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民族問題社會建構的隨機過程與馬爾可夫性策略--雲南黑樹林地區水利紛爭民族問題化的人類學解讀
書刊名:西南民族大學學報 (人文社科版)
作者:嘉日姆幾
出版日期:2015
卷期:2015(8)
頁次:31-40
主題關鍵詞:雲南黑樹林地區民族問題社會建構隨機過程馬爾可夫性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文章通過解讀云南黑樹林地區水利紛爭民族問題化的歷史過程,揭示出民族問題社會建構的隨機過程與人為因素之關系,來討論政府應對此問題的策略與方式。認為政府用馬爾可夫性策略處置隨機過程的實踐行之有效,其原理就在于將隨機過程轉化為有序過程來處置;提出民族理論界還未充分認識馬爾可夫性策略在處理民族問題中所發揮的建設性意義,其原因在于大家對隨機過程的生成、運作機理的認識與研究還不夠深入和細致。
期刊論文
1.馬戎(2014)。關於中國民族問題的回答與討論。青海民族研究,20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納日碧力戈(2014)。以名輔實和以實正名:中國民族問題的"非問題處理"。學術爭鳴,201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家驥(2009)。從矛盾衝突到共同發展:雲南黑樹林地區族群關係「百年干戈化玉帛」的啟示。思想戰線,200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龔永浩(2010)。關於民族問題的兩重屬性。民族研究,20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史達林(1953)。社會民主黨怎樣理解民族問題。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嘉焜、王公恕(2004)。應用隨機過程。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忠文(2008)。和諧的使者:雲南省民委民族工作隊化解"熱點""難點"問題紀實。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格桑頓珠(2004)。雲南民族地區發展報告2003~2004。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懷特海、李步樓(2012)。過程與實在--宇宙論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