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藏敦煌遺書的來源與真偽問題
書刊名: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作者:高田時雄馬永平
出版日期:2016
卷期:2016(11)
頁次:185-192
主題關鍵詞:日藏敦煌遺書李盛鐸寫本的真偽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現在日本藏有為數不少的敦煌寫卷,尤其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以後從中國流入的敦煌遺書數量特別多。著名的李盛鐸舊藏卷子的真品已經在1935年歸於羽田亨之手而目前藏在大阪杏羽書屋。但其他收藏單位稱為李盛鐸舊藏的敦煌遺書也不乏其例。這些寫卷大部分經由商業管道出售給收藏單位,來源不可置信。來自李家的根據之一便是"德化李氏凡將閣珍藏"印,但此印早受到懷疑,至少存在很多偽印,而且李盛鐸本人也從來沒用於敦煌寫卷真品上。本文以杏羽書屋晚期收藏的寫卷以及藤井有鄰館收藏的稱為何彥昇舊藏的寫卷為例揭穿了偽造寫卷的實例。
期刊論文
1.藤枝晃(1948)。長行馬文書。東洋史研究,10(3),73-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藤枝晃(1956)。長行馬。墨美,60,2-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田時雄(2007)。李滂と白堅--李盛鐸舊藏敦煌寫本日本流入の背景。敦煌寫本研究年報,創刊號,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紅彥、林世田(2007)。敦煌遺書近現代鑒藏印章輯述。文獻,200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田時雄、瞿艷丹(2014)。李滂與白堅--李盛鐸舊藏敦煌寫本流入日本的背景。西域文史,9,333-3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袁明嶸(2011)。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學觚》探源。國家圖書館館刊,100(2),160-18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池田溫(2010)。關於《唐人雜鈔》。東洋文庫書報,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黑田彰(2011)。關於杏雨書屋本太公家教--太公家教考•補。杏雨,14,270-2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娜麗(2006)。關於羽田亨博士收集'西域出土文獻寫真'。御茶之水史學,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尚林(19941200)。劉廷琛舊藏敦煌遺書流失考。漢學研究,12(2)=24,345-3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世田、薩仁高娃(2008)。國家圖書館劉廷琛舊藏敦煌遺書敘錄與研究。敦煌吐魯番研究,11,489-4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菡(2010)。藏書家李盛鐸卒年辨正。文獻,2010(4),1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藤枝晃(1986)。「德化李氏凡將閣珍藏」印について。京都國立博物館學叢,7,153-1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岩本篤志(2014)。敦煌文獻藏書印研究--以日本所藏品為中心。普林斯頓大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展望未來20年的敦煌寫本學會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榮新江(1996)。海外敦煌吐魯番文獻知見錄。江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蘇精(2009)。近代藏書三十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羅振玉(1931)。集蓼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010)。敦煌書目題跋輯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日本書藝院(1992)。有鄰館名品展圖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董康。書舶庸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1941)。姚秦寫本僧肇維摩詰經殘卷校記序。後丁戊稿。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落合俊典(2001)。羽田亨著《敦煌秘笈目錄》簡介。敦煌文獻論集。遼寧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饒宗頤(1982)。京都藤井氏有鄰館藏敦煌殘卷紀略。選堂集林•史林。中華書局香港分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