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四大份”:從意義、行為到符號--雲南黑樹林打洞大溝管理制度研究
書刊名:西南民族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作者:嘉日姆幾
出版日期:2016
卷期:2016(7)
頁次:54-62
主題關鍵詞:四大份黑樹林溝渠管理嘎灑羅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2
"四大份"是雲南黑樹林打洞大溝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興起的水利管理制度。"四大份"借用了哈尼族祭溝習俗的形式,也利用了哈尼族"村寨主義"祭龍儀式的邏輯,將水資源分配過程中權利和義務可能導致的行為衝突整合進集體主義文化架構里,生成了一種權利義務不分的制度和信仰,而此制度和信仰則是在意義、行為和符號不斷轉換、連接的過程中實現的。
期刊論文
1.郭家驥(2009)。從矛盾衝突到共同發展:雲南黑樹林地區族群關係「百年干戈化玉帛」的啟示。思想戰線,200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六金、王亞軍(2011)。哈尼族溝渠文化研究。雲南社會科學,20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恩江(1998)。「份」字瑣議。語文建設,1998(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金觀濤、劉青峰(2005)。中國近現代觀念起源研究和數據庫方法。史學月刊,200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嘉日姆幾(20150800)。民族問題社會建構的隨機過程與馬爾可夫性策略--雲南黑樹林地區水利紛爭民族問題化的人類學解讀。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5(8),3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馬翀煒(2016)。村寨主義的實證及其意義--哈尼族的個案研究。開放時代,201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嘉日姆幾、石嚇沙(2014)。非「民族」的民族問題--黑樹林水利糾紛的人類學研究。法律和社會科學,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格桑頓珠(2004)。雲南民族地區發展報告2003-2004。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伯爾曼、梁治平(2012)。法律與宗教。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ack, Urich、趙文書(2001)。自反性現代化。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康有為(1981)。刊佈春秋筆削大義微言考題詞。康有為政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