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抗戰與內戰時期的小說
作者:馬森
書刊名:世界華文新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的兩度西潮;中編
頁次:578-614
出版日期:2015
出版項:新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
主題關鍵詞:作家小說中國文學史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期刊論文
1.茅國權、曾振邦(19890400)。〈圍城〉英譯本導言。聯合文學,5(6)=54,164-1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茅盾(1985)。桂林春秋--回憶錄。新文學史料,1985(4),51-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茅盾(1945)。讀書雜記。文哨,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胡風(1987)。重慶前期--抗戰回憶錄之八。新文學史料,198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強生(2013)。張愛玲與夏志清。聯合文學,29(4)=340,44-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曹萬生(2010)。中國現代漢語文學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義(1993)。中國現代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思和(2002)。中國當代文學關鍵詞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龍應台(1985)。龍應台評小說。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夏志清、劉紹銘(1979)。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友聯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朱壽桐(1998)。中國現代主義文學史。江蘇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Lao She、Kuo, Helena(1952)。The Drum Singers。New York: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new window
8.Lao She、Kuo, Helena(1951)。The Yellow Storm。New York: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new window
9.老舍、馬小彌(1980)。鼓書藝人。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嚴家炎(2010)。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胡繩(1948)。評姚雪垠的幾本小說,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沙汀(19511019)。紀念魯迅先生,檢查創作思想,重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邵荃麟(1944)。評《飢餓的郭素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德威(1998)。從「海派」到「張派」--張愛玲小說的淵源與傳承。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巴金(1940)。[火]後記。火。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老舍(1948)。[火葬]序。火葬。上海:晨光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茅盾(1980)。[鍛鍊]小序。鍛鍊。香港:時代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胡風(1950)。憶東平。為了明天。作家書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姚雪垠(1947)。[長夜]後記。長夜。上海:懷正文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靳以(1942)。卷首題詞。前夕。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蕭乾(1948)。[創作四試]前記。創作四試。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