族特困地區的農業商品化實證研究
書刊名: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作者:陳燦平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015(1)
頁次:119-124
主題關鍵詞:集中連片貧困地區扶貧開發農業商業化農業專業化農業現代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新時代國家扶貧開發與區域發展的主戰場,全國14片連片特困地區,民族地區就占有11片,這些地區經濟發展落后,基礎設施薄弱,是我國"十二五"期間重點扶貧對象。在這些地區,農業是主要的生產方式,因此,這類地區的貧困程度就可以用農業的商品化來判斷。由于影響農業商品化的各個因素之間關系復雜,影響程度也各有大小,筆者對影響集中連片民族特困地區農業商品化發展的各個因子作了定量分析,并采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分析了各因子對這些地區農業商品化的影響程度,進而歸納出這類地區農業商品化發展的模式。
期刊論文
1.楊建仁、劉衛東(2011)。基於灰色關聯分析和層次分析法的新型工業化水平綜合評價--以中部劉生為例。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肖佑恩、魏中海(1990)。衡量我國農村貧困程度的指標體系。中國科技論壇,199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章琳、徐柏園(1987)。農業的商品化與農業的機械化。經濟研究,198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鋼、藍定香(2000)。發展西部特色優勢產業。區域經濟研究,200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萬明(2003)。綠洲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中國農村經濟,2003(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曹光喬、周力(2010)。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對農戶購機行為的影響--基於江蘇省水稻種植業的實證分析。中國農村經濟,20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征學、胡勇、賈若祥(2011)。集中連片貧困地區扶貧開發的成功之路--臨沂沂蒙山區脫貧致富的經驗與啟示。中國經貿導刊,20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麗(2006)。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人才資源現狀及開發。統計教育,200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震、夏英(2012)。西部集中連片貧困地區開發探討--基於新疆洛浦縣的個案分析。調研世界,20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鄭黎義(2010)。勞動力外出務工對農戶農業生產的影響--基於江西省四個縣的實地調研。浙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文長(2008)。民族視角的經濟研究。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成勇、聶華林(2006)。區域經濟學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京福、毛海軍(2006)。民族地區特色產業論。北京: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