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禪宗詩偈於生命教育之應用初探--以編寫《哪兒飄來這些雲》一書為例
作者:辜琮瑜
書刊名:佛教禪修傳統:比較與對話(2014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莊國彬 (主編)
頁次:275-327
出版日期:2016
出版項:臺北:法鼓文化
主題關鍵詞:禪宗生命教育禪宗詩偈哪兒飄來這些雲
學門:哲學/宗教研究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劉澤亮(2002)。語默之間--「不立文字」與「不離文字」。中國禪學,2002(1),38-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麗華、吳靜宜(2003)。從不立文字到不離文字--唐代僧詩中的文字觀。中國禪學,2003(2),342-3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方立天(2002)。禪宗的「不立文字」語言觀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2(1),34-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敬家(20041100)。禪宗語言態度的轉變對宗門修行方式的影響。宗教哲學,31,177-1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惠南(1987)。禪宗的思想與詩歌。佛教藝術,3,377-3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辜琮瑜(2008)。書寫治療於生命教育之應用探討。生命教育理論與教學研討會,醒吾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生命教育研究中心共同主辦 (會議日期: 2008年2月29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辜琮瑜(2010)。聖嚴法師「心五四」精神於生命教育之應用探討。第三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法鼓山信眾論壇,聖嚴教育基金會主辦 (會議日期: 2010年5月30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辜琮瑜(2011)。哲學家咖啡館於生命教育之應用初探。第十一屆「生命實踐」學術研討會,華梵大學中國文學系 (會議日期: 2011年10月27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辜琮瑜(2012)。以聖嚴法師思想與理念建構生命教育核心價值之初探--探討修心四層次對生命教育教師修行歷程之實踐意義。第四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聖嚴教育基金會主辦 (會議日期: 2012年6月3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蘇欣郁(2011)。唐禪詩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周裕鍇(1992)。中國禪宗與詩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Miller, Ron、張淑美、蔡淑敏(2007)。學校為何存在?美國文化中的全人教育思潮。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惠南(1995)。襌史與襌思。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言生(2001)。禪宗詩歌境界。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辜琮瑜(2014)。哪兒飄來這些雲。臺北:有鹿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孫昌武(1994)。詩與禪。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聖嚴(2005)。法鼓全集,臺北:法鼓文化。,http://ddc.shengyen.org/pc.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錦鴻(2010)。象徵教學法與搭架教學育法的運用之一:啟悟為旨--搭架教學法的目標,http://mingkok.buddhistdoor.com/cht/news/d/153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徐文明(2002)。試論禪宗的「不說破」與西方語言教學理論中的「默教法」的關係。曹溪襌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