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防災與減災-
作者:趙忠明周天穎嚴泰來
書刊名:空間資訊技術原理及其應用. 技術應用篇
頁次:(17)1-(17)71
出版日期:2015
出版項:臺北:儒林
主題關鍵詞:防災減災
學門:區域研究及地理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李錫堤、費立沅(20111100)。蘭陽溪流域之山崩土石流潛在危害預測。前瞻科技與管理,1(2),67-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炳方(2000)。全國農情監測與估產的運行化遙感方法。地理學報,55(1),25-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高煥(2002)。小流域綜合執行資訊系統集成研究。地理研究,2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方華(2011)。泥石流監測預警技術研究。人民黃河,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崔鵬、劉世建、譚萬沛(2000)。中國泥石流監測預報研究現狀與展望。自然災害學報,9(2),10-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高速、周平根、董穎、李媛、朱曉東(2002)。泥石流預測、預報技術方法的研究現狀淺析。工程地質學報,2002(3),279-2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鵬新、龔健雅、李小文、王錦地、Wan, Zheng-ming(2003)。基於植被指數和土地表面溫度的乾旱監測模型。地球科學進展,18(4),527-5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清華(2005)。一種評估地震前兆可信度的方法。地球物理學報,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高建國、賈燕、李保俊、李成(2005)。國家救災物資儲備體系的歷史和現狀。國際地震動態,200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文健、胡平峰(2009)。優化應急救災物資儲備功能。中國減災,200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蒲德群、劉西拉(2007)。特大城市安全設施--應急避難所的建設。四川建築科學研究,200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世敏、倪永軍、馮志強、符聖聰、江靜貝(2007)。地理資訊系統在國內城市防震減災中的應用研究綜述。四川建築科學研究,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郭虎、王瑛、王芳(2008)。旱災災情監測中的遙感應用綜述。遙感技術與應用,200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魏成階、劉亞嵐、王世新、張立福、黃曉霞(2008)。四川汶川大地震震害遙感調查與評估。遙感學報,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趙文彬、周禕旻(2009)。3S技術集成及其在地震災害中的應用。江西理工大學學報,3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劉正彥(2010)。天地同震:以GPS找尋地震及海嘯源頭。科學人,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周芬芬、商彥蕊、商慧蓮(2010)。邢臺市旱情空間格局動態變化及其成因分析。水科學與工程技術,20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宏宇(1998)。土石流。地球科學園地,6,3-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何幸娟、林伯勳、冀樹勇、施美琴、尹孝元、陳振宇(20110100)。神木地區土石流發生成因初探。中興工程,110,41-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廣利、尹貽林(2009)。災害事故應急預案編制的研究。中國工程管理論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顏利玲(2001)。淹水災情網際網路回報及災情推估系統之建置(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煥章(2008)。水災脆弱性評估模式之建立--以汐止市為例(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琳(2005)。基於GIS和資料庫技術的洪水災害資訊系統研究(碩士論文)。西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超(2003)。洪水災害風險論斷與風險管理--以日本2000年東海暴雨洪水災害為例(博士論文)。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蘇曉慧(2013)。基於PGIS的地震宏觀異常資訊篩選與評價方法研究(博士論文)。中國農業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士銘(2004)。整合GIS與MODIS影像應用於森林火災偵測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建富(2005)。GPS/GIS/RS應用於台灣山地社區環境潛勢災害風險評估模式之建置(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柏帆(2006)。地理資訊系統土石流潛勢判定方法(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莊博傑(2006)。重大災害災後復原重建工作項目重要性之評估--台北市為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群燕(2013)。地震熱紅外異常資訊提取與評價演算法設計實現(碩士論文)。中國農業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1997)。中國水旱災害。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龔健雅(1999)。當代GIS的若干理論與技術。武漢: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仁忠(2000)。空間分析。武漢: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宇(2010)。雪災的防範與自救。西安地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史光前、胡維忠(2007)。山洪災害預警系統設計方案指導書。山洪災害預警系統設計方案工作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師哲、舒安平、張平侖(2012)。泥石流監測預警技術。武漢:長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德基(1997)。中國山地災害防治工程。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國家地震局預測司(1997)。地震宏觀異常預報方法。北京:地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馬元示(2010)。GIS在水災兵棋推演之應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2006)。臺中市政府強化地區災害防救計畫,逢甲大學協力機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慧圖科技(2008)。GIS在地震防震減災中的應用,北京慧圖資訊技術有限公司。,http://www.topmap.com.cn/。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中國地震局(2009)。GPS觀測2008年汶川8.0級特大地震的同震水準位移場,http://www.csi.ac.cn/。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旱災災害救助種類及標準,http://www.taiwan921.lib.ntu.edu.tw/921pdf/TLB06-3.pdf。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