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網絡信息生態位視域下網絡勞動者的主體性與價值增值分析
書刊名: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作者:楊逐原周翔
出版日期:2016
卷期:2016(2)
頁次:153-160
主題關鍵詞:網絡信息生態位網絡勞動者網絡信息生態鏈價值增值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本研究采用網絡生態位的視角,重點探討網絡勞動者的勞動主體性及其主體性勞動對網絡信息生態鏈價值增值的作用等問題。筆者認為,網絡是一個巨大的信息生態系統,網絡勞動者在此生態系統中處于核心位置,成為能動的勞動主體,在網絡信息生態系統中進行非物質化的主體性勞動,不斷地生產著各種信息產品,創造了大量的價值。隨著網絡勞動者素養的不斷提高及網絡技術等勞動工具的不斷改進,網絡勞動者的勞動生產力必然不斷增強,從而使網絡信息生態鏈上的網絡經營者、商家、信息利用者等各節點不斷發生增值,最終使整個網絡信息生態鏈的價值產生增值,也使社會發展有了間接性的增值。
期刊論文
1.曹晉、張楠華(2012)。新媒體、知識勞工與彈性的興趣勞動--以字幕工作組為例。新聞與傳播研究,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Jordan, F.、Scheuring, I.(2004)。Network ecology : Topological constraints on ecosystem dynamics。Pysics of Life Reviews,2(7),139。  new window
3.陳明紅、漆賢軍(2012)。網絡信息生態系統中資訊資源配置仿真研究。情報雜誌,20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毛裏齊奧•拉紮拉托(2005)。非物質勞動。國外理論動態,200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婁策群(2006)。信息生態位理論探討。圖書情報知識,2006(5),23-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北偉(2012)。基於演化博弈理論的網絡信息生態鏈研究。情報研究,2012(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婁策群、楊瑤、桂曉敏(2013)。網絡信息生態鏈運行機制研究:資訊流轉機制。情報科學,2013(6),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邱林川(2014)。告別i奴:富士康、數位資本主義與網路勞工抵抗。社會,34(4),119-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Coté, M.、Pybus, J.(2007)。Learning to immaterial labour 2.0: MySpace and social networks。Ephemera,7(1),88-106。  new window
10.Smythe, D. W.(1977)。Communications: Blindspot of Western Marxism。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Theory,1(3),1-27。  new window
圖書
1.Terranova, Tiziana(2004)。Network Culture: Politics for the Information Age。London:Pluto Press。  new window
2.Jhally, Sut(1987)。The Codes of Advertising: Fetishism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eaning in the Consumer Society。New York, NY:St. Martin Press。  new window
3.Marx, Karl、中共中央編譯局(197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Maslow, A. H.、Webb, D.(2013)。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New York:Createspace。  new window
5.黃曉斌(2009)。網絡信息資源開發與管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麥克爾•哈特(2003)。安東尼奧•奈格裏•帝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沈愛華、袁春暉(2013)。政治經濟學原理與實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傑哈利、馬姍姍(2004)。廣告符碼。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澍軍(2006)。馬克思主義哲學若干重大問題講解。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章戈浩(2012)。數字時代的受眾商品論。新媒體前沿。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