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關於英語教師教學能力構成的新思考
書刊名:中國教育學刊
作者:馮偉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S1)
頁次:190-192
主題關鍵詞:教育信息化英語教師教學能力結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
從教與學內在統一性、教師專業化發展需求方面分析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意義,在梳理教學能力概念內涵、教學能力構成要素的基礎上,歸納、概括了以傳統環境、信息技術環境、語言文化、教與學、跨學科與社會五個要素交互作用為核心的英語教師教學能力結構。
期刊論文
1.楊文華(1996)。論師範生的教學能力培養。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2),19-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申繼亮、王凱榮(2000)。論教師的教學能力。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1),64-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治民、薛勇民、南海(2008)。「教師教學能力」概念辨析--對「中職學校專業教師教學能力標準」概念的解讀。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18),8-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翠英、孫倚娜(2014)。國外英語教師能力標準對我國英語教師發展的啟示。外語界,2014(1),57-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憲平、唐玉光(2005)。課程改革視野下的教師教學能力結構。師資培訓研究,2005(3),38-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波(2007)。論教師能力結構的建構。教育探索,2007(1),100-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蔡龍權、吳維屏(2014)。關於把資訊技術作為現代外語教師能力構成的思考。外語電化教學,2014(1),45-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龔韶華(2015)。觸屏時代大學英語公共英語教師教學能力構建。教育與職業,2015(19),62-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朱旭東(2011)。教師專業發展理論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