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災難新聞再現的媒體素養觀點--以臺灣媒體對日本3·11震災的新聞報道為例
書刊名: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作者:林承宇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015(4)
頁次:172-178
主題關鍵詞:災難新聞媒體素養教育媒體識讀媒體近用新聞再現日本3·11震災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從媒體素養的角度出發,透過檢視臺灣地區主流媒體"電視新聞"對日本發生的3·11大地震災難新聞再現情況,進一步比較"報紙"的民意論壇與"網絡"鄉民的意見討論有何差異,呈現臺灣主流媒體所再現的災難新聞與臺灣民眾所關注的災難新聞究竟有何不同,據此討論當代主流媒體在處理災難新聞時究竟應扮演何種角色的具體建議。研究結果顯示,電視媒體對於災難新聞的再現是所有媒體中較單一,也較會呈現"災難秀"的媒介;報紙的民意呈現,以對政府期待災難的處理、關懷社會國家的面向作為意見呈現的主軸;網絡的意見訊息則是較為多元、積極性與行動力。本研究認為,電視主流媒介應多參考貼近民意的訊息呈現,才能使災難新聞發揮對社會幫助的功能。
期刊論文
1.林承宇(2011)。新傳媒新素養:媒體素養教育的變與不變。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4(1),77-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Buckingham, D.(2000)。The making of citizens: Young people, news and politics。London:Routledge。  new window
2.Freire, Paulo、Ramos, Myra Bergman(1972)。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Penguin。  new window
3.Share, J.、Thoman, E.、Jolls, T.(2005)。Five key questions that can change the world: Classroom activities in media literacy。Los Angeles, CA:Center for Media Literacy。  new window
4.吳翠珍、陳世敏(2007)。媒體素養教育。臺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Wolcott, Harry F.、李政賢(2011)。質性研究寫作。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Habermas, Jürgen、McCarthy, Thomas(1979)。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Beacon Press。  new window
7.Buckingham, David(2003)。Media Education: Literacy, Learning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Polity Press。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胡幼慧、姚美華(2008)。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