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海德格爾之無聊與“存在與時間”的關係
書刊名: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作者:蔣邦芹
出版日期:2016
卷期:2016(6)
頁次:120-124
主題關鍵詞:海德格爾無聊存在時間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在《形而上學的基本概念》講稿中,海德格爾通過對喚醒處于無聊情緒中的此在的描述,展現有限此在與整體世界的關聯。這種展現不但深化了《存在與時間》中關于"存在與時間"關系的研究,而且開啟了中期海德格爾關于存在問題的思索。通過厘清三種無聊情緒中展現的存在與時間的關系,即世內存在者的存在是物理學上的時間的依據,此在的整體性存在是此在的時間性緣由,作為存在自身的存在對于此在自身以及作為一個整體的存在的顯現具有原初的規定性,展現這個講稿在海德格爾思想從前期著重進行此在的時間性存在的追問轉向中期就存在本身問題進行追問的緣由
期刊論文
1.方向紅(2007)。通向虛無的現象學道路。哲學研究,200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呂迪格爾.薩弗蘭斯基、靳希平(2007)。來自德國的大師--海德格爾和他的時代。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Heidegger, Martin、孫周興(2001)。路標。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Held, Klaus、孫周興、倪梁康、靳希平、羅麗君、吳俊業、梁寶珊(2003)。世界現象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裕生(1997)。時間與永恆:論海德格爾哲學中的時間問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Spengler, Oswald、吳瓊(2014)。西方的沒落。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拉斯‧史文德森、范晶晶(2011)。無聊的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尚杰(2008)。從胡塞爾到德裏達。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托馬斯‧曼、錢鴻嘉(2007)。魔山。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Scheler, Max、李伯杰、劉小楓(1989)。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Heidegger, Martin、Rojcewicz, Richard、Schuwer, Andre(1994)。Basic Questions of Philosophy: Selected "Problems" of "Logic"。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1.Heidegger, Martin、McNeill, William、Walker, Nicholas(1995)。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2.馬丁.海德格爾、孫周興(2002)。尼采。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Heidegger, Martin(2011)。築造•棲居•思想。演講與論文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