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華嚴學“理法界”與“事法界”思想溯源
書刊名:世界宗教研究
作者:趙文
出版日期:2021
卷期:2021(6)
頁次:83-93
主題關鍵詞:法界六相華嚴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唐代華嚴學者在深刻理解《華嚴經》中"法界"(dharmadhātu)一詞多重含義及其思想內涵的基礎上,構建了"理法界"與"事法界"范疇。然而,"理法界"與"事法界"的說法本身在《華嚴經》中并不存在。魏晉玄學中"理""事"相對,"理"既是"事"的"共相",又是萬事萬物的"全體與本真",這進而影響到南北朝、隋唐佛學著作中對"理""事"范疇的演繹:從敦煌地論文獻到凈影慧遠的著作,乃至華嚴學者智儼、法藏著述中的"六相"說,展現的正是"理"("全體"與"共相")"事"("個別"與"殊相")間互為條件、同時成立的圓融無礙。"理法界""事法界"范疇,是魏晉以降中國思想界關于理事關系問題討論的延續,又是對《華嚴經》"法界"思想的發展和改造。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