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講“好故事”與“講好”故事相契合的嘗試--對三屆《好記者講好故事》特別節目的分析
書刊名: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作者:肖燕雄王浩文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9)
頁次:85-89
主題關鍵詞:中國故事敘事敘事者敘事結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在中央電視臺《好記者講好故事》記者節特別節目中,來自全國的10名好記者代表以親身采寫過的新聞事件為基礎,向全國電視觀眾講述他們身邊的中國故事。事實選擇決定故事是否是"好故事",敘事者、敘事結構決定故事能否被"講好",因此值得從事實選擇、敘事者、敘事結構三個方面入手,對連續三屆《好記者講好故事》節目進行文本細讀,以分析優秀記者在電視媒體上講"好故事"與"講好"故事契合性嘗試的經驗。
期刊論文
1.張天培(2016)。美國媒體如何「講故事」(下)--從近十年普利策特稿獎獲獎作品談起。新聞戰線,201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小琴(2013)。隱蔽的意義:電視敘事的魔力。現代傳播,20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昌林(2007)。論電視敘事時間的藝術性處理。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昌林(2003)。論電視敘事的時間形態和基本特徵。當代文壇,200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戴錦華(2004)。電影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純(2006)。新聞敘事學。長沙市:嶽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曾慶香(2005)。新聞敘事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羅蘭.巴特、王東亮(1999)。符號學原理。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鑫(1998)。電視藝術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羅鋼(1994)。敘事學導論。雲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武新宏(2008)。方言新聞:「故事化」傳播與呈現。光影之舞--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影視教育委員會10週年論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