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實驗民族心理學的理論建構論綱(一)
書刊名: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作者:蔣柯張凌雁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015(3)
頁次:94-100
主題關鍵詞:民族心理學實驗民族心理學範式實驗文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實驗民族心理學是否可能?它的建立,需要回答三種否認"民族心理學能夠通過實驗方法來研究"的觀點。通過回顧實驗研究的歷史,我們有理由相信民族心理的實驗研究是可能的。此外,還要進一步論證了民族心理學的研究有采用實驗方法的必要性。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建構"實驗民族心理學"的構想。實驗民族心理學是一個專門化的心理學實驗體系,并作為一種研究范式將影響心理學的一般性理論建構。這門學科的建立,對心理學及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無疑是有促進作用的。
期刊論文
1.蔣柯、熊哲宏(2010)。進化心理學的理論建構策略。心理科學,20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蔣柯(2011)。透過歸納問題閱讀解釋階梯的認識建構功能。自然辯證法研究,20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葉浩生(2006)。庫恩範式在心理學中的反響與應用。自然辯證法研究,200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蔣柯(2011)。"正反合"認識歷程與"類心理學"的歷史建構。社會科學戰線,20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Wundt, Wilhelm、陸麗青、劉瑤(2008)。民族宗教心理學綱要:人類心理發展簡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治良(1998)。實驗心理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車文博(2009)。中外心理學比較思想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彭凱平、王伊蘭(2009)。跨文化溝通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培根、許寶騤(2010)。新工具。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趙志裕、康螢儀、劉爽(2011)。文化社會心理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靜(2006)。民族心理學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羅素、張金言(2001)。人類的知識。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Leahey, T. H.(2006)。A History of Psychology: Main Currents in Psychological Thought。Pearson Prentice Hall。  new window
10.郭本禹(2007)。當代心理學的新進展。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Baron, R. A.、Byrne, D.、黃敏兒、王飛雪(2004)。社會心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雷(2007)。進化心理學。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紹志芳(2006)。認知心理學--理論、實驗和應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D.M.巴斯、熊哲宏、張勇、晏倩(2007)。進化心理學:心理學的新科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Strenski, Ivan、李創同、張經緯(2012)。二十世紀的四種神話理論:凱西爾、伊利亞德、列維-斯特勞斯與馬林諾夫斯基。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Kuhn, Thomas S.、金吾倫、胡新和(2003)。科學革命的結構。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