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王育德對「中國」的認同與揚棄--並以《臺灣海峽》對吳濁流、陳若曦的批判為例
書刊名:世新中文研究集刊
作者:楊庭懿
作者(外文):Yang, Ting I
出版日期:2020
卷期:16
頁次:頁139-170
主題關鍵詞:王育德吳濁流陳若曦臺灣文學國家認同Wang YudeWu ZhuoliuChen RuoxiTaiwan literatureNational ident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呂美親(20180400)。破除「語言」的詛咒:論王育德的臺灣文學建構及其史觀。臺灣學誌,17,37-5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余佩真(2006)。王育德的文學、語言、歷史觀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吳濁流、黃玉燕(2005)。亞細亞的孤兒。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育德、侯榮邦(2002)。臺灣獨立的歷史波動。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育德、邱振瑞(2002)。我生命中的心靈紀事。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育德(2002)。王育德自傳。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若曦(2008)。堅持‧無悔:陳若曦七十自述。臺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葉榮鐘(2000)。日據下台灣大事年表。臺中:晨星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香港嶺南學院翻譯系、文化/社會研究譯叢編委會(1998)。解殖與民族主義。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濁流(1995)。無花果。臺北:草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光正、張我軍(2000)。張我軍全集。北京:台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育德(2002)。台灣海峽。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葉石濤(1999)。從府城到舊城--葉石濤回憶錄。臺北:翰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Anderson, Benedict、吳叡人(2015)。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市: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白先勇(2013)。烏托邦的追尋與幻滅。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陳若曦。臺南市:臺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芳明(2011)。吳濁流的自傳體書寫與大河小說的企圖。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吳濁流。臺南市:臺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紹銘(2013)。陳若曦的故事。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陳若曦。臺南市:臺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岡崎郁子(2014)。戰後初期王育德之思想與文藝。王育德紀念講座文集。臺南市:南市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